傳統父母都希望「望子成龍」,最好長大後能在社會上出人頭地,供養父母、成家立室以成為人生贏家。但實際是並非每名孩子也能做到如此期望,漸漸地社會上有更多聲音認為,孩子健康、快樂成長才是最重要,連家長也要與時並進。正當以為社會都有此轉向,有網友卻說亞洲父母仍然很「很典型」,強迫子女做不喜歡的事不時發生,該名網友更總結了典型亞洲父母的4大特徵,其他人看後都表示很有共鳴。
Photo from 《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
該名網友忽然有感而發,在網上討論區發文「典型亞洲父母都會?」,表示父母都會對子女進行情緒勒索、與別人忽較,甚至強迫子女做不想做的事,直言「很懷疑全亞洲的父母都有一樣的天線,為甚麼行為模式跟說出來的話都像」。他跟很多朋友聊過,發現大家的情況都很類似,故總結了以下4種特徵:
1.情緒勒索
父母可能會突然提出周末來個聚會或飯局,但自己可能早已與朋友約好於同一時間出遊,這時候父母就會開始情緒勒索,抱怨道:「為甚麼不陪父母」、「以後我們不在,到時後悔便遲了」等等。帖文表示,理解父母希望子女陪伴,但他們往往不知道如何正確表達這份愛,才會說出如此說話,並坦言:「很不喜歡每次都弄得很像我是千古罪人,罪惡感超重」。
Photo from MamiDaily
2.愛比較
無論遠近親戚的長輩都愛比較,身高體型、學業成績、工作成就、交友圈等,無一倖免。然而,當角色對調,你向父母控訴別人家「怎樣好」時,父母就會反駁:「別人家是別人家,我們家就是我們家」。
Photo from MamiDaily
3. 英文很重要
父母認為一定要把英文學好,由幼稚園就讀雙語學校,升上中學都要入讀「高壓式」的英語升學班。帖文指出,長大後也認同要提升競爭力就要學好英文,但坦言:「有時還是會希望能找回童年遺失的自由」。
Photo from MamiDaily
4. 不道歉
青春期的子女特別多與父母吵大架,之後父母會是像甚麼事也沒發生一樣,突然可以好好說話。但版主現時回想時,仍然「覺得很委屈」,表示不喜歡大人「死不認錯」,並且期待自己「以後不要也成為這樣的大人」。
很多網友看後表示超有共鳴,有時候聽到「我都是為你好」就超想翻白眼,有人更認為某程度是反映父母的心理不健康。不過也有人表示他們家沒有發生以上情況,反而令小孩比較沒有上進心,長大後才知道自己比別人輸一截,故認為從小管教孩子會比較好一點。
Photo from MamiDaily
Text:Mami Editorial
Source:D Car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