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對於大便素有研究,因為大便的軟硬和顏色,在某個程度上代表了體質狀況。在中國醫學上是有根據的。時至今日,我們對中醫知識未必了解透切,但耳邊卻有人不斷提出甚麼大便才是「理想」。結果,我們往往只活別人恐慌當中。究竟我們該如何面對呢?
精彩節目內容推介:
西醫眼中的正常大便
其實,在西方醫學上,大部分人的大便習慣和大便的形態和質量,都屬於正常可接受的範圍。對於比較極端的情況,才歸納為病態性的一種,而需要找醫生去處理。舉例來說,當一個人排便困難,而且多天才一次的話,我們便稱為「便秘」。另外,如果一個人一天排便次數很多,而且每次都不能夠控制的話,也屬於有問題的一種,例如是腸激症。
所以對於很多人來說,盡管他們不是每天排便、不是每次都不是輕鬆不費力、不是每一次大便都是柔軟的質量,在醫生的立場,都是屬於正常的範圍。同時,如果孩子沒有特別的不適的話,我們也會因而認定孩子基本上沒有問題。
父母眼中的大便
但是,在父母的角度並非完全認同,尤其是當孩子生長的情況,並不如父母預期之中,特別是感覺孩子偏輕和較矮小的時候,父母便會將排便的情況和大便的質量,認定為有問題的一種。例如,中國人所說的脾虛,這類人除了偏瘦、面色不好之外,大便還會偏稀爛,而且次數較多。感覺上有點像少許腹瀉的情況。
應諮詢中醫意見嗎?
我們並不會反對父母在這個問題上諮詢中醫的意見,因為如果孩子在調理之後,生長情況有所特別改善,我們一定都是高興的。不過,在實際的情況下,如果我們認定孩子一定要屬於高大、重量偏重,才屬於「正常」的話,這是不應該的。因為這樣的信念,除了給予自己不必要的壓力之外,也會給孩子添加不少無形的壓力,例如每天要食多少東西才算足夠,但是又不可以食某幾類偏涼的食物,而且每次大便後都要記錄次數和形態等。
我認為這樣對大家都不是好事。較為理想的做法是繼續請中醫去調理孩子身體,同時讓他投入其他小朋友的一般生活習慣中。而大便的情況,只要不是極端的便秘和極端的腹瀉,就可放鬆處理。不需要每次過問、每次研究。
張傑兒科專科醫生
部分圖片:Freepik、Pexels、Unsplash
其他健康資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