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武志紅
你是否還記得你那青澀的青春期?那個時期,你經常被莫名的憂傷困擾?現在,你的孩子到了青春期。看著他們,你卻在想,他們是何等無憂無慮,他們是何等快樂!
其實,他們的青春期,和你的青春期一樣,充滿著莫名的憂傷。這種憂傷,是青春期的特點決定的,這種莫名憂傷,是必然的代價,這是上帝給成長著的我們的一個青澀的禮物,只是我們希望這代價不要太大。
二○一一年十一月六日四川省平昌縣某中學三名學生在該縣森林公園裡喝農藥自殺,經醫院搶救,十二歲女生張某和丁某死亡,十四歲男生獲救。這樣的事情令人痛惜,卻無獨有偶。據統計,二○一三年上半年上海地區有三十一名學生非正常死亡,其中就有六名學生是自殺身亡。中學生自殺的原因大多是學業壓力、家庭矛盾、情感糾紛等問題。
一個朋友給我打電話,說她看了這些報導後,趕緊回家和女兒談了一番話。結果,她吃驚地發現,十幾歲的女兒有很多「愁」。
「本來,我以為她這個年齡是無憂無慮、整天傻開心的年齡,但沒想到她會有那麼多的愁!」她說。顯然,她忘記了,當她也是這個年紀的時候,其實也有很多愁。
抑鬱,源自於喪失
憂愁,而且是莫名的憂愁,是青春期的一個典型特徵。因為,青春期處於一個不斷「喪失」的階段。
諮商師胡慎之說,抑鬱情緒均來自「喪失」,我們心理世界的任何一部分重要內容的喪失,都會引發或輕或重的抑鬱情緒。
譬如,被老闆辭退、失戀、離婚、因意外而殘疾和重要的親人去世都是嚴重的喪失。遭遇到這些嚴重喪失的人,必然會產生抑鬱情緒,善於處理的人,透過向別人傾訴、宣洩、自我調整等方式,將這些抑鬱情緒化解出去了;不善於處理的人,將抑鬱悶在心裡,悶了,就發展成了憂鬱症。
改變也會帶來抑鬱。因為,改變意味著辭舊迎新,舊的心理內容被我們放棄了,新的心理內容誕生。不管新的內容會給我們帶來什麼樣的積極情緒,丟失的那部分舊的心理內容仍然會讓我們抑鬱。
正是因為這一點,正常人在分手、離婚並建立新的親密關係時,主動的分手者和被動的分手者一樣會產生或多或少的抑鬱情緒,無論新的關係、新的生活多麼美好,這種抑鬱都不會消失。
抑鬱不會消失,需要的是平衡和抵消。也就是說,當改變發生時,迎來的新的心理內容產生了好的情緒,辭去的舊的心理內容產生了不好的抑鬱情緒。
如果好的情緒多於不好的抑鬱情緒,那麼這個人整體上就會處於快樂狀態。相反,如果不好的抑鬱情緒遠遠多於好的情緒,那麼這個人就可能會陷入較嚴重的抑鬱狀態。這是青春期憂鬱症的核心因素。
青春期必然叛逆!?
青春期的孩子有一對矛盾的心理衝突:脫離對父母等親人的心理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前者意味著喪失,是辭舊;後者意味著獲得,是迎新。
在這對矛盾當中,如果後者佔據了主要地位,那麼儘管不斷地有莫名的憂傷襲來,我們仍然會感覺到自己的生命整體上是積極的、陽光的。相反,如果前者佔據了主要地位,抑鬱情緒就會成為我們的主導情緒。但問題是,我們的文化中,不鼓勵孩子的獨立性。
「我們的文化,喜歡好孩子,」胡慎之說:「經典的好孩子,在家裡聽父母的話,依賴父母,在學校聽老師的話,依賴老師。這樣一來,這個孩子的獨立空間就會受到擠壓,他會覺得不是為自己而活,於是就缺乏動力。他可能會出色地完成老師和家長交給他的任務,但卻表現得比較麻木,對很多事情都缺乏欲望和追求,這也是抑鬱的一種體現。」
我平均每天會收到十多封信,而這些信中有三分之一是中學生寫來的,其中說得最多的句式是「為了(擔心)父母……」,而相當地缺乏「我想(要)……」這樣的句式,比較典型的句式是「如果不是為了(擔心)父母,我早不上學了。」
對此,我的理解是,他們覺得,人生不是自己的,而是父母的,他們是在為父母而活,他們學習、生活的動力來自父母的壓力。
如果他們是「壞孩子」,他們就會走上叛逆之路,不理會父母的壓力,甚至和父母對著幹,父母讓他們向東,他們非要向西。這種「叛逆」,其實是青少年在爭取自己的獨立空間,試圖成為他自己。
「好孩子」,容易有兩個惡果
這樣看來,好孩子似乎比壞孩子更可取。
但其實,從十二、十三歲開始,一直到青春期的結束,是我們生命中的第二個「叛逆期」(第一個是一歲半至三歲)。正常情況下,每個青春期的孩子都會表現出較強烈的叛逆來,不聽父母的話,什麼事都要自己來。他們這樣做,只是為了完成必須完成的任務:脫離對父母及重要親人的依賴,走向獨立的自己。
以正常的速度走完這個叛逆期之後,在十八歲左右形成一個完整的「自我」,他們開始約略知道,自己是一個什麼樣的人,而這也意味著他們終於基本成為一個成年人了。
有了這個「自我」,他們就會有較強烈的欲望,明白自己想要什麼,不想要什麼,從而不需要監督,也能有很強的動機去追求人生目標。
然而,那些過於好的「好孩子」,他們的父母控制欲望太強,一直讓孩子按照他們的安排來學習和生活,而根本沒有給孩子獨立的空間,甚至嚴格抑制孩子的「叛逆」。這樣的話,這些好孩子的青春期就沒有一個正常的「叛逆期」。這會造成兩個惡果:
一、叛逆期推遲
廣州某外商公司三十一歲的經理李祥,就是典型的叛逆期推遲的案例。他到了大學才出現了強烈的叛逆心,故意和父母、老師對著幹,故意不認真學習。我知道的另一個經典案例是,一位男士,到了三十六歲才開始他的叛逆期。
他離了婚,因為婚姻是父母安排的。他辭去工作,因為工作是父母安排的。最後,他很理智地對父母說:「我已經三十六歲了,這之前的前半生,我完全是為你們活著,什麼都聽你們的,但後半生,我想為自己而活,我要按照自己的意願去做事,請你們理解我,不要再控制我。」
二、缺乏生命力
太好的「好孩子」,會有一種通病:缺乏激情。因為,他們努力學習也罷,努力工作也罷,都不是發自內心,而是為了滿足父母及家人的期待。這種刻意的努力,是一種強迫性的努力。父母要督促他們,他們也要經常督促自己,才能繼續努力下去。
但是,他們彷彿對努力得來的結果,譬如好成績等獎賞,沒有什麼熱情,他們的口頭禪是「無所謂」,彷彿什麼都可以失去,什麼事情都不能讓他們興奮。
阿瓊在遺書的一開始寫道:「我不快樂,一直以來也不快樂,我似乎覺得缺了點什麼,但我說不出是什麼,那使我不安和痛苦。」
我的理解是,她的「缺了點什麼」,可能缺的就是生命激情。她在家很聽話,在學校和同學的關係很好,她哥哥說她「什麼事都能自己搞定」。這看上去很好,很容易讓家人以她為傲。但同時,她對什麼都不在乎,也沒什麼興趣和愛好,一直都有點冷冷的樣子。這種感覺積累下來,最終,讓她對活著澈底失去了欲望和動力。
為了防止青春期的孩子陷入憂鬱症,胡慎之建議父母需要懂得以下幾點:
第一,理解孩子的叛逆心理,懂得一定程度的叛逆心理是非常正常的,是孩子走向成長和獨立的必然階段。
如果父母尊重孩子的獨立,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就會減輕。如果父母不尊重,那麼這種叛逆心理反而容易變得更強。
第二,給孩子充分的獨立空間。
在正常情況下,不必太想「知道孩子在做什麼」。青春期是一個心理變化非常劇烈的階段,因為他什麼都想嘗試,今天是這種心理狀態,明天可能就變成另一種樣子了,做父母的不必太為孩子偶然出現的異常行為而焦慮。
第三,青春期之前,一般說來,父母是孩子心中無所不能的「神」,孩子們普遍對父母有一定的崇拜心理,這種心理讓他們依賴父母。
但進入青春期後,這種崇拜心理一般會消失大半,孩子們會重新崇拜新的偶像,譬如明星人物、政治家、科學家等。這種心理的轉變,會讓孩子們變得不再對父母言聽計從,父母對孩子的影響力大大下降,父母應做好這種思想準備,明白孩子這種心理轉變背後的積極意義。
第四,不要對孩子偶爾出現的強烈叛逆行為,譬如離家出走、談戀愛等大動干戈,要理解這種行為背後的心理,適當反思是不是對孩子控制得太嚴重了。
一般說來,強烈的叛逆行為是對父母強烈控制欲望的一種反擊,如果父母對孩子的控制適當變弱,孩子們的叛逆程度也會自然而然地下降。
第五,孩子進入青春期後,不要再把「乖」、「很聽話」還當作優點來看。相反,做父母的應該感覺到焦慮和擔憂,並適當地調整自己的教育方法,把孩子推向獨立的世界,減少他的依賴心理。
第六,謹防孩子陷入嚴重的抑鬱狀態。
如果孩子比較叛逆,你起碼不用擔心他會想到自殺,因為叛逆的孩子一般會有較強的生命力。相反,如果孩子非常聽話,那父母倒是應該有所擔憂。憂鬱症的一個重要源頭,是本來向外的憤怒不能表達,轉而指向自己。叛逆的孩子容易向外表達憤怒,而好孩子則容易將憤怒憋在心裡,最終攻擊自己。
評定孩子是否陷入抑鬱症的標準可以概括為「三少」即話少、行動少、情緒少。像阿瓊,在家中很少說話,暑假很少出門,情緒一直很低落,已經明顯符合憂鬱症的診斷標準了。
最後,胡慎之諮商師特別強調:青春期的心理,即便對專業人士而言也是一個巨大的難題。他的一個德國老師曾說,當處理青春期孩子的心理問題時,能有百分之二十的成功率就很不錯了。
看上去,這是一個悲觀的數字。但另一方面也意味著,專家、家長和老師都難以做到用一套嚴格科學的控制手法讓青春期的孩子健康成長,應該讓他們獨立成長,讓他們自己去體會生命的酸甜苦辣,並最終成為他自己。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為何家會傷人:讓愛不再是負擔》,幸福文化出版,武志紅著)
免税代购 😅
03月03日13:3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