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油香靈魂:肥臘肉 Son姐祖傳芋頭糕 香脆嫩滑

明報
更新於 2021年01月15日09:44 • 發布於 2021年01月14日20:30 • DIY食譜
將剛煮好、熱騰騰的芋頭料放入糕盆,壓平後落鑊或放入蒸爐以100℃高溫蒸1小時便行。(黃志東攝)
把芋頭糕切件以中火油煎,記緊要有耐性,先煎一面至金黃香脆,才反面煎另一面。(黃志東攝)
(圖1)(黃志東攝)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圖2)(黃志東攝)
(圖3)(黃志東攝)
張慧敏(Alison,Son姐)(黃志東攝)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A(黃志東攝)
B(黃志東攝)
C(黃志東攝)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E(黃志東攝)

【明報專訊】就快過年了,「Son級廚房」由今期起連續4星期,每周教大家一道新春菜式,頭炮就是步步「糕」陞:蒸糕啦!蒸糕的傳統來自我媽咪,因為她說把蒸糕送給別人吃,是最好的意頭,祝福對方年年豐衣足食,步步高陞。講到蒸糕,一般人自然聯想到蘿蔔糕,今年就來個突破吧,炮製一個不是大家常做,但非常好食的芋頭糕。這芋頭糕是我婆婆留給我媽咪,我媽咪留給我,代代相傳的食譜,蒸好糕後煎香,香脆嫩滑,充滿手作的味道,大家快些一起做啦!

【Son級廚房——新春系列四之一】

花生油煮賀年菜 帶出食材香味

芋頭糕的主角自然是芋頭。不說不知,芋頭在食材中屬「瘦」,或稱為「瘦物」,即代表它會吸油,吸油後才會滑和好吃,沒油的話會「乾噌噌」,因此我的臘味配搭是肥的臘肉、臘腸和膶腸(圖1),香味各異,混合一起使用,風味更豐富。個人喜歡的比例是1:1:1,如用50克臘肉,其他也用50克,亦可因應個人喜好調配,加減臘腸或膶腸分量,但臘肉一定要有,因為芋頭糕需要臘肉的油香。選蝦米時,大小並不重要,因為會被攪碎,反而要注意是否乾身和有鮮香味。另外,要提提大家,新年菜式要用花生油,能格外帶出食材的香味,新年前不妨買支靚花生油煮新年餸菜。

爆料要夠油 炒至乾身無泡沫

準備材料,紅葱頭切片,芋頭和臘味切粒,蝦米攪碎。先炒料頭,燒紅鑊,下花生油,爆香紅葱頭、臘味和蝦米。爆料的過程中要夠油,材料方會香,如爆料時鑊中的油產生大量泡沫,表示材料的水分多,要爆到無泡沫。爆好料後,再下芋頭粒和五香粉,然後加水煮滾。跟着準備粉漿:粘米粉、澄麵和水拌勻,粉漿下鑊前記緊料頭一定要滾起,並且要調低火力,下鑊後再調高火力,拌勻料頭,不斷炒至由液體變得黏稠,成糊狀便熄火。

食譜的分量足夠做兩底長方形芋頭糕,將煮好的芋頭料放入糕盆,趁熱壓平和壓實,留意角位和底部如有空位(圖2),再壓滿空間。然後將糕盆放進100℃的蒸爐或落鑊蒸1小時便行。

蒸糕雪一晚定形 切1厘米厚不易散

煎糕有幾個秘訣。要芋頭糕保持完整不散,首要把剛蒸好的芋頭糕放涼,然後放入雪櫃冷卻一晚,使它定形才落油煎。如果剛蒸好便煎煮,因為未定形,一煎便會散開。其次是切糕時,不能太厚或太薄。太厚煎不出外脆內軟的口感;太薄反面時易散開,我的提議是切約1厘米厚(圖3)。要達至外脆內嫩的口感,燒熱易潔鑊下油,油要多些,用中大火煎糕,使糕面變得香脆。煎糕要有耐性,等待一面煎至金黃酥脆,才反轉煎另一面。你看!兩面已經煎至金黃色,脆卜卜,完整不易散開,入口外脆內軟,酥脆不油膩,很好吃!

●(下周五登場:髮菜蠔豉燜冬菇)

● 烹飪達人

張慧敏(Alison,Son姐),曾任資深獵頭人,現為企業培訓顧問,亦是著名親子、職場專欄作家,在明報《Happy PaMa教得樂》撰寫「辣媽CEO」專欄,以辣筆分享親子教養心得,深受家長歡迎。由於自幼跟隨母親習廚,培養對烹飪的興趣,學得一手好廚藝,精通中、西、東南亞、日韓等多國菜。

食譜:祖傳芋頭糕

工具:鑊、鑊剷、刀、大碗、長方形糕盆、矽膠刮刀、蒸爐(如有的話)、易潔鑊

◆材料(約2底,每底約1斤):

芋頭 12両(約450克)

蝦米 2両

紅葱頭(切片) 1粒

肥臘肉(去皮) 約50克

肥臘腸 約50克

肥膶腸 約50克

乾葱頭(切碎) 10克

粘米粉 4両(約151克)

澄麵 1両(約38克)

花生油 2湯匙(炒料頭用)/ 2湯匙(煎糕用)

水 約1公升

五香粉 1茶匙

鹽 少許

材料貼士:

.臘肉、臘腸和膶腸比例1:1:1

.選乾身鮮香的蝦米

.可按個人喜好加減臘腸和膶腸分量,但必須加臘肉

.賀年餸菜宜用花生油帶出食材香味

.粘米粉、澄麵比例為4:1

.按個人喜好可不加五香粉

◆做法:

1. 芋頭去皮洗淨,抹乾切粒,備用

2. 臘肉、臘腸浸熱水變軟,抹乾。臘腸去衣,

臘肉切去硬皮,連膶腸一併切細粒,備用

3. 蝦米隔夜浸軟,用手榨乾水分,以攪拌機攪

碎或剁碎,備用

4. 燒紅鑊下花生油,中大火爆香紅葱頭片,加入臘味粒爆香,加蝦米碎炒至乾身無泡沫(圖A)

5. 下芋頭,炒香後加五香粉,炒勻

6. 芋頭炒至變軟,加入約500毫升水(圖B),

蓋鑊蓋煮5分鐘

7. 在大碗中將粘米粉、澄麵和400毫升水拌勻成粉漿。煮料頭時若水不夠,加入餘下100毫升水

8. 料頭煮滾,稍微調低火力。打開鑊蓋,粉漿下鑊前再攪拌至粉沒有沉底。粉漿下鑊,再調至中大火,炒至黏稠的糊狀或泥狀(圖C),熄火。熄火前可先試味,若味道偏淡,加少許鹽調味

9. 趁煮好的芋泥仍熱辣辣時放入糕盆壓平至均勻(圖D),底部平滑且沒氣泡

10. 用大火蒸或放入蒸爐,蒸爐就以100℃蒸1小時

11. 如要煎糕,先把芋頭糕放涼,再放入雪櫃(約4℃)冷卻一晚後切件,每件約1厘米厚。燒紅易潔鑊,下花生油,加糕件(圖E),用中大火煎至一面呈金黃色和香脆,反面再煎至金黃色即成

做法貼士:

.炒芋頭料頭最起碼要用中火,太細火爆不透材料

.落粉漿時,料頭必須滾起

.不建議用錫紙盤,糕邊皺起不美觀

文:張慧敏

圖:黃志東

場地提供:Gaggenau Culinary Studio@KI Island South Galleria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facebook @明報副刊

Instagram @mp_foodie

電郵: feature@mingpao.com

有片睇:祖傳芋頭糕

●新春食譜有片睇,祖傳芋頭糕:bit.ly/3ibkaER

[DIY食譜]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生活 相關文章

網上熱話|大媽霸佔鄰居泊車位3年 得悉業主欲放盤嬲爆 上門7字質問後續極心涼!
am730
【LINE你睇】美國小姐選美州冠軍 因超大碼身型惹爭議
LINE TODAY
哈士奇與拉不拉多交配誕下孩子! 父負責染色、母幫忙造型
Styletc TW
【LINE你睇】BLACKPINK Lisa「樽蓋環保裝」 前衛高貴不落俗套
LINE TODAY
榴槤自助餐2024:【馬來西亞直送!榴槤自助餐7月登場!$398起就食到!超過十多款榴槤甜品!】
香港人遊香港
夏天防曬|不卸妝=無效!附對應解決法
am730
期間限定:【焦糖控必去!中環焦糖主題甜品市集!鐵觀音焦糖大福+焦糖拿鐵瑪德蓮+焦糖夾心Bagel】
香港人遊香港
限時優惠|中環雲壽司Omakase套餐買一送一 人均$300歎大拖羅/北海道厚岸蠔/北海道馬糞海膽
am730
【LINE你睇】接假睫毛變失去眼球 疑美睫師失手釀意外
LINE TODAY
【每周星座運程】17/6-23/6︰白羊座要放低架子與下屬多溝通!天秤座會逐漸被受重用
she.com
華御結$12感謝價搶3大人氣御結 同步推明太子玉子燒/照燒嫩雞腿御結
am730
鰂魚涌美食|太古坊「糖廠小廚」開幕!打工仔必食兩餸飯/燒味/日式丼飯/台式飲品
am730
都市熱話:【日本Lawson X Sanrio推出精品!Sanrio角色變炸雞君!炸雞紙袋造型背包+摺疊小桌+掛鐘】
香港人遊香港
網上熱話|連登仔狠批傻仔先去韓國 列當地4大不堪:真係去到一肚氣
am730
療癒好可愛~小兔子黑芝麻包
iCook 愛料理
寵物情緣/潘映竹愛犬「吃掉整盒保險套」 崩潰撿大便尋屍
Styletc TW
中環Nan Fung Place甜品市集2024丨焦糖主題甜品祭
癒報 Healpy Post
減脂、健身運動族群也能來的「0糖&低熱量啤酒」!你可以選這幾款&喝啤酒記得注意這幾點!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太古美食|太古城新開東南亞餐廳S.E.A. Eatery 必試原隻燒春雞/泰式滷豬腳/香茅奶凍
am730
jewellery news:冠軍網球手演繹 鈦金屬男士飾物
明報
濃郁的起司一咬爆漿!起司藍帶豬排
iCook 愛料理
【3種材料】火龍果牛奶雪酪
iCook 愛料理
【限定版】張敬軒攜手為大家送上「臣之水」
Supermami
影/國中生畢業爆哭片!「我還想上課」影片破百萬點閱  釣出本尊
中天新聞網
好去處|Coca-Cola x Marvel期間限定激爽體驗活動@銅鑼灣Fashion Walk
明報
影 / 迎來動畫25週年 《航海王》佔領拉斯維加斯最大球體
趣你的News
月餅早鳥優惠|麗晶酒店月餅 網上預購八五折
明報
著數優惠|新濠影匯水上樂園買一送一人均$260/買門票送船飛/海洋公園水上樂園半價
am730
showcase:新穎輪廓 玩味筆觸 「制服」設計 傳遞團結信念
明報
芒果布甸
Cook1Cook 煮一煮
魚腥草蘋果青欖水
Cook1Cook 煮一煮
即將到手的鳥飛了!兩喵伺機而動準備獵殺 狗衝出來壞事
Styletc TW
香港兒童國際電影節7月開鑼 必搶電影院小職員工作坊名額!
Yellow Bus黃巴士
下午茶之選|香港朗廷酒店 x JING英式茶主題下午茶 網上預訂高達八五折優惠
明報
著數情報|港鐵商場海趣坊「消費三重賞」 消費滿額即送優惠券
明報
從VCD到AI時代:袁兆昌拒絕刻板,寫作不再枯燥乏味!
新閱會 Read For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