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月經量多、出血時間長患「子宮息肉」 新式手術精準切除防不孕

am730
更新於 05月23日10:51 • 發布於 05月26日08:30
子宮息肉好發於育齡女性,約20至50歲左右。發生原因推測為雌激素曝露相關,身材肥胖、多囊性卵巢或是補充過多雌激素藥物的女性風險較高。

30歲的李小姐,因為月經量多及出血時間過長,至婦產科求診,經過內診以及超聲波檢查後,發現子宮腔內有息肉生長。

子宮息肉好發20至50歲女性 多與雌激素曝露有關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仁愛院區婦產科主治醫生鍾凱丞指出,子宮息肉好發於育齡女性,約20至50歲左右。發生原因推測為雌激素曝露相關,身材肥胖、多囊性卵巢或是補充過多雌激素藥物的女性風險較高。

若息肉生長於子宮頸口,可以透過內診檢查到;但若是生長於子宮腔內,則需要透過超聲波或是子宮鏡確認。

若息肉生長於子宮頸口,可以透過內診檢查到;但若是生長於子宮腔內,則需要透過超聲波或是子宮鏡確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息肉造成症狀 建議手術切除

大部分的息肉為良性,沒有症狀的話可以考慮定期追蹤即可;但是當息肉造成症狀,如經血量過多、出血時間過長、非月經期間出血、停經後出血或影響懷孕等情形,則建議手術切除,除了緩解症狀以外,也可以透過病理檢查確認息肉的良惡性。

切除息肉手術分3種 新式冷刀切除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鍾凱丞說明,切除息肉的手術可分為傳統的子宮內膜刮搔術,後來發展出透過子宮鏡的電燒刀,以及新式的冷刀切除。子宮內膜刮搔術無法在鏡頭下看著病灶處理,所以在刮除息肉時也容易一併造成周圍的內膜受傷,因而較容易產生術後黏連的現象;子宮腔內的粘連可能會造成經血排出不順,或是著床不易而難以懷孕。

後續發展出子宮鏡手術後,醫生可以透過鏡頭準確地看著病灶進行切除,避免不必要的損傷。但是因為電燒的過程仍會產生熱能擴散效應,鄰近息肉的內膜仍可能因為燒灼造成手術後的黏連。

新式的子宮鏡冷刀息肉切除是在鏡頭下對準病灶,透過高速旋轉的刀片將息肉切割、絞碎後,配合抽吸管直接將組織吸出子宮腔,不需要器械反覆進出子宮,減少手術時間。過程中沒有經過電燒,降低手術後黏連風險,保有較高的手術懷孕機率。

平常可以培養規律運動習慣,飲食上避免過多油炸、刺激性的食物,也減少攝取含有雌激素的食物。

定期追蹤防復發 日常飲食要注意

鍾凱丞表示,在息肉切除手術後仍需定期追蹤超聲波,以確定息肉是否有復發。平常可以培養規律運動習慣,飲食上避免過多油炸、刺激性的食物,也減少攝取含有雌激素的食物。若有發生不正常的經期出血或是受孕困難的狀況,建議與婦產科醫生諮詢檢查,即時處理。

原文刊登於 AM730

睇完新聞,記得追蹤am730以下平台,接收最新、最啱你嘅消息!
Facebook:am730 (https://www.facebook.com/am730hk)
Instagram:am730hk (https://www.instagram.com/am730hk/)
YouTube:am730 (https://www.youtube.com/c/am730video)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知名中醫師覺宗宏遊日突「心臟病猝逝」! 醫示警:過半數發作前沒症狀
中天新聞網
【旅遊健康】搭飛機暈機浪極掃興 7招紓緩「動暈病」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驚!連肝膽科名醫也慘罹肝癌 醫嘆:「長期吃花生」放置室溫害的
中天新聞網
寵物店老闆輕生亡!2F曝不願簽同意書原因 醫揭「過敏者」恐怖下場
中天新聞網
無糖也不行!喝「奶精奶茶」等於在喝油  1杯無糖珍奶熱量=2碗飯
中天新聞網
婦右手沒力,竟與《淚之女王》同病! 機警醫這樣做救回一命
台灣健康醫療網
心臟好不好看面相能知道? 中醫點名觀察這4部位異狀
NOW健康(TW)
MBTI大解析》I人比較內向?跟你想的不一樣!
康健雜誌
「非經期下腹痛」是什麼?12種下腹痛的可能原因,以及不同疼痛位置對應的病因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吃豆腐就能改善脂肪肝?醫生掛保證:喝豆漿也可以
中天新聞網
這個疾病會靜悄悄吞噬肺功能 患者分秒如同陸地上溺水!「4大症狀」教你判別
Heho 健康(台灣)
減脂期可以吃義大利麵嗎?營養師公開挑選4大原則!選擇「這個」醬料熱量最低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海拔過2100m注意!醫:「高山症要小心」 常運動者也會發生
台灣健康醫療網
「藥水放冰箱」比較好喝?醫曝後果:不建議!變質速度恐變快
中天新聞網
「抗發炎」飲食怎麼吃?營養師建議6大飲食原則:彩虹飲食、攝取好油...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慢性便祕恐罹大腸癌?年長者便祕怎解?
台灣健康醫療網
快訊/柯建銘「立法院室內吸菸」確定被罰!北市衛生局裁罰2千元
中天新聞網
一天近50人不適就醫!醫示警:最嚴重恐致命 揭「6叮嚀」避免熱傷害
中天新聞網
近視雷射單眼僅10秒!術後好視力 黃大謙、林襄都大讚
NOW健康(TW)
日本腦炎再+2台南出現今年首例 不只戶外!家中也要注意「這些」防蚊
台灣健康醫療網
又有新的變異株!新冠「LB.1變異株」傳染力更強 已追上KP.2
中天新聞網
知名女星對「白飯」過敏!營養師揭「人體防禦機制」 補充「4維生素」可抗敏
中天新聞網
毛豆是蛋白質豆、鷹嘴豆是澱粉豆...豆類營養大不同!你吃對了嗎?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營養師解答「飯和麵誰比較健康」!3個不同面向探討,原來這2種麵的脂肪含量都偏高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哈佛研究「一天一杯含糖飲料」就算運動也沒用!22歲男天天喝險洗腎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