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

父母過世,拒照顧、沒出錢出力的弟弟跟我爭房子!1故事悟:不管單身已婚,女人要有自己房子

幸福熟齡(台灣)
更新於 12月15日05:35 • 發布於 12月15日05:35

作者 : 莎莉夫人(Ms. Sally)

圖片 : 達志影像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不管單身還是已婚,女人一定要有自己的房子。」我的好友珊珊在遭遇父母接連過世的打擊後,這樣跟我說。

珊珊是長女,有一個弟弟長期在四川成都工作,娶了成都女子為妻。珊珊本來有一份薪水不錯的工作,做到了部門經理的位子,年薪超過200萬。在父母一夕之間病倒前,她的生活重心就是工作,目標是做到一人之下、千人之上的副總經理高位。

父親中風讓珊珊的人生有了變化,她不斷在家裡、醫院、復健中心與公司四個地點奔波。原以為可以一個人應付得當,卻在母親出現失智症狀之後,不得不在工作與照顧父母之間做出抉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我弟弟跟我弟妹剛生了一對龍鳳胎,他們有經濟壓力,必須工作。臺灣的薪資水準滿足不了我弟的期待,他拒絕為了照顧父母放下工作,頂多匯點錢表示孝心。」於是,珊珊認命地扛下了照顧雙親的責任,聘請了一位看護,照料他們。後來她想,之前的積蓄應該夠用,能夠陪伴父母的時光已經在倒數之中,不想徒留遺憾。所以,她沒有考慮太多,就把工作辭了,回家擔任全職照顧者。

未婚的珊珊一直與父母同住在三房兩廳的公寓裡,原先弟弟的房間現在成了外籍看護睡覺的地方。珊珊的父親過世不到一年,母親接著也走了,珊珊辭退了看護,一個人住在偌大的公寓裡,常覺得冷清。

Covid-19疫情爆發初期,珊珊的弟弟突然攜家帶眷返臺,他說成都的公司辭退了臺幹,不得已之下,要搬回臺灣找工作。他們一家四口擠進父母留下的老公寓,珊珊還是住在自己原來的房間裡,父母的房間給弟弟跟弟妹住,他們的一對龍鳳胎兒女則住進珊珊弟弟原本的房間。

弟妹一開始對珊珊很客氣,但隨著相處時間久了,摩擦也越來越多。習慣安靜的珊珊得忍受龍鳳胎的吵鬧不休,弟妹看到丈夫待業,開始擔心經濟來源,兩人常常為了錢爭吵。家事該怎麼分攤也是一個問題,珊珊可以無怨無悔地照顧父母,但做不到替弟弟、弟妹一家子洗內衣褲。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同在一個屋簷底下生活不到半年,弟妹四川人的嗆辣個性就爆發了,她點名珊珊應該搬出這個公寓,「妳弟弟是妳家裡唯一的男孩,爸爸媽媽突然走了,雖沒來得及交代這公寓要留給誰,但我估計,肯定不是留給妳。我們家孩子一男一女,總不能永遠住在同一個房間,妳就騰個地吧。」弟妹直接挑明地和她說。

珊珊望向自己的弟弟,他低頭看手機,一副事不關己的模樣。龍鳳胎已經會說話了,聽到媽媽說應該一人一個房間,高興地喊著:「大姑姑,我要搬進妳房間啦!再見!」

那次之後,珊珊待在這個生活了四十年的公寓裡,突然有一種無家可歸的感受。「我是homeless at home。」珊珊找我訴苦,我實在不知該怎麼幫助她才好,只能安慰她不要放在心上。

照顧父母期間,我從不曾看到珊珊露出一絲疲憊的神情,她總是穿著職場女強人的盔甲,跟父母的老、病、死作戰;但是對於自己手足的無情,她的武裝全繳械了,「虧我弟弟敢跟我爭房子,我爸媽生病期間,他一毛錢也沒出,原本講得好聽說會出錢表達一下孝心,結果都是我在出錢出力。」珊珊在勾心鬥角的職場中身經百戰,很懂得人性,也知道該怎麼抗爭,但面對自己的親弟弟,她下不了手。

越親近的人越知道如何深入要害,給你最後致命的一擊。珊珊眷顧手足之情,甘願被親情綁架,但弟弟與弟妹在乎的不是「情」,而是「房產」!

珊珊找我訴苦完當天,她剛下計程車回到家門口,就看到自己的行李箱被放在馬路旁。「我弟弟和弟妹幫我打包好了,要我今天晚上就搬出去。」珊珊在電話裡氣到哭,我只能勸她:「妳來我這裡先住一段日子,我幫妳一起找房子吧!」

後來珊珊買了一間小套房,空間雖小,但一個人住已足夠。有了居所,她開始找工作,「總得有個經濟來源吧!」照顧父母已經花掉珊珊一大筆積蓄,現在買下了房子,又是一筆花費,重返職場成為首要之務。

「人到中年,凡事難」,這是珊珊的心得。當妳以為自己的積蓄應該足夠下半輩子花用,但一場人生中突如其來的災難,會讓意外支出大增。偏偏就業市場對於中年人向來不友善,這時找工作,只能先求「有」,而不能在意薪資數字。

「我現在從行銷專員開始做起,拿的也是專員的薪資,必須忘了自己曾經做過經理。重回職場,心態也要歸零,不然日子真的過不下去。」珊珊的話,一語道破中年人重返職場的困境。

房價高漲,有些大齡單身女性為了省錢,選擇與父母同住。當父母健在的時候,沒有人會趕她們走;但是一旦父母不在了,除非他們離世前指名把房子留給女兒,否則手足爭相搶房產,很難搶贏有家庭、有小孩的兄弟姊妹。

所以,努力工作,為自己買房吧!不管妳是單身還是已婚,女人都要努力有間屬於自己的房子。單身女子有房,不怕被手足趕出家門;已婚婦女有房,不必擔心跟老公吵架後,無處可去,是人生中最划算的投資。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逆襲者的求生筆記:你可以不腹黑,但別讓自己活得太委屈》,時報出版, 莎莉夫人(Ms. Sally))

加入幸福熟齡LINE好友,掌握更多資訊!

更多 生活 相關文章

網上熱話|年尾離職潮!網民分享5大離職前徵兆 笑容開始增加都算?
am730
與EVA聯乘!日本麥當勞推出《新世紀福音戰士》合作玩具 一文看清購買、抽選方法
TODAY布告板
【LINE你睇】澳洲麥當勞推「魷魚遊戲2」餐 糖餅挑戰最高可獲10萬澳幣
LINE TODAY
顏藝貓神!高速婆婆迷因表情包 超人氣膽大黨顏藝招財貓 讓人愛爆的老太婆每個表情都可以重現經典貓貓梗圖
MEOW MO MAGAZINE
【LINE你睇】超有創意的杯麵贈品 怪招盡出網民爭相搶購
LINE TODAY
旅遊的本質,是為了讓心靈變得柔軟:社交媒體上流行起的「SoftTravel」,重新審視旅行的意義
PopLady
1862 bar de tapas y vino:中環大館新開幕西班牙餐廳
dittou
「有好好打掃嗎?」貓頭鷹以嚴格表情監督清潔工作
阿尼尛 Anima
【LINE你睇】Tesla首推Cybertruck玩具車 售價極親民一日即售罄
LINE TODAY
素黑|做人沒有苦澀可以嗎?將痛苦轉化為智慧及力量,讓自己更堅強
新閱會 Read For More
口齒生香:飲食失調迹象口中尋
明報
許下佳節心願:La Famille聖誕限定戚風蛋糕系列
dittou
超可愛的應景點心!聖誕雪人餅乾
iCook 愛料理
【親子鑑定】7歲男童不認真做功課被媽媽責罵 懷疑自己非親生要求驗血認親
MamiDaily
小熊軟糖拿來泡!TWG Tea全球首創超萌「茶香泰迪」,8款迷人風味泡熱茶、冰飲都好喝
愛料理生活誌
抵食聖誕二人餐
Wendysugar扮靚玩樂gogogo
汪汪隊下課!6狗狗英雄正式退休 不捨離開領犬員「眼神都是愛」
Styletc TW
街知巷聞:走進跑馬地墳墓 聽明治時期居港日本人故事
明報
影/花蓮新娘坐「89運兵車」出嫁丟冷氣 網笑:應丟室外機
中天新聞網
【中文功課】小學功課要從275字「拼出唐詩」 眾家長崩潰投降 高手標準答案:小學必教!
MamiDaily
九龍香格里拉「聖誕奇遇」節日下午茶|聖誕下午茶2024
明報
提前計劃 對抗假後綜合徵
明報
讓鮮花氣息滿溢佳節:Flourish Flower聖誕花圈工作坊
dittou
香港美食:【牛角J登陸啟德!主打抵食一人燒肉!開幕優惠!定食套餐$48起!設11款燒肉+5款限定醬】
香港人遊香港
IKEA全新榴槤牛奶新地杯登場!4款榴槤品種口味/低至$16嘆紅肉/紅蝦/貓山王/黑刺
am730
嘉里酒店賀年糕點禮盒 早鳥優惠七五折 新推班蘭椰汁年糕|著數情報
明報
節日壓力惹焦慮 6劑「疫苗」迎聖誕
明報
中環AIA友邦嘉年華開幕!全新35.8米高機動遊戲+逾30個攤位
am730
英熙娃娃環遊世界 《魷魚遊戲2》宣傳「泰」厲害!
趣你的News
九龍香格里拉香宮賀年糕點 早鳥優惠七五折 新推開心果年糕、玫瑰燕窩海藻糖椰汁年糕|著數情報
明報
2024 聖誕禮物│珠寶首飾 美妝香水 健身入門
青山漫步
【LINE你睇】100隻豬可以有幾臭? 臭到荷蘭機師迫降百慕達
LINE TODAY
湯圓的創意吃法!燒麻糬
iCook 愛料理
「無障行者2024」圓滿舉行 逾400名參與者攜手共建共融城市
Yellow Bus黃巴士
新北超好拍「鴨鴨地景藝術展」登場!10萬盆花編織大小萌鴨,白天漫步花海、入夜再賞璀璨光雕
愛料理生活誌
能吃能玩多觀察 持續高溫快求醫 孩子發燒 睇反應勿慌亂
明報
【🎄可口可樂 紅色熱鬧聖誕大餐😍Cheers!】
852 FoodVoyage
知多啲:兒童退燒藥按體重計劑量 忌自行加減
明報
【功課】研究:做功課時間越長成績會越差 專家分享4大方法提升做功課效率
MamiDaily
《黑白大廚》學餐阿姨在台北!客座君悅端辣味牛肉湯、安東燉雞多道韓式珍饌,12月底前手刀訂位
愛料理生活誌
留言 1
  • reLax♀♂DonTdo_it
    中國人對土地房子有情意結 華人對多嘢嘅概念都係有少少獨特理解。房子是什麼?沒有錢可以交換房子嗎? 要求這樣要求那樣,所有物質上嘅嘢都係用錢交換,你有錢就乜都有囉。租樓唔係一定蠢,如果窮固然要租樓,有錢佬都一樣租樓,唔代表人家沒有物業在手。 一係去打工,一係去做生意,一係靠賭博撈偏門,再唔係就係靠其他人,可以靠家族,可以靠父母,可以靠仔女,可以靠做人情婦,可以從事電騙。 不停灌輸房子好緊要好緊要,冇飯食都要房子。所以外國人討厭華人,人家不是沒有人炒樓,但華人沒有人不炒樓!鍾意搶,貴一貴都搶,越搶越貴,華人國家也是不事生產,靠高價賣地。 這是客觀現象,沒有說不好,這是一種文化,說話要中肯。
    2022年10月14日11:42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