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胃癌不只照胃鏡!了解4檢查方法 有「這些」胃警訊應盡早診斷、治療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2023年08月03日10: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
「胃腺癌」是一種從胃壁黏膜細胞發展出來的癌症,早期症狀並不明顯。

【健康醫療網/記者吳儀文報導】根據衛福部111年十大癌症死因統計,胃癌佔據第8位,也是癌症中不可忽視的疾病之一。不過,現代人三餐飲食不正常,常常有胃痛、胃部不適等情形,該如何與胃癌症狀區別?又可以做哪些檢查進一步鑑別診斷呢?國泰綜合醫院一般外科主治醫師李君豪一一說明。

什麼原因會造成胃癌? 胃癌有哪些症狀?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胃腺癌」是一種從胃壁黏膜細胞發展出來的癌症。李君豪醫師表示,飲食、抽菸、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男性、胃黏膜萎縮、胃瘜肉、遺傳等,都會影響胃癌的發生風險。

不過,早期胃癌的症狀並不明顯。李君豪醫師提到,早期症狀多以胃部不適、消化不良、噁心、腹脹、打嗝、食慾不振為主,若持續發展下去會有胃出血,導致黑便、貧血等情形,也有可能因為腫瘤過大導致胃出口阻塞,或有食物難以下嚥、嘔吐等症狀。

而到了胃癌末期,腹內的癌細胞已經擴散,若轉移至腹膜便會出現惡性腹水,轉移至肝則會造成肝功能異常等情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胃癌有哪些檢查? 各有什麼不同?

若要及早發現胃癌,篩檢就相當重要。李君豪醫師表示,常見的胃癌篩檢是藉由糞便潛血反應來 偵測腸胃道是否有出血狀況,再進一步安排檢查,不過對於胃癌而言,胃鏡仍是最直接的檢查工具。

「胃鏡」除了可以確認腫瘤的位置、大小外,也可以直接對腫瘤做切片取樣以確立診斷。李君豪醫師提到,現在配合內視鏡超音波,更可以確認腫瘤侵犯胃壁的深度,而對於需要手術的病人,也能以內視鏡夾及注射染劑作為定位,讓手術更容易進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至於「電腦斷層」,李君豪醫師表示,它的價值在於辨認腫瘤與其他器官的關係,可以了解腫瘤是否已侵犯到鄰近器官、是否已有肝或肺等遠端器官轉移、局部淋巴結是否有病變、是否已擴散到遠端的淋巴結、是否已有惡性腹水等,這些發現都能幫助醫師確認疾病的嚴重程度,並安排後續的治療。

而「上消化道攝影」利用顯影劑可以清楚顯示出胃壁黏膜的形狀,藉此判斷腫瘤的位置及大小。李君豪醫師指出,由於上消化道攝影是動態紀錄,有些瀰漫性胃癌不是以腫瘤作為表現,而是對全層胃壁侵犯導致胃壁廣泛增厚,因此也可藉此檢查了解胃部蠕動、擴張的狀況,以發現這種較難診斷的腫瘤型態。

最後,李君豪醫師提醒,民眾若有長期消化不良、食慾不振、體重減輕、瀝青狀黑便等情形,應盡速就醫安排檢查、診斷,若確診為胃癌千萬不要拖延治療,應盡速與醫師討論,選擇最適合自己的治療方式。

資料來源:國泰醫訊-https://www.cgh.org.tw/ec99/rwd1320/allphoto/1900/265-1-2.pdf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狗狗中暑急救3步驟!幫助狗狗降溫避免中暑健康危害
寵物健康醫療網
夏季高溫危險!「這個溫度」人體會受不了 熱危害風險簡單算、防中暑
康健雜誌
營養師推薦「夏日必吃」的5種水果!熱量、功效和營養價值一次看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從頭到腳都可能發生!一文了解自律神經失調原因&如何改善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有益健康的「慢早晨」成為歐美流行新趨勢,專家證實可有效緩解焦慮、緊張、不安情緒,慢節奏早晨可這樣開啟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女性更年期在45歲後報到!研究:高脂魚類、豆類有助延緩卵巢老化
幸福熟齡(台灣)
梅毒、淋病確診數增!嬰兒2個月大也先天性梅毒 一查1家3口都中鏢
台灣健康醫療網
【長者健康】80歲不懵懂毋須靈丹妙藥 4大因素保持頭腦精靈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獨家/新冠大流行!「嗅覺異常、肺炎」都是症狀 黃立民:台大門診爆增2成
中天新聞網
【白飯】以為冷飯加熱就食得?處理不當分分鐘患炒飯綜合症!
高燒 Gofever
KP.2不容小覷!他「撐5年」才確診新冠 揭崩潰病程:身體像被砲彈轟過
中天新聞網
自體免疫疾病居重大傷病第3位!補對1元素對抗慢性發炎
幸福熟齡(台灣)
60歲後的急躁,是大腦太優越!把「今天別做明天能做的事」作為座右銘吧,維持體力才能快樂老後
幸福熟齡(台灣)
如何「吃」出天然美肌?營養師教你與痘痘肌說再見!
台灣健康醫療網
止痛藥使用不當恐導致慢性疼痛 藥師解答2種常見止痛藥正確吃法
康健雜誌
心血管健康與營養的完美結合! 探索酪梨的優勢與益處
台灣健康醫療網
HER2陽性乳癌凶猛,早期治癒仍有機會!標靶藥物助攻治癒率達9成,「清光癌細胞」終生不復發
幸福熟齡(台灣)
每週都有幼兒重症!7月提前進入高峰 疾管署示警:3病毒同時流行
中天新聞網
天氣熱到爆!彰化2患者不耐高溫昏厥 醫示警「早上10點到下午4點」別外出
中天新聞網
退休翁征服海內外高山!行前就醫評估 備妥高山症藥物
NOW健康(TW)
10句「健康飲食」指南指引你健康飲食之路的方向,營養師再教你如何吃得健康又不費力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久咳不癒好難受 中藥精油對症治療是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7月起加碼6次兒童發展篩檢! 何時篩檢?要準備什麼?3大QA一次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地震後家中貓狗「出現這些情況」恐是憂鬱症! 頻繁進出貓砂、異常舔毛注意
台灣健康醫療網
「依託咪酯」是什麼? 電子菸濫用成國人健康隱憂
台灣健康醫療網
7月2日台灣「U=U Day」測不到HIV病毒等於不具傳染力!破解愛滋病毒迷思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鼓勵好處多!3 技巧將鼓勵說出口,4 提醒讓孩子感受信任
Heho 健康(台灣)
感染HIV等於得愛滋病?雙世代七成沒聽過U=U
台灣健康醫療網
一堆人咳嗽!恐不是呼吸道感染 醫示警「7大症狀」別再拖了快就醫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