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現代社會的發展,塑膠製品已成為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然而塑膠製品使用量不斷增加,廢棄塑膠的處理和回收已成為一個嚴重的問題。浸會大學生物系助理教授趙峻博士帶領團隊,研究廢塑膠催化熱解回收利用技術,開發了不同的催化劑,用以促使廢塑料分解並轉化為燃料。催化劑能降低熱解溫度、加速反應過程,並實現產物選擇性,可生成更多高價值產品。利用催化劑,亦可克服傳統熱分解的限制並提高效率,且減少對傳統石油資源的依賴。
趙博士指,目前開發了一個批量處理100公斤的混合廢塑膠熱解原型設備。只要將塑膠廢料和催化劑放入該台機器,用電力加熱至攝氏400至450度之高溫,塑膠廢料會在催化劑作用之下被分解,之後會通過設備將它冷卻下來而轉成燃油。整個塑膠轉燃油過程,大概約10分鐘,試運行中產油率超過80%,透過測試識別液體產物,主要成分是汽油和柴油。
他又表示,正開發一些高活性催化劑運用在廢棄物資源,主要包括把城市廢棄物轉為有用的化學產品,常見有廚餘垃圾和廢木材等。透過開發一些催化劑,不用將廢棄物分類再分解,再得到想要的化學產品。相比當前的堆填或焚化方法,催化熱解在環境保護和減少碳排放方面具有優勢。其中「5-羥甲基糠醛」化學品經催化反應後,可產生出許多具高價值的化學產品,可用作能源,希望取代傳統的石油衍生物,並具有重要的工業應用潛力。
趙博士透露,正以研究團隊將廢塑膠轉化爲汽油、柴油的技術,與一間環保公司合作,且已完成在其元朗廠房的試驗。目前正策劃下一階段的合作項目,即每日回收20至100噸廢塑膠,用於生成高品質燃油,爲發電廠、焚燒廠提供能源,或作爲化學原料提供給化工企業生產新的塑膠製品。
趙博士亦帶領團隊開發特色技術,從生物質產生綠色氫氣。團隊開發一系列新型催化劑和催化反應體系,在較低溫度下將餐廚垃圾、廢紙等快速轉化為高純度、成本較低的氫氣。就製氫的技術,研究團隊獲得港鐵研究資助計劃支持,作進一步改良,以支持本地的綠色和低碳交通。團隊正與本地和大灣區的多個新能源基金初步洽談合作,目標在2026年開展規模化工業應用。
東網網站 : https://on.cc/東網Facebook專頁 : https://www.facebook.com/oncc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