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1月19日台灣心肌梗塞日!醫籲:「全民動起來,守住心跳」奪回生命主導權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01月14日09:28 • 發布於 01月14日09:30 • 邱玉珍

50多歲的許先生,去年7月中在家泡澡,突然感到左胸口與左上臂劇烈疼痛,起初以為只是疲勞,請家人幫忙刮痧,症狀稍微緩解後,繼續泡澡,沒多久就失去意識,倒臥浴缸。家人立即撥打119,經消防救護與醫療團隊的快速救援,最終成功挽回一命。

類似許先生的案例相當多,但可以像他一樣即時發現,成功搶救回來的案例並不多。1月19日是台灣心肌梗塞日,這一天不僅是全國消防節,也是象徵生命守護的特別日子。台灣心肌梗塞學會與台北市政府消防局、衛生局,及多家醫療機構攜手合作,共同打造牢不可破的救心防線。

每年有1.8萬人罹患心肌梗塞

台灣心肌梗塞學會理事長暨北醫附醫心臟內科主治醫師黃群耀指出,根據衛生福利部2023年統計,心臟疾病是國人第二大死因,其中心肌梗塞的致死率逐年攀升,更令人擔心的是且發病年齡有年輕化趨勢,每年約有1萬8千人罹患心肌梗塞。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黃群耀強調,心肌梗塞發作的黃金救治時間極為關鍵,其中涉及三個重要的環節:

  • 普及急救知識:促進全民學習CPR及AED使用。
  • 即時心電圖判讀:讓消防人員即時傳送患者數據,醫師迅速判讀。
  • 完善後送與醫療準備:醫療團隊無縫接軌,確保搶救效率。

透過上述超前佈署讓病人抵達醫院後,即有萬全準備的醫療團隊順利接手搶救。

北醫跨團隊合作,為心梗患者爭取生存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萬全準備的醫療團隊也是救命關鍵。北醫附醫副院長魏柏立表示,北醫附醫身為重度級急救責任醫院,高度整合醫院急診、重症、心內及心外各單位動能,積極參與OHCA病人救治。在病人資訊串聯方面,參與救急救難一站通IIC計畫,串聯院內外資訊,讓病人診斷治療無縫接軌。

北醫附醫急診醫學科主任趙君傑指出,心肌梗塞的救治是與時間賽跑,黃金時間越短,病人恢復越好。院內結合急診、心臟內外科及護理等多專業團隊,導入高效溝通與判斷機制,成功縮短從入院到完成心導管治療的時間,並將成果發表於國際期刊《JCMA》,也盼透過無縫接軌的救治體系,為更多心肌梗塞病人爭取生存機會。

出現3症狀 打119救心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屏東基督教醫院副院長暨台灣心肌梗塞學會榮譽理事長黃偉春表示,心肌梗塞是一個與時間賽跑的疾病,經由正確就醫方式,為自己和他人爭取黃金救治時間,搶救心肌梗塞病友。

黃偉春指出,台灣心肌梗塞學會自2016年起推動1月19日台灣心肌梗塞日,今年正式邁向第10年,呼籲民眾記住保心秘訣「心痛喘、盜冷汗、卡緊叫、救護車」,出現胸痛,胸悶,合併冒冷汗和或喘氣症狀,要立即連絡119,119就是救心專線。

亞洲大學附設醫院內科部主任王宇澄強調,平日掌握急救技能並提高健康警覺,是守護生命的第一步,他提醒,心肌梗塞來得突然且無預警,常見症狀包括胸痛、左臂或背部疼痛、呼吸困難等。一旦出現上述症狀,立即撥打119,若現場有AED設備,應迅速使用,並進行高品質CPR以爭取寶貴的搶救時間。

文/邱玉珍、圖/巫俊郡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