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美國人也愛中西醫!從排斥到推薦,他如何用30年贏得在地人信任?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3月19日15:06 • 發布於 03月19日15:06 • 出處/康健雜誌 文/張悅編譯 圖/Freepik
美國人也愛中西醫!從排斥到推薦,他如何用30年贏得在地人信任?

如何建立更安全、有效、負擔得起、方便就醫的醫療體系,攸關世界逾80億人的健康、高達12兆美元的醫療預算,而東西醫學(或中西醫合作)的整合醫療模式,正是解方之一。

想在西方國家推廣中醫並不容易,不過在香港出身的許家傑醫師(Dr. Ka-Kit Hui)努力下,1993年創立、結合中西醫的美國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UCLA)東西醫學中心,成了美國最早的整合醫學中心之一,也是目前美國整合醫學領域規模最大的臨床項目。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經過30年耕耘有成,許家傑憶起當初他向不熟悉中醫的美國同業推廣中醫,甚至被有些人視為瘋狂。

美國加州最夯的創新醫療,每年超過3萬人就診

許家傑現任加州大學洛杉磯分校東西醫學中心(UCLA Center for East-West Medicine)主任,專精內科、臨床藥理學以及老人醫學,他也是中醫與整合醫學專家,並擔任美國食品藥物管理局(FDA)、美國國家衛生院(NIH)、世界衛生組織(WHO)等機構顧問。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UCLA東西醫學中心在洛杉磯地區有3家診所,每年診治逾3.1萬名患者,提供針灸、治療性按摩、營養與草藥諮詢、壓力管理訓練等。該中心透過教育計劃、獎學金和交換計劃訓練上千名學生和臨床醫師,並與亞洲、歐洲以及南美洲加強合作,將融合中西醫學的創新做法推廣到世界各地。

病患麗茲在生完第1個孩子後,得知自己罹患乳癌。她很快開始接受化學治療,雖然乳癌得到控制,但是她幾乎無法忍受化療副作用。她前往UCLA東西醫學中心就診,醫生評估她的整體健康狀況,用針灸等療法醫治,並鼓勵她保持正向態度,透過這些療法搭配化療,讓麗茲抗癌過程的副作用,變得不再那麼難以忍受。她說:「直到現在我仍有癌症,然而我同時擁有完整豐富……腫瘤醫療團隊讓我得以活命,但是,本中心的醫師卻讓我活下去。」

UCLA東西醫學中心臨床助理教授麥坎托(Malcolm Taw)指出:「人們想盡量避免服藥、種種程序、注射、手術和長期治療,所以他們找上另類療法。」另類療法有別於西醫,在接受西醫的同時使用輔助療法(complementary medicine)。許家傑說:「整合療法是融合兩者的最佳要素,創造出更好的治療。」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麥坎托表示,患者來到UCLA東西醫學中心,先接受初步綜合評估,再決定如何處理。醫師會向患者詳細完整說明西醫的診斷,然後轉到中醫進行評估,以「生物心理社會模式(bio-psychosocial model)」檢視患者,評估患者日常的活動,包括運動、飲食、睡眠、工作習慣和壓力管理等。

麥坎托說,東方醫學有許多種類,該中心在理論、概念、診斷和治療做法上主要採用中醫,最常的做法是結合中西醫,達到協同作用,因此更加有效。

許家傑表示,東西醫學中心是UCLA整合醫學協作中心當中最全面的,受過訓練的醫護人員可因應患者各種問題,其中不乏社會學和人類學背景的人,可以提供、評估、融合有助於治療的資訊。醫護人員除了接受中醫訓練,也學習芳香療法、靈氣(Reiki)療法、瑜伽等療法。

該中心針對針灸如何影響壓力機制、減輕頭頸部疼痛的治療進行試驗性研究。同時也在生物醫學圖書館增設資訊中心、發展入口網站,與外界一起探索整合醫學。

內科醫師自學中醫,爲了想救更多人,創設東西醫學中心

談到創立東西醫學中心的動機,許家傑表示,他在香港長大,當時那裡還是英國殖民地,他上高中時說的是英語,但仍有機會接觸草藥、太極和推拿等中華文化。1972年美國總統尼克森(Richard M. Nixon)到中國進行歷史性訪問期間,許家傑頭一次在電視上看到針灸。他研讀資料得知中國自1955年起就著手發展中西共治,將針灸用於治療疼痛、噁心、嘔吐等症狀,這帶給當時在UCLA醫學系研讀神經科學的許家傑不少刺激,他想了解從化學和神經科學的觀點,針灸如何控制疼痛。他自學中醫,在UCLA學西醫同時大量研讀中醫書籍,夢想有朝一日在美國結合中西醫,建立一套更好的醫療模式。

1990年代初期,許家傑在UCLA教臨床藥理學已經多年,他也跟北京協和醫院、北京大學醫學部東西醫整合醫學的先驅,以及中國其他主要中醫機構學習中醫。到了1993年,他決定整合20多年所學的東西方醫學,打造創新醫療模式,以幫助更多人,尤其是飽受慢性疼痛折磨的人。

他找上UCLA董事長,表明希望獲准成立一處中心。然而當時中醫仍被視為江湖醫術,難登大雅之堂,況且時值美國經濟衰退,許家傑只好自掏腰包、動用自家的人脈,加上部分病患慷慨解囊,才得以推動志業。30年過去,東西醫學中心已成為UCLA醫療體系的一大主力。

談到整合醫學的理想模式,許家傑表示,如今人們仍將整合醫學視為最後一招,往往在手術或藥物治療宣告失敗後才找上整合醫學,他希望,人人都能早一點擁抱整合醫學,以便在更早的階段就懂得在家利用整合療法來自我照護。他認為,每個人都應該有整合醫學概念,如此一來,當身體在人生不同階段出現狀況時,能以此觀點進行評估,善用東西方醫學的優點。

當我們身體某部分出了問題,西醫提供的緊急處理可以治療我們,但是整合醫學能在養生、預防與治療上提供協助。像是透過UCLA東西醫學中心網站,民眾在家上網就能獲取許多資訊,「我們不僅僅想訓練主廚,而是要訓練更多廚師,包括所有人,大家都能在自家廚房為自己烹煮食物,」許家傑說。

針對有志從事東西方整合醫學的人,許家傑表示,醫學院每個專科已經有太多專家了,但缺少一些「不在乎追求頂尖,而願意去了解更全面現況」的人。他期望,有更多人在走專科的同時,多想想醫學的目地,如何能建立更安全、更有效、更負擔得起、更方便就醫的醫療體系,畢竟它攸關逾80億世人的健康、高達12兆美元的醫療預算。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營養師推薦「夏日必吃」的5種水果!熱量、功效和營養價值一次看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夏季高溫危險!「這個溫度」人體會受不了 熱危害風險簡單算、防中暑
康健雜誌
KP.2不容小覷!他「撐5年」才確診新冠 揭崩潰病程:身體像被砲彈轟過
中天新聞網
久咳不癒好難受 中藥精油對症治療是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長者健康】80歲不懵懂毋須靈丹妙藥 4大因素保持頭腦精靈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自體免疫疾病居重大傷病第3位!補對1元素對抗慢性發炎
幸福熟齡(台灣)
地震後家中貓狗「出現這些情況」恐是憂鬱症! 頻繁進出貓砂、異常舔毛注意
台灣健康醫療網
心血管健康與營養的完美結合! 探索酪梨的優勢與益處
台灣健康醫療網
感染HIV等於得愛滋病?雙世代七成沒聽過U=U
台灣健康醫療網
女性更年期在45歲後報到!研究:高脂魚類、豆類有助延緩卵巢老化
幸福熟齡(台灣)
新冠中重症暴增817例!台大「塞百人等床」只要確診就送負壓隔離
中天新聞網
COVID-19確診數激增!台大重啟「控床」措施
Heho 健康(台灣)
COVID-19 疫情進入流行期!確診暴增 817 例,上升 3 成
Heho 健康(台灣)
有益健康的「慢早晨」成為歐美流行新趨勢,專家證實可有效緩解焦慮、緊張、不安情緒,慢節奏早晨可這樣開啟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如何「吃」出天然美肌?營養師教你與痘痘肌說再見!
台灣健康醫療網
狗狗中暑急救3步驟!幫助狗狗降溫避免中暑健康危害
寵物健康醫療網
每週都有幼兒重症!7月提前進入高峰 疾管署示警:3病毒同時流行
中天新聞網
【白飯】以為冷飯加熱就食得?處理不當分分鐘患炒飯綜合症!
高燒 Gofever
桃園婦茂婦幼診所「好孕座談會」 李宓分享雙胞胎喜訊
NOW健康(TW)
梅毒、淋病確診數增!嬰兒2個月大也先天性梅毒 一查1家3口都中鏢
台灣健康醫療網
傳吃甜食增腸病毒重症風險?醫學會闢謠:可吃布丁冰淇淋防脫水
中天新聞網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從頭到腳都可能發生!一文了解自律神經失調原因&如何改善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