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少女時代織頸巾,走盡捷徑,找最粗的冷線,最粗的針,但求三兩下手勢一兩個小時完成,便拿去送給心上人。當走進Breakthrough Art Studio,工作室裏疊着許多顏色、花紋都漂亮獨特的頸巾,布面就如服飾店買到的細密質地,不禁問導師Yuk,這都可以織?一轉頭,教科書用來配「織織復織織」插圖裏的坐地織布機就在眼前!原來針織教人望而生畏的幼線,用這織布機駕馭並不難,不過Yuk說,編織看似重重複複,其實是值得鑽研一輩子的技藝。
這部織布機,是由Yuk一手一腳砌成的,爸爸是木匠,他也繼承了好手工。接觸編織之後,他與工作室團隊走訪過台東、泰國北部、老撾等地,尋訪部落裏仍流傳着的藝術。「在香港見到的編織已是機械化,輸入指令由機器做,我們想回到原點去看手造機,最直接便是到當地仍有人堅持手造的地方,直觀地學習。」東方傳統編織技藝多為梭織,針織則從西方傳入。梭織是由經緯交織而成,針織由紗線以圈狀互相勾織而成。
Yuk坐下來示範,織布機雖是龐然大物,但一看運作不算複雜,主要動作是拋梭、踩踏腳提起綜框、再把線拍實,不過換記者來試,都經過一番雞手鴨腳,一次拋梭,力水不夠,梭停在線中間,一次又太大力飛落地,到右手拋左手接了,又不知何故把線繞亂一通。但耐心練習一下,看着線一條條填滿成一塊布,滿足又治癒,這確是一門很實在的技藝,用眼觀察只學懂兩成,落手做才儲到手感。
部落四尋秘技 台灣幸運遇藤編師傅
走訪許多仍守住編織手藝的東南亞角落,也讓Yuk和工作室伙伴學懂了些生活哲理,曾有台灣師傅對他們說,「取之大地,回之大地,所穿的衣服、用的器皿,一段時間就會損毁,慢慢衰落,回到大地溶解,是一個循環」,就像在老撾認識矜貴的技術IKAT,紮染也會用天然染料,「我開始會想,人造纖維上色容易效果又好,但那只是剎那的方便,之後帶來的問題遠超眼前便利,我們亦開始盡量用天然材料,顏色去找天然的方法染」。雖易掉色,但換個角度看,掉色也是自然衰落和變化,只是如生老病死的變化過程。
他們很想把這門手藝推廣開去,以前部落編織技法輕易不外傳,有些只能母傳女、不能傳孫;另也有婦女學懂族內的編織秘技後,會在臉上刺青以顯榮譽。不過Yuk遇到的工藝師,都很願意授他技藝,只怕後繼無人,想不到有次幸運在台灣遇上的藤編工藝家鄭浩祥對他們說,年輕時曾師承香港師傅。原來昔日膠兜膠桶開始普遍,把藤器逐漸淘汰,到台灣的香港師傅,就把手藝也傳了過去。台灣師傅知道他們有心鑽研,也常說「你肯來我肯教」,現在Yuk仍不時把鍛煉成果透過網上向師傅請教,不過他可惜曾在沙頭角遇街坊阿姨好奇竹藤織品,說以前阿爸也懂織,可她沒學,只兩代人便見證手藝消失。
只到一個地方去了解當地人的編織技法、圖案與布料背後的文化,鑽研練習,他說已夠投入許多心血時間,何况世界那麼大,夠學一輩子了。編織可以有苦練一面,也有創作一面,現在他嘗試創出獨特圖案,也希望更多人接觸到這個興趣,可把人與人的連結一絲一線編織起來。
3種織法簡介
1. 卡織:講邏輯「燒腦」
這種織法在北歐較易見,「如維京人的民族服很多都有腰帶,此技藝在衣服的飾邊比較多用,更早可追溯到埃及」,雖然所需工具比較小型,卻很容易令人織到懷疑人生。主要工具是杯墊大小的四方卡片、上面四角各有個小圓孔,「以前木頭、石片、骨頭也可以做卡」。這個織法還要用上織帶機和帶梭,「織帶機是負責拉緊經線,帶梭負責橫線,令結構固定,卡片就用來轉動經線製造花紋」,每張卡穿4條線,織帶常用20張卡,便是在織80條線。梭織分經線(直線)和緯線(橫線),如果靠很近去看不同編織品的花紋,會發現一些布上的花紋的線條都是直線,一些花紋則由橫線組成,而卡織多是前者。Yuk展示一張筆記,最底寫了像不明密碼的「SSSSZZZ……」原來是在卡上穿線分S或Z兩個相反方向,Yuk稍作講解,因為要扭動織線,「S一扭花紋會變Z,反之亦然」,卡織是個很「燒腦」的織法,很講求邏輯,數學好的人也許會喜歡。
2. 地織:原始做法
Yuk和團隊曾到台灣看過泰雅族如何坐地上編織,「一個人似拉筋那樣用腳撐住木頭,把線拉緊便織」,這個方法比較原始,地織在秘魯、雲南都能見到,「這種織法可以簡單地開始,但織起來很累」。用腰織機織布有個限制,是布的闊度只能約等於腰闊,這也見到編織工具的發展,用坐地織布機需人手拋梭,布的闊度亦限於兩手張開的距離,Yuk說在印度見過一種名為flying shuttle(飛梭)的機關,雖是人手驅動,卻可讓梭來回飛越更遠距離。
3. 絣織:貴族專用
「此技術在很多地方都是貴族專用,因為過程很繁複。」這織法在各地有不同名字,Ikat是世界統稱,絣織是中文普遍叫法,印尼叫Iban,有部分配色設計是供王室使用,烏茲別克叫Atlas,在日本是Kasuri。它是結合紮染與編織的技藝,雖在紮染後,織線已能呈現圖案的大概模樣,但事前小心設計及過程中的調整都需投放很大心機。
綠匯共學:編織綠旅人分享會、藤編杯墊網上工作坊
日期:3月21日、28日
文˙ 曾曉玲
{ 圖 } 曾曉玲、受訪者提供、網上圖片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林曉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