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了兩個女兒後的林嘉欣,身兼多職,除了是母親、演員,還搞藝術展覽、出版兒童書籍⋯⋯去年十二月,她更跟隨宣明會探訪非洲烏干達難民營,希望向港人展示戰爭的禍害及難民的需要。這位星媽不只對家庭有愛,更不忘關心世界,傳遞大愛訊息。
*林嘉欣:「身為母親,我在難民營見到脆弱的小孩和婦女時,心就更覺痛。我希望所有難民可以盡早重建家園和社區,有瓦遮頭,走出貧窮。」 *
靚媽化身實地記者
外形嬌滴滴的嘉欣,其實是個堅強、很有個性的女人。今次獲宣明會邀請,探訪住了超過一百萬南蘇丹難民的烏干達,她完全無懼難民營鄰近戰區,二話不說便答應了,反而是丈夫袁劍偉(Steve)擔心行程,但最後嘉欣說服丈夫同行,放下女兒,揹着背包,夫婦二人一起出發,開展了四天烏干達之旅。
此行花了一整天時間,轉了三程飛機,才到達烏干達Arua難民營。這是嘉欣第一次走進難民營,丈夫負責拍片,而她則化身記者,一邊用即影即有相機拍下實況,一邊走訪當地的難民家庭,在親眼目睹、親耳聽到的情況下,令嘉欣當時做了一個決定:「我在非洲『饑饉30』,是希望親身體驗難民捱餓的滋味。雖然身邊工作人員曾勸告,但我只想做認為對的事,用實質行動支持難民。」
愈心痛 愈感恩
回想起在烏干達完成「饑饉30」,嘉欣現時仍難掩那分激動心情。「完成那刻,我在想:世界真的很不公平,為何會這樣?很多小孩因戰亂失去父母、家園、上學權利,並且沒有乾淨水、乾淨空氣,由於我是母親,所以感受更深,同時亦很感恩自己有乾淨水飲,有瓦遮頭。」
嘉欣坦言,很多人對難民有誤解,覺得他們到處乞食、做黑工、搶當地人飯碗,但她來到烏干達,發現事情不是想像般。
「我也驚訝,難民的英語水準很好,他們離鄉別井不是為了經濟原因,而是因戰爭危害到人身安全,所以離開家園,開始過流浪生活。其實,不少難民在南蘇丹有學歷、有工作、有屋、有車、有樓,跟我們一樣,我們有的東西,他們也有,只不過是戰亂,一夜間失去所有。最深刻是跟他們聊天,發現他們生命力很強,沒有因戰亂而打擊了尊嚴,也不用我們可憐,只是大家不要遺忘他們就足夠了。
「他們一句怨言也沒有,所以,過着正常生活的我們,有甚麼好怨呢?我不會說我們比難民幸福很多,但我們要對一切感恩。」 嘉欣認為,居住在香港,就像住在一個框框內,我們不知道烏干達正在發生甚麼事,所以希望透過今次攝影展,讓大家更了解難民的故事和需要。
亂世出真情
林嘉欣今次與丈夫Steve一同見證難民營的情況,直言非常難得,並從而增進了夫妻之間的感情。「我們都被難民的故事深深感動,當中有一個十四歲的男孩,與父母失散,帶着三個弟弟來到難民營,遇上了家鄉的鄰居媽媽,她腹大便便,另外還有三個孩子,但她依然願意助養這四兄弟,難民助養難民,令我看到亂世中有人情有愛,因而觸動了我倆。他們的故事令我們的心靈豐富起來,看事物的眼光也更加廣闊。」
在難民營,嘉欣親身聽到無數骨肉分離、生死攸關的故事;不少難民沒有水、沒有糧,走了數天才走到難民營。「更有不少孩子看到爸媽被殺,或被極端分子捉走,對我來說,這一切都無法想像,太震撼。」
享受多重身份
生活上,林嘉欣擁有不同的角色和面貌,既是母親、妻子,亦是演員、藝術策展人等,她最享受哪一個角色?「我最享受能夠表達。我很幸運,作為演員,能嘗試不同角色,透過這些角色探索另一個人的情感世界;至於策展人,是自己的興趣,由概念至籌備,也一手一腳去做,都是我喜歡的事情。」
至於母親的角色,當年誕下大女兒後,她曾當了五年全職媽媽,嘉欣自言,小孩子令她有很多啟發。「我很樂於帶小孩,喜歡觀察她們。見證她們成長時,孩子對生命、人與事都很好奇,那種觸感很細緻。」她還記得,飛往烏干達前,為了安頓好大小女兒的心,出發前三星期已向女兒每晚簡單講解非洲之旅。
「七歲的大女兒問了我一個問題:『點解媽媽去幫人?』」看似簡單的問題,卻難以三言兩語回答,令嘉欣頓時語塞,一時無法反應。「我想謹慎地回答她,所以最後我臨出發前,寫了一封信給女兒,回答說:『因為幫人是人的天性』,也希望她有能力就幫助別人。」
不做怪獸家長
據聞林嘉欣在媽媽討論區很受歡迎,因她對女兒採取自由發揮的教育方式,很有自己一套。如今次烏干達之行,回港後,她也第一時間跟女兒分享照片和錄影,用淺白的言語交代所見所聞,總之,她不想將自己的想法和期望,強加於孩子身上。
「我不會將難民營的事情斷定對與錯,會給她們open answer,讓她們自己思考,待女兒再年長一點,希望可以一起同行。」
嘉欣認為,與小孩子的溝通方式,應自由開放,給他們空間觀察、想像及創作,她並分享了日常一些女兒純真可愛的片段。「有一次在家中,看見當時只有兩歲多的女兒伏在地上,原來她正跟曱甴說話,我看見她在玩,很有趣,因曱甴似乎真的在跟她互動。當我跟她說要出門了,她就跟曱甴說bye-bye。」
嘉欣坦然,人長大了,自然對人對事產生防衛心,但小朋友很純真,她亦因而深受啟發。「孩子豐富了我的生命。」
子彈無眼 戰火無情
去年十一月,林嘉欣在烏干達北部Arua時,在難民營派糧、在兒童天地與孤兒共舞、聆聽難民的故事⋯⋯並且用即影即有相機,記錄了這些難忘的事物,編成了限量印製的手工書《流徙烏干達》,扣除成本,收入全部用來捐助宣明會的難民救援項目。
與此同時,她和香港世界宣明會總幹事Kevin當時在難民營所拍的照片,較早前並做了個展覽,攝影展中,有一幅很吸睛的東非民族色彩Kanga布,上面寫上烏干達土話斯華希里文"Vita Havina Macho",意謂"War is Blind"。
嘉欣:「這條題很簡潔,直接表達出子彈沒有眼睛,但威力卻很大,希望藉此喚起大眾關心戰亂對難民的影響。」
photos by Hakka Yip
coordination by tsui yi
makeup by Will Wong hair by Hin Wan l
ocation@House by Kubrick, Movie Movie Cityplaza
叮小希 小編,好女人也不一定是大眾女神
2018年04月23日08:12
99 比你咁樣一吹…當堂覺得好造作😒
2018年04月23日09:42
seamkeay40 Good, well done !
2018年04月23日11:37
鍾雄頭 您是天使化身
2018年04月23日12:44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