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阿步(浪漫巡山員)
圖片 : shutterstock
至今在山上所遇過的山難,多數是輕忽爬山這項運動──裝備不足、誤信標示不清的捷徑、沒準備離線地圖,還有最有問題的──網路自組團。
或許是一切來得太快,在大家都還沒有準備周全就踏上這片陌生的環境,再加上網路傳播快速,很多人就開始當起伸手牌,而不去認真做功課,好像網路上得到的知識都是正確的。
現在這年代的網路真的是一把兩面刃,很多事情可以方便解決,但便利的同時,有人有想到背後的問題嗎?
在網路上問東西是否好用,能立刻得到答案。問時間、天數,很多高手也回答得輕鬆自在,就連找隊友、分擔車資,網路也能快速地找到對象,甚至我都覺得這比各種交友軟體找對象還來得迅速。
但在這便利、快速的同時,大家忽略了什麼?當然是最根本的「安全」。
爬山如果沒有安全回家,我們做了再多的第一名,最後也都沒有用,所以之前在出各種勤務的同時,前輩都會說:「爬山沒有第一。只要安全回到家,都是第一名。」
大喊搜救對象的名字
我曾經在某個假日巡視,那是風和日麗的好天氣,讓人騎車都會笑。我跟每個遊客宣導入園須知都氣氛祥和,忍不住要對天大喊:「老天爺,你看看,今天終於一帆風順。天氣好,精神好,民眾各個學習情緒高!我出運啦!」
但一回到工作站,準備休息、煮晚餐的時候,工作站的電話頓時響起。我內心的小劇場開始上演,應該是打錯電話吧?可能是主任打來關心同仁有沒有吃晚餐吧?派出所所長要找我去那邊用餐吧?
但事情偏偏就是跟自己想的一樣――搜救。都已經幾點了?晚上六點!六點啊!我剛煮完飯,準備好好享用時,電話就打來了!我放下手中的碗筷,跑回房間,整理搜救物品,準備出發去救人。
一到了搜救現場,消防與員警已經抵達。稍微詢問失蹤人員的特徵以後,我就隨山搜人員一同前往救援。
夜晚的森林萬籟俱寂,唯一打破這片沉默的,就是我們大喊搜救對象的名字:「喂,XXX,有聽到嗎?」但仔細聆聽了一段時間後,就又回到我所認識的沉默之森。拜託,發出一點聲音都好。我的內心這樣想著,但傳回來的都是我們空虛的回音。
當搜救這條任務開啟的時候,每個人都變得異常的神經質。平常沒在看推理漫畫的我,那時候也要開始推敲一番――
這條路徑不是獸徑,應該是人走過的。
這裡的樹枝有被砍過,還是被折過,應該是有人走來這裡。
這裡的地勢太陡,你確定被搜救者會走過來嗎?該不會失足、滑落下去了吧?
正當大夥人馬開始研議是不是要用垂降方式下降到懸崖邊,去尋找失蹤對象的時候,有人又不甘示弱地大喊對方名字,此刻,寧靜的空氣突然傳來一絲絲微弱的聲音……「喂~~~在這邊~~~」那聲音微弱到如果隊友突然放了一個響屁,我想我們就會跟那聲音徹底錯過了。
找到人了!!不需要垂降了!!此時的我們,發狂似地用盡各種聲音不斷呼喚對方的名字,希望僅存的一點線索不要斷去。
救援對象平安,比什麼都重要
等我們終於尋找到搜救對象,那是一名約五六十歲的中年人。
我們問他:「有沒有聽到我們的喊叫?」
他說:「有!」
「那怎麼沒回應我們?」
救援對象有氣無力地說:「手機沒電,然後又不小心睡著了。等到醒來的時候,好像有聽到有人在叫我的名字,才又爬起來。」
聽完以後,我們不知道是要哭,還是要笑。發生意外當下還能睡著,到底是心臟很大顆,還是很傻?實在不知道,但搜救人員心裡的石頭終於能放下了。救援對象平安,比什麼都還要重要與寶貴。
平常在山上,偶爾也會發生山難救援。有時候,半個小時即可發現救援的對象,但有時候,尋找了半天,都還找不到。
印象最深刻的是有一次從晚上六點搜救到凌晨兩點,那時被搜救的對象在暗夜裡聽到我們的聲音,他揮舞著手上的爐頭,興高采烈地歡呼、迎接我們。不過,被搜救者比搜救者還要有精神,我也是第一次看到。
當然也有很多例外,執意來山中尋死的,無論再怎麼簡單和單純的路線,你就偏偏找不到他。
還記得有次轄區有一位婦人騎車前往山上,監視畫面都拍到人與車,但之後呢?那位婦人至今還沒被找到,她好似就這樣神隱到山林裡。
婦人究竟去哪裡了呢?每次想起這件事,我都會在心中問自己這個問題。
網路揪人爬山,非常危險
撇除自殺不說,至今在山上所遇過的山難,很多都是輕忽了爬山這項運動――裝備不足、誤信標示不清的捷徑、沒準備離線地圖,還有最有問題的――網路自組團。
「請問X月X號,有人要一起爬玉山嗎?」「缺一、缺一,補齊後就不再開,機會難得。從七雄到白菇,夢幻路線,歡迎挑戰。然後需要一起分擔車資。」上面是時常在網路上看到的徵山友的訊息,不外乎就是分擔車資、分擔重量,但彼此都不認識,每個人的體能與能力在哪裡都不清楚,就傻傻地上了車。等到發現問題的時候,基本上都是被廣大網友轉發到靠北登山站或登山情報站之類的山類粉專,但那可能已經都來不及了。
為什麼網路揪人非常的危險呢?我們有時連自己認識的隊友,可能都無法完全掌握隊友的身體素質與狀況了,那麼更何況是不認識的人,而你又如何肯定你可以信賴對方呢?
所以其實每次網路揪團,後來聽到的都是A女被B男丟包,因為彼此不認識。或是C男發現D男的腳程太慢,然後因為不是朋友,只是﹁網路上揪團的﹂,所以我不用去照顧你,結果D男體力不支,然後遇到山難。最後這責任歸屬難以界定。
爬山環環相扣,一步錯,步步錯
為何前文提到不要把自己的生命掌握在別人手上?因為爬山其實都是環環相扣的,一步錯,步步錯。從一開始的找隊友,本來以為可以依靠,卻發現隊友可能比自己還需要被照顧,或隊友是個自私自利的人。
其次,對於環境完全不瞭解,以為爬玉山跟爬觀音山的等級是一樣的,所以沒有準備離線地圖,更不用說會不會看地圖了。
保暖衣物沒有帶,頭燈也沒有準備,結果一天的行程走不完。天黑以後,慌張亂走,手機的手電筒打開,既照不清楚路面,也消耗手機的電力,這又讓自己的風險攀升。
最後,網路找來的隊友對你說:「我跟你沒有關係。我們只是網路上相揪、分擔車資而已,根本互不認識。」
所以每一個環節都是緊緊相扣,要是能做好每一個準備,相信今天的命運就會大不同。
二○一九年開放山林,二○二○年新冠疫情大爆發,民眾因為不能出國,所以全部都走向戶外,但因為山林教育還未在大家的心裡生根,於是救難人員疲於奔命,後來又逢大旱,我們對於用火及無痕山林的常識,付之闕如,於是又導致多場森林火災,也讓我們為了救援流汗流血、奔走四方。
如果真要尋找罪犯,不如說是每個民眾都太過依賴政府,出了事,都要政府負責承擔,於是本來政府的美意也變成惡意;從先進國家慢慢地被民眾批判,漸漸地變成先「禁」國家。
開放山林是種美意,但沒有完善的教育以及配套就會形成惡意。人民從事山林以及戶外運動是美意,但不瞭解自身安全以及學習戶外知識,最後出事了,要政府負責或希望國賠就變成惡意。我們與政府都是懷著惡意以及善意的人。
海耶克曾說:「通往地獄的路,都是由善意鋪成的」。
因此,我將以前遇過的問題,以及我上山準備的經驗整理出來,希望大家出入山林時,做好準備,也能為自己負責。
十點爬山須知
一、 開始規劃行程,確認好所有的路線資訊。包括車程時間、登山口位於哪裡、步道里程多少、路線上是否有水源、紮營點所在能搭多少帳篷、天數安排是否恰當。
二、 行程規劃完成以後,準備裝備。頭燈、無線電、GPS、指北針、保暖衣物、離線地圖或是紙本地圖、行動水源以及行動糧食、小刀、打火機以及備用電池是否都備齊了。
三、 出發前務必確認好天氣。除了手機APP的顯示外,別忘記去看中央氣象局的一週內天氣變化。如果近期有颱風登陸,謹慎評估行徑途中是否會遇到風雨。除了颱風前不要上山以外,風雨和地震後的一個禮拜也不要上山,因為有些泥土吸收雨水,再經過曝曬以後,地質會變得更容易坍方,所以很多根系不穩的大樹與地質都很容易在這時候倒塌。
曾經有一次颱風過後沒多久,遊客上山遊玩,明明是好天氣,卻不幸被突然倒下的大樹壓死。
四、 遇到迷路時,千萬不要慌張,待在原地等待救援,千萬不要亂跑,這樣搜救人員不但容易找不到人,你也浪費僅存的體力。
更要記得,如果經驗不足,千萬不要下切溪溝、溪谷。因為台灣的地勢年輕,地形還在成長、變動,我們的溪流往往都是陡峭地形,當很專注地尋找水源時,常會演變成下不去河流,但也回不了原來地形的窘境,所以很多遺體被發現時,基本上都會在這種不上不下的地形。
必要的時候,記得要生火,這更容易讓搜救人員知道你所在的位置,並且可以保暖。
五、 做好登山計畫,詳細地告知你今天要去爬哪一座山,路線是哪裡,幾號回家。務必設定好山下的「留守人」,這絕對不是緊急聯絡人那麼簡單,留守人必須要懂百岳行程,知道隊伍發生意外時,到底該如何聯絡搜救人員。爬的山是百岳,還是中級山?不要不小心讓自己走的山變成「終極山」而一去不復返。
六、 網路興盛,在社群軟體號召爬山愈來愈多,但每個人的體能、狀況不一定,有什麼病情,我們也不知道,所以時常發生人員體能不足被丟包。
一加一不見得會等於二,甚至有可能變成負數。很多人失蹤與死亡,很多時候也跟不認識的人組成自組團有很大的關係。
七、 切記,千萬不要落單。海軍陸戰隊有句名言,「戰場上絕對不會拋棄自己的弟兄,無論環境多麼惡劣」。就跟爬山一樣,既然有緣在同一隊了,那就是我的夥伴與同袍。
不要執著攻頂,如果隊伍裡有一名成員的身體出現狀況,記得隨時做好同進同出的打算。
八、千萬不要獨攀,除非你能承受更多的風險與意外,再來考慮是否獨攀。
九、 記得學會好等高線判讀與地圖判讀,不要出門以後南北方向看顛倒,溪溝與稜線看顛倒,雪山跟大雪山覺得都一樣,這些都是不該犯下的錯誤。
十、 帶著愉快、輕鬆並且尊重大自然的心情踏入這片森林,並記得,山永遠都在! 今天沒成功,我們還有很多補考的機會。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用新觀點活出成熟態度,點我追蹤幸福熟齡IG
(本文摘自《浪漫巡山員:從海拔0到3000公尺,熱血堅毅的台灣山林守護者》 ,寶瓶文化出版, 阿步(浪漫巡山員)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