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預防早發性大腸癌 哈佛研究:維生素D有幫助

康健雜誌
更新於 2022年07月20日04:45 • 發布於 2022年07月20日04:45 • 出處/康健雜誌 文/葉懿德 圖/photoAC
預防早發性大腸癌 哈佛研究:維生素D有幫助

大腸癌已蟬聯多年十大癌症之首,過去大腸癌多發生在50歲後,但現代人飲食西化、生活飲食型態不佳,恐導致早發性大腸癌比例增加,如今最新研究指出,攝取足夠的維生素D,有助降低早發性大腸癌風險。

近年來罹患大腸癌的人數不斷增加,推測可能與國人生活習慣有關,例如肥胖、飲食習慣不正常、抽菸飲酒等,甚至近期也有研究發現,嗜喝含糖飲料也會增加罹患大腸癌風險。大腸癌的早期症狀和多數腸道疾病類似,如排便習慣改變、糞便帶血、糞便有黏液、體重減輕等,不易區分,因此通常會建議50歲以上民眾定期進行大腸鏡篩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但值得注意的是,美國國家癌症研究所(NCI)報告稱,自1990年代以來,50歲以下人群的大腸癌發病率幾乎翻了1倍,去年年僅43歲的漫威超級英雄電影「黑豹(Black Panther)」主角查維克.博斯曼(Chadwick Boseman)也是因為大腸癌病逝。根據我國衛福部統計,從2000~2014年,20~39歲的癌症新增人數成長率就超過15%,且部分癌症有年輕化的趨勢,大腸癌就是其中之一。

「相較美國,台灣目前飲食西化程度較低,雖然目前還沒有發現50歲以下大腸癌比例明顯增加,但依現在年輕族群的生活飲食習慣,未來10~20年早發性大腸癌比例恐會明顯增加,」新光醫院家醫科醫師柳朋馳指出。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圖片來源 / photoAC)

早發性大腸癌該怎麼預防?維生素D是關鍵

愈來愈多研究顯示,維生素D和大腸癌死亡風險間存在關聯,至於維生素D和早發性大腸癌有無關聯,討論度較低,因此美國哈佛陳曾熙公共衛生學院(Harvard T.H. Chan School of Public Health)和美國波士頓黛娜法伯癌症中心(Dana-FarberCancerInstitute)研究團隊,以《護士健康研究II(Nurses’ Health Study II)》中9萬多名女性為樣本,進行長達25年的追蹤,探討維生素D攝取量和早發性大腸癌之間的關係。這項研究發表在《腸胃學(Gastroenterology)》期刊。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研究團隊發現,只要攝取足夠維生素D,有助降低早發性大腸癌風險,且在飲食中攝取較多維生素D的受試者,大腸內有瘜肉的機率也較小。事實上,過去已有許多研究發現維生素D有助防癌,「有大量的實驗室數據表明,維生素D可能具有抗癌活性,」研究共同資深作者、美國波士頓黛娜法伯癌症中心臨床腫瘤科醫師吳金敏(Kimmie Ng)指出,每天攝取300 IU(國際單位)以上的維生素D,也就是相當於喝下3杯240毫升牛奶,和早發性大腸癌的風險降低約50%有關。

不過柳朋馳則提醒,研究屬於觀察性研究,並沒有明確的因果關係,「從這樣的研究結果,有一種可能性是因為維生素D多從日曬及飲食中攝取,維生素D攝取量高的人可能本身就是飲食均衡、會去戶外運動的族群,相對來說生活飲食型態比較健康,自然連帶降低疾病發生風險,不過維生素D的確對於免疫系統、黏膜保護系統有幫助,且國人普遍維生素D攝取不足,因此民眾仍可以透過飲食、日曬攝取。」

維生素D中,以維生素D2和D3對人體特別重要,通常可以透過日曬,人體會自行合成維生素D3,但如果日曬不足則需要從食物攝取,維生素D2的食物來源以植物類為主,而D3的食物來源則以肉類為主。

植物來源包括黑木耳以及菇類(香菇、洋菇或蘑菇等),動物來源包括鮭魚、秋刀魚、吳郭魚、鴨肉、雞蛋以及豬肝等。值得注意的是,若是想透過補充劑攝取維生素D,由於維生素D屬於脂溶性,容易溶解於油脂中,因此在飯後服用的吸收效率遠高於空腹攝取。

柳朋馳表示,可藉由抽血檢驗維生素D血液中的濃度,來了解自己身體維他命D是否足夠,及是否需要使用補充劑,通常血液中維生素D濃度必須最好介於30~40ng/ml之間,不過除非是有骨質疏鬆,或是負責轉化維生素D的肝臟和腎臟功能不佳等情形,一般民眾透過日曬或飲食補充即可。

做好5件事預防大腸癌找上身

想要有效預防大腸癌,柳朋馳指出,最好現在就開始改變生活型態與飲食,避開風險因子:

● 少吃紅肉、加工肉類

● 多攝取高纖蔬果或全穀類,避免便秘

● 保持健康體重,避免肥胖

● 避免久坐、多運動

● 不抽菸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她每天喝手搖飲…不到30歲就得乳癌!醫嘆:還可能得大腸癌、胰臟癌
中天新聞網
性趣激昂不同調!尪晨勃吐口水「潤滑」妻淚喊「只是洩慾工具」
中天新聞網
小雪兒關注組|疑遭虐待受創小雪兒最新情況曝光:腦部大面積萎縮壞死、所受傷害直接摧毀一生(持續不斷更新)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一直以為在地震!36歲女頭暈、嘔吐 就醫才知竟是「耳石脫落」惹禍
中天新聞網
14歲國中妹慘罹糖尿病!天天吃「3顆車輪餅」...媽診間自責爆哭
中天新聞網
不要再隨便坐!撐起腰背臀靠 1 招,就能維持 4 大健康好處
Heho 健康(台灣)
快訊/「新東南餐廳、美廉社」都上榜!北市抽驗「禽畜肉、雞蛋」7件違規
中天新聞網
花30萬開腰椎手術!骨釘全打滿「下肢仍無力」醫一看:開錯地方了
中天新聞網
保持精靈|早上10個習慣阻截退化 頭腦更靈活
am730
禁欲後愛愛會更強?英研究指出:男性禁慾超過6天「畸型比例增」
中天新聞網
長輩動起來!5大高齡族運動 廣場舞受歡迎愈活愈年輕
NOW健康(TW)
立夏喝「玫瑰茶飲」安神養心!中醫:多吃黑木耳、蓮子
中天新聞網
正念有助於減低焦慮、壓力 5個小方法輔助效果加乘
台灣健康醫療網
影/知名物理治療師「三個字」曝光2個身體求救訊號 跟著做4個動作馬上重返健康
中天新聞網
感冒還是腸胃炎?一圖看懂症狀差異和好發時節
康健雜誌
你中了嗎? 10 大職場高風險生育危害 航空、餐飲、醫療業都入列
Heho 健康(台灣)
肌少症恐致骨折 預防5招增強肌肉健康
台灣健康醫療網
「長女症候群」讓人早熟、高壓,你中了嗎?10大徵兆檢測
康健雜誌
【米粉大分析】純米粉與調合米粉有分別!營養師解析營養、口感及選擇技巧
Health Concept
外食族注意!塑膠容器「只有5號」耐熱溫度相對較高 可微波加熱
中天新聞網
疫情急升大流行中!小心腸病毒感染變重症 醫示警「5歲以下是高危險群」
中天新聞網
體重突然下降不要高興太早!醫表示:可能是身體「這些」地方出問題
Heho 健康(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