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芒種將近!注重「除溼與消暑」中醫大推:四神湯、酸梅湯取代手搖飲

中天新聞網
更新於 2024年06月01日05:00 • 發布於 2024年06月01日05:00

健康中心/綜合報導

6月5日是節氣「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九個節氣,預告著夏日天氣逐漸炎熱。「芒種」代表:進入夏日至此時節,稻穀已經結實成「種」,而且榖粒已長出細「芒」,因此稱為「芒種」。

「芒種」是二十四節氣中第九個節氣,預告著夏日天氣逐漸炎熱。(圖/馬光醫療網)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俗話說:「芒種夏至天,走路要人牽。牽的要人拉,拉的要人推。」芒種這個時節,正值氣溫升高的午後雷陣雨季,空氣中瀰慢著悶熱濕氣,加上汽機車與冷氣排出的熱氣,導致人體的汗水與體熱排散不暢,因此我們經常會感覺到容易睏頓倦怠,好像怎麼睡都睡不飽,四肢也都重重的,不僅疲乏無力,還會感到食慾不振,飯後腹脹與腹瀉,頭皮及臉上容易出油,身上也爆出濕疹、痘痘。

芒種的節令養生注重:除溼與消暑,中醫透過氣功導引八段錦、穴道按摩、中藥茶飲、飲食補水,可以有效清除脾胃濕熱、解暑養心。

清除脾胃濕熱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中醫認為,五臟中的脾,有運化體內水分溼氣的功能,同時脾也主導人體四肢肌肉。所以一旦體內、外濕度太高,會阻礙脾的除濕效率,我們就會特別容易感到四肢無力、精神倦怠、腹脹與腹瀉,甚至還會冒出濕疹痘瘡、連舌苔都黃黃厚厚刷不掉,即使刷掉又會再長出來。

  • 藉由四神湯與酸梅湯取代含糖手搖飲

這時候,我們不是要減少飲水量,反而是要多多補充水分,來代謝體內陳舊的濕氣。沖泡中藥茶飲一方面可以補脾胃之氣、加強除溼利水,另一方面用來取代添加高鹽味精的湯品、含糖冰涼的手搖飲,加上簡單的穴道按摩,讓處於濕悶夏天的身心,可以更加舒爽。

市售四神湯(不含酒)、酸梅湯都是很好的夏日飲品選擇。(圖/中天新聞)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市售四神湯(不含酒)、酸梅湯都是很好的夏日飲品選擇。

酸梅湯材料:烏梅20公克、山楂15公克、陳皮10公克、荷葉10公克、洛神花10公克,加1500C.C.水煮沸,轉小火再煮15分鐘,可加入適量冰糖,放涼可以茶代水飲用。適用於夏季流汗量大、易長痘瘡,伴有腹脹、消化不良、食慾不振的族群。

  • 穴位按摩幫助代謝濕氣

按壓足陽明胃經的足三里穴、上巨虛穴、豐隆穴,至出現痠脹感;反覆輕輕畫圓揉按肚臍周圍,以及任脈的中脘穴,可舒緩腸胃不適,並幫助身體代謝掉多餘的濕氣。

養心解暑

當遇到夏季酷暑,讓人感到心浮氣躁、情緒不安的時候,可選擇入心經的紅色食材,像是補心氣、養心血又可助眠安神的--紅棗來沖泡或是加入菜品中,能安定煩躁的情緒。其他像是山藥、秋葵、蓮藕、蓮子、木耳,一方面能清走腸胃熱氣,一方面又可以養護脾胃,也是很好的夏日食療選擇。

夏季酷暑可選擇像是補心氣、養心血又可助眠安神的紅棗來沖泡。(示意圖/pixabay)

在夏季適量吃些寒涼性質的瓜類、豆類,像是苦瓜、絲瓜、西瓜、小黃瓜、綠豆薏仁,也有去火、解毒的功效。需注意的是:當皮膚過敏時,應避免酒類、烤炸辣,也應暫時避免食用當季許多屬性偏熱性的水果,例如:鳳梨、榴蓮、芒果、荔枝等,以免加重皮膚的發炎反應。

  • 按摩「百會穴」、「少衝穴」促進循環

可多按壓頭頂正中央百會穴,與雙手小指頭末梢橈側的少衝穴,來促進全身氣血循環。無時無刻都可以按壓百會穴,除了可緩解頭痛、止暈,還有提神醒腦、促進頭皮新陳代謝的功效。特別的是,體內濕氣較重的人,按壓百會穴時,會覺得頭頂痠脹感特別明顯。

多按壓頭頂正中央百會穴,與雙手小指頭末梢橈側的少衝穴,促進氣血循環。(示意圖/pixabay)

位於小指頭末梢橈側、指甲邊邊的少衝穴,是屬於心經的穴道,平時常常輕柔按壓,就可起到保健心臟血管的功效。 將手指伸直,掌心朝下,以拇指及食指捏住另一手小指兩側,力道輕而重反覆多次,早晚各一次,每次三分鐘,可以調整自律神經及內分泌,安定身心、緩和情緒。

  • 透過氣功導引健脾除濕

中醫氣功八段錦中的「兩掌托天,理三焦式」,可透過肌肉四肢的屈伸、筋骨的鬆緊,達到引導氣血流通輸布全身,有助於生發陽氣,更有益氣養心,健脾除濕的效果。(馬光醫療網)

文章授權轉載自《馬光醫療網芒種節令養生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喝咖啡助長壽!研究證實:早上喝最有效 死亡率降16%
中天新聞網
烹調方法或流失營養 三文魚點煮最健康?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危險食物】媽媽分享省時妙招 27份三文治一次整曬 網民驚呆 抨擊「仔女需要新鮮食物」!
MamiDaily
婚後回歸被說變圓潤?泫雅曾因過度減肥暈倒,公開健康飲食菜單:誰還在乎那幾公斤?
TopBeauty
只是胸悶、喘不過氣,竟是「猝死」前兆!48歲婦「開心」搶回一命,3症狀出現是警訊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癌細胞最怕吃錯糖! 這種「糖」讓膀胱癌細胞自爆焦亡
NOW健康(TW)
醫示警「4類藥物」恐影響血糖亂飆 感冒藥也上榜
中天新聞網
吃素、斷食「餓死」癌細胞?肺癌權威陳晉興推「精準營養」解迷思:治癌如馬拉松,吃好、吃對更重要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每天一杯奶昔!添39%失智症風險 10款無糖飲報你知
中天新聞網
對抗失智症,一年藥費竟高達82萬!我們平時多做4件事,降低阿茲海默率,不就省下一大筆錢?
幸福熟齡(台灣) ╳ 今周刊
老師墜樓事件震驚校園 專家教家長4招安撫孩子情緒
台灣健康醫療網
喝一口快樂天堂、喝完後成癌化墳場! 醫細數4大有害飲品
中天新聞網
50歲婦人罕見漂浮血栓突發中風 醫曝成功康復3大關鍵
NOW健康(TW)
新冠疫情仍持續上升!上週近萬人就醫 增34例重症
中天新聞網
家有異味快退散!網友推6大除臭妙招 毛孩家庭也受用
NOW健康(TW)
她月經不來又發福…確診多囊性卵巢!不治療恐成糖尿病
中天新聞網
十分之一新生早產  醫:與晚婚育、人工生殖與壓力有關
台灣健康醫療網
茱麗葉高階乳房醫學中心優雅誕生 溫柔守護乳癌病友
台灣健康醫療網
【靚太瘦身】鄭秀文公開飽肚增肌健身健康餐 縮水湯7日縮細一碼 全城瘋傳
MamiDaily
【蚊】夏天想享受陽光又擔心蚊叮蟲咬?教你幾招解決「惹蚊」困擾
高燒 Gofever
早餐吃對蛋白質!研究:全天持續燃脂還能降血糖
中天新聞網
「這次要高潮」台大醫性侵女患 公布身分?衛福部:研議修法
中天新聞網
【疣vs雞眼】小朋友腳底長硬物究竟是疣或雞眼? 做好幾件事保護足底健康!
MamiDaily
肩頸疼痛接近左側、疼痛感尖銳 當心恐是心肌梗塞前兆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