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王聖華/任林教育基金會諮商中心副所長
圖片 : 取自狄鶯臉書、達志(示意圖非當事人)
近期藝人孫鵬與狄鶯的獨子孫安佐,再度因脫序行為躍上新聞版面,先前他在美國犯下恐怖威脅罪入獄,近日又爆出在泰國擅闖民宅被逮,一度被送進精神病房。
先後2次事件,母親狄鶯都親赴當地營救,但隨後卻爆出孫安佐被下蠱、遭爸媽強迫喝符水等情事,引發不少人討論狄鶯、孫鵬與孫安佐的親子狀況。
其實過去狄鶯就曾在臉書提到,兒子孫安佐到美國讀書,是她最痛的一天,「心就像被掏空」!對此,音樂人許常德曾表示,「這樣的愛已經是生病了,當一個人愛一個人心會空掉、會心碎,當孩子做錯一件事就會失去理智、崩潰,這是很危險的訊息。」
成為父母,是一輩子的事情,面對孩子長大,曾緊握的那雙手究竟該如何放下,才不會成為「以愛為名」、綑綁彼此的枷鎖?
(原文刊載於2023/4/11,更新時間為2024/6/3)
親子關係一直以來都是一個熱門議題,但大部分的討論常聚焦在年輕父母與學齡孩子的關係,如3C世代父母教養,以及如何與孩子的情緒相處等等。但成為父母,是一輩子的事情,許多40至50歲左右的家長,對親子關係也有很多問號、矛盾與卡住的難關,其中一點就是孩子離家之後的空巢期。
特別是母親經歷十月懷胎、哺乳等過程,加上許多女性產後選擇回到家庭照顧孩子,與兒女有著更親密的依附關係,生活重心就是孩子的成長,孩子就是媽媽的一切。這些付出的心力跟時間,都會加深與孩子的親密與連結,因而在孩子長大離家時,媽媽的角色更加容易產生「被拋棄」的感覺。
「我的孩子搬出去住了,看著他長大,我應該要感到開心啊!但為什麼我好難受?」
「我知道小鷹最終都是要展翅高飛的,這也是我對孩子最深的祝福,但為什麼我就是沒辦法放手?」
「孩子都結婚搬出去好幾年了,孫子都有了,但他原本的房間我還維持著不作變動,但我又好想要好好的整理家裡空間,我是不是病了?」
這些熟齡爸媽的話,都在表達著「我人生的重心消失了」、「我該怎麼辦」、「我好失落」的空虛、無意義感。
爸媽的職責在養大孩子,但當孩子離家之後,人生也同時失去了方向跟意義。
分離會產生焦慮,不獨獨發生在年幼的孩子身上,事實上隨著兒女成人離巢,加上突然的孤單、寂寞等,都會讓親子關係產生緊張。
心理師提供幾點生活中的覺察練習,協助新手空巢期父母們穩定自己,減少失落跟被遺棄感,才有機會讓人生好好繼續,過好自己的第三人生。
1、了解孩子是獨立的個體,同時也是我們血脈的延續
我們從出生開始,也會在逐漸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地與照顧者分開,漸漸成為一個獨立的個體。但就算孩子長大了,你們的血脈仍然連結著,這是不會變的事實。
2、覺察自己的情緒
長大的孩子逐漸與父母的想法有所差異,父母會有各種複雜的情緒例如難過、生氣、寂寞等等。這些情緒都是正常的,覺察自己的情緒,可以幫助自己開始身心穩定。
3、選擇相信孩子
當孩子離家,有些父母會產生強烈的不安全感,那或許是一種擔心,擔心孩子無法好好照顧自己,因而抓著孩子不放。相信孩子已經有可以照顧自己的能力,是增進彼此關係的重要基石。
4、找到生活的重心
從孩子出生,爸媽的生活重心是就圍繞著孩子。現在孩子已經可以自己照顧自己,爸媽們也能開始重新拾起以前想做,但沒時間、沒精力做的事情,讓自己的生活重新燃起屬於自己的熱情。
關係是互相的,這些心情跟行為模式都很正常,如果你也正在經歷空巢期,我知道這個階段真的很不容易。生活中的變化一定會產生許多情緒,有好多東西在醞釀、調整,有很多心情需要整理、需要通過,但不變的是父母對孩子的愛。
而讓愛可以流動的方式,就是我們每個人可以活出屬於自己的人生,父母穩定了,孩子也會穩定。
任林教育基金會以「愛、覺察、陪伴、成長」為核心,規劃:愛家社區學習計畫(讀書會共學團體)、任林學苑、諮商輔導、愛的運動、線上學習、出版等6項方案,陪伴個人與家庭成長,達到社會和諧幸福。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