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報專訊】從尖沙嘴站往香港藝術館的途中,一股獨有香味撲面而來,瞬間意會自己已身處K11 Musea商場。香味很容易喚醒對某地方的記憶,不過有關香港與香的故事,還有多少人記得?各大商場常見售賣香薰、香水的店舖,產品大多是進口貨。縱使面對外地競爭與本地消費低谷,港香堂的香藝師鄧皓荃仍堅持本地手工製。他發現不少外國人慕名而來,或許與香文化於網絡傳播有關。常言道要說好「香港故事」,香港的香不正是一個好題材?
內地輸出香文化 海外客來港尋香
港香堂今年4月由柴灣遷往葵芳,設更大的製香工房。讓鄧皓荃意外的是,短短數月已有約10個外國人到訪新工場。「我很驚訝,雖然我的網站有少少英文(和日文),但是我估不到他們會來。」一些日本客人會買線香,而西班牙、美國等非亞裔顧客則會直接買香粉及香爐。雖然鄧沒深究他們認識港香堂的緣由,但從顧客的選擇,他推測與內地文化輸出有關。
在TikTok和X(前稱Twitter)搜尋中國香道相關字詞,會發現有很多相關的短影音(reels)。伴隨古箏音樂,以身穿旗袍的女生削木開始,示範「篆香」步驟。「篆香」是始於唐宋時期的的品香方式,先把篆香印放上已壓平的香爐灰面,然後在篆香印鏤空的位置填入香粉,再拿起篆香印後即可開始焚香。這些片段相信是在內地拍攝,為的是宣傳香文化。不止外國人,鄧皓荃說有些本地學生也是從Instagram看到短影音,覺得有趣才報讀製香班。他教班7年,以前學生大多是看過他的訪問而報讀,現在多因內地香文化宣傳而來。
鄧皓荃會在港香堂的社交平台「扮鬼扮馬」,惡搞歌詞宣傳。看到內地的文化推廣模式,他深表佩服,「漢服(推廣)找一些模特兒穿得很漂亮,然後拍一些『古裝』小影片吸引你」。他去過東莞的沉香文化博物館,有一名年輕女生作香道示範,早於開始前半小時已擺好優雅姿態。無論喜歡與否,這種文化展示確實很吸睛。
港具優勢傳揚中華文化
「香文化對於外國人來說,很神秘、很東方」,鄧皓荃指正如針灸等,外國人也覺得香品很有趣,「現在反而是(流行)東方熱」。鄧皓荃認為,香港始終有語言優勢,外國人在此接觸傳統中華文化,相對易入口。
鄧皓荃一直有意開設英文製香班,曾在一名來港旅行的海外華僑懇切詢問之下,一對一教授如何搓線香,「其實教外國人是很難的」,他說困難並非語言障礙,而是對於香文化的基本認識。就算香港新一代的家中不再供奉祖先牌位,但路過廟宇或會見過香爐,大概知道其功能,香文化一直在社區中。若是外國人,他便要從香爐是什麼說起。
承襲廣東派製香法
說起香文化,香港藝術館正舉辦「尋香記——中國芳香文化藝術展」,展出大量珍貴香具。展覽由香港藝術館與上海博物館聯合策展,惟除了展覽引言兩句文字介紹,以及本地藝術家的3件全新作品,現場未見更多香港元素。據稱香港因種植及販運沉香得名,香城的「香」往哪裏尋?
香港與香結緣千年,自宋朝成販運沉香的港口,其時東莞、香港等地亦有大量土沉香,又名「莞香」。清初遷海復界使本地香業一度沒落,到了二戰後,隨着廣東地區的製香商家南遷,「香氣」又重返香城。
同樣是手工製作用以拜神的竹籤香,香港繼承的「廣東派」做法與遷往台灣的「福建派」便有差異。兩地均會使用淋香法,即把竹枝沾濕後分別淋上楠木黏粉和香粉。此舉可在短時間內大量製作竹籤香,但過程中香粉四散,成本增加,而且拿起來容易掉粉。香港老香莊以貴價香粉製作「靚香」時,會轉用搓香法(又名挪香法),逐支逐支把香膠搓上竹籤(見大圖)。這是台灣少見的製香方法。
有時製香班的學員比鄧皓荃還年長,曾有些婆婆上課時說,以前也見過人這樣搓香。現在一些本地老牌香莊繼續沿用此做法,只是把工序搬上內地工廠。
盼改港人觀念 研發放鬆安神線香
注重家居香氣的人,不少會選擇日本線香,閒時插上一支。鄧展示港香堂本地製的線香產品,外形與日本線香沒太大差異。不過他指出,要留意日本線香產品有否含香精、助燃劑和色素。貼士之一是添加助燃劑的線香,燃點時掉下的香灰會「焫手」。
港香堂的香品堅持天然製作,但鄧說要與日本競爭並不容易,首先要改變港人對日本貨的偏好,不少人甚至以為線香是由日本傳入。他多年前初學製香,奇怪日本網頁所列的不少原材料均為中藥材,反而本地多數只用沉香、檀香。翻閱清乾隆年間編纂的《四庫全書》,原來古方的確用上很多材料,或許只是隨本地香業沒落,香品的研究開發(research and development)減少,「有香聞就算了,裝香(拜神)而已」。
如今鄧皓荃重拾研香路,一邊翻查古書研究古方,一邊學習中藥材的效用特性,將香味革新。嚴格來說,本地製香的競爭對手不止有日本線香,還有近年流行的香薰精油。精油之所以廣受歡迎,除了香以外,亦因其有助提神放鬆。因此鄧研發可作香薰用途的線香,3款最暢銷產品分別標榜放鬆、助眠安神和紓解筋骨疲勞。愈來愈多人講求身心靈健康,有年輕顧客會買香供靜修瑜伽時使用。
在中華文化歷史上,「香」向來不止於祭祀使用。古時文人吟詩奏琴,往往會焚上一爐香,焚香與品茗一樣,都是古人為生活增添風雅的點綴。
鄧皓荃着記者聞一聞以森林香木製成的線香,強調味道不像「拜神香」。其實所謂「拜神香」即是什麼?這位香藝師說是一種混合的味道,一來粗製的香由純木粉、助燃劑與色素製成,甚至加入化學物質,燃點時帶點燒焦味;二來在佛寺常常聞到檀香,人們或許一併歸納成「拜神香」。然而甚少人仔細聞一聞,拆解不同香味。鄧皓荃介紹道,產自海南、東莞、印度和越南的4種沉香,味道各有千秋,如印度檀香會在鼻腔留下花果味。品香與品茶一樣講究,深入研究的話滿是學問。
香的記憶
古人的香道在時代變遷下逐漸被遺忘,面對各方文化的挑戰,保留傳統與創新要尋得平衡。鄧皓荃不止為本地製香業前景憂心,「現在香港整個氛圍都不同了,霓虹光管又拆了,乜嘢都拆晒」。港府推廣中華文化不遺餘力,今年初成立弘揚中華文化辦公室;至於宣傳本地文化,鄧皓荃感覺民間團體要靠自己,「近年大家去旅行、北上,香港像直接被自己人遺忘了」。
疫情時人們被困在港,反而積極尋找本地玩意,例如報讀製香班。有人移民前抽空來到,「香港人嘛,香港做香,(所以他們)特意來學香」。但現在市民紛紛往外跑,北上消費成熱潮。幾年前顧客移居外地,最初還有數張海外訂單,到今年已全數消失。「可能他有他的生活模式,不同了。」鄧皓荃只知生意難做,「香港整個營商環境差,我們這一堆做文化更加會死,因為文化不是必須的」。
香港藝術館「尋香記」展覽展出一個個精緻香爐,觀賞性甚高,然而家中沒祭祀習慣的話,或會比較陌生。「港香堂」的工房亦端放着一個香爐,由鄧皓荃父親購買,配以手寫簡介「有四十年(歷史)嘅香港銅香爐」。鄧指這該香爐款式經典,從前在本地很多香莊也會見到。縱使它不如展廳的香爐價值連城,但價值向來不只以價錢衡量。曾有婆婆來訪,瞥見那銅香爐道:「啊,我以前都有一個啊!」
【香港手工製系列‧一】
文˙ 朱令筠
{ 圖 } 黃志東
{ 美術 } 張欲琪
{ 編輯 } 王翠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