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W健康 陳郁茹/台北報導】1名眉頭深鎖的病患,一跛一跛的走進診間,自述已有一段時間無法好好走路,雙腳站一下就痠痛、麻木、不舒服,嘗試過藥物、復健治療效果皆不明顯,很多醫院都建議開刀。臺北市立聯合醫院中興院區骨科主治醫師劉彥麟表示,從X光影像可看出,患者第3腰椎至第5腰椎滑脫,且外院的核磁共振影像顯示有嚴重的椎管狹窄,在經歷多次溝通以後,病人終於決定開刀,才順利改善病況。
開刀治療脊椎問題 個案術後已能行走自如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劉彥麟分享,這名個案脊椎不穩定且神經壓迫嚴重,在與病人多次溝通並詳細解釋開刀風險及日後恢復情況後,患者才下定決心開刀治療。手術方面選擇以椎弓鋼釘置入、完整減壓及脊椎內支架,來達到穩定脊椎及神經放鬆的效果,病人在術後第3天即可下床走路,一個禮拜後便回家休養。
劉彥麟透露,患者術後只要照顧好傷口,穿戴護腰保護開刀處,適當的休息即可。這名個案經過治療,成功擺脫神經壓迫造成的麻木痠痛問題,行走時不會一跛一跛,回家上下樓梯已不再是很痛苦的事情,甚至站立超過30分鐘以上也沒有問題,生活上得到很大改善。
擔憂脊椎手術風險 醫病溝通克服難題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劉彥麟坦言,臨床上很多民眾對於脊椎手術很畏懼,加上手術本身確實可能存有一定的後遺症及風險性,因此只要症狀不嚴重或持續時間不長,可先選擇藥物或是復健等方式改善,若保守治療效果不彰,甚至發生更嚴重的神經學症狀,手術就是可以考慮的選項。
現今治療方式非常多變化,對於臨床症狀明顯且影響日常生活者,大多都能藉由手術獲得改善及緩解,劉彥麟也提醒,治療上病患與醫師詳細討論及溝通是非常重要的,醫病雙方對於風險及治療方式有相當了解,對於日後變化有一定共識,這樣也可避免病人過於緊張情緒以及日後的擔心。
# 首圖來源/Freepik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