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他血紅素不足不能捐血以為太累 就醫一驗竟是「急性血癌」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2月10日05: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血癌又稱為「白血病」,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血癌又可分為骨髓性、淋巴性兩種。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熱衷公益、喜愛跑步的陳先生今年61歲,自1981年起捐了第一袋血後,開始40年從未間斷的捐血人生,每兩個禮拜捐一次血小板,至今已捐出超過七百袋的血液。然而,去年陳先生卻第一次因為血紅素不足而無法捐血。起初,他以為自己太過疲勞,但調整作息幾天後,血紅素依舊無法回升,進一步檢查後,確診「急性骨髓性白血病」。

白血病分急、慢性 常見表現一次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台北慈濟醫院血液科高偉堯主任指出,血癌又稱為「白血病」,有急性、慢性之分,急性血癌又可分為骨髓性、淋巴性兩種,前者發生率為每十萬人口約3-5人,且是發生率最高的成人血癌;後者則是發生在小孩居多。而急性骨髓性白血病的表現通常以感染、發燒、出血、貧血為主,研究發現可能與基因異常有關。

捐髓不需住院、麻醉 且不影響健康

治療上,會在前期檢查時藉由白血球的數量、基因變化狀態等判斷預後狀況,決定病人是否要第一時間進行骨髓移植。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高偉堯指出,現在的「捐髓」不同於早期需住院麻醉,抽取骨髓細胞的方式,而是指周邊幹細胞的蒐集,將周邊血液經過體外特殊的過濾方式,分離出幹細胞後,將剩餘的血液成分流回捐贈者的身體裡,不會影響健康。

至於受贈的病人,在接受骨髓移植前必須先進行全身化療療程,再經由高劑量的化療把身體內的癌細胞及正常細胞清除,最後才能將周邊幹細胞輸至體內。

移植半年內須密切追蹤 加入骨髓捐贈行列救更多性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高偉堯補充,植入後兩個禮拜是關鍵期,必須觀察白血球在病人體內能否穩定成長,之後才能從隔離房轉入普通病房;且移植半年內都必須密切追蹤,服用免疫抑制劑,以免發生排斥反應或是併發症。

高偉堯鼓勵符合資格的善心民眾加入骨髓捐贈的驗血行列,同時提醒,急性骨髓性白血病沒有預防方式,但健康作息與生活習慣可以防禦百病,因此切記維持健康生活,如有不適儘早就醫,才能及時治療。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諾羅病毒太猖狂!醫無奈:有噁心嘔吐…診所「直接發碗」
中天新聞網
16歲妹子手長小水泡以為汗疱疹 醫一驗驚「是二期梅毒」
中天新聞網
常放臭屁小心身體發出的警訊!!醫:最嚴重恐是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40歲女玩大胃王遊戲「肚子都是胃」 慘住院5天才消化完
中天新聞網
「這8種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慢性腎臟病! 醫教護腎守則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冷易誘發「偏頭痛」!醫:疼痛頻率增 伴隨「3類症狀」要當心
台灣健康醫療網
愛吃又怕胖?中醫師教你四招聰明吃不發胖!
VOCO News
心房顫動治療新突破!「1技術」30分鐘改善心悸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益生菌大揭密!有助調整體質的益生菌有哪些?7 挑選技巧教你挑對舒敏益生菌
Heho 健康(台灣)
北部低溫下探10度! 慢性病高危族群必做6點防寒措施
NOW健康(TW)
深度睡眠時大腦正在「大掃除」!研究:安眠藥可能干擾排毒過程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染諾羅一吃就吐?專家籲「先禁食」牛奶、生吐司先別碰
中天新聞網
「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 心理諮商前你該知道這些事
NOW健康(TW)
冬天來碗蘿蔔湯!料理要選對部位 湯品才能甘甜不苦澀
NOW健康(TW)
別小看肺癌家族史!他不抽菸仍罹肺癌…雙肺都有腫瘤
中天新聞網
不一定是青春痘!妙齡女「臉部泛紅、大爆痘」竟是玫瑰斑
中天新聞網
糖尿病會好嗎?血糖多久恢復正常?一篇告訴你控制糖尿病前期方法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