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人以為骨科疾病就是骨頭本身不適所發生的問題,事實上,許多常見的疾患,竟然與骨科有關聯,以下是一些常見迷思的破解,有相關困擾的人,必須要詳細了解。
迷思一/骨質疏鬆就是缺鈣嗎?骨泥是水泥嗎?運動就能逆轉骨質疏鬆嗎?
解說:骨頭是身體的支架,骨質就是支架的內涵,而骨頭的成分88%是鈣質,12%是膠原蛋白,因此說骨質疏鬆就是缺鈣,此話只對了8成。老人家骨質疏鬆,其實鈣質要補充,蛋白質也要補充。
所謂的骨水泥是指能運用在醫療上骨頭損傷與缺損,用於治療補充上,或黏合人工關節與骨頭的材料。醫療用的骨水泥的成分其實有許多,主要分為:可吸收材料或不可吸收材料。可吸收材料骨水泥有鈣質成分或膠原蛋白等,不可吸收材料也有壓克力成分或其他化學合成成分的。由於材料不同、特性不同,用法用途也不同。
舉例來說,脊椎壓迫性骨折常使用椎體成型術治療(Vertebroplasty),就是所謂的灌骨水泥。一般會將一種不可吸收的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俗稱骨水泥)的醫療壓克力材料注入椎體骨折損傷處,待骨水泥於椎體內硬化後,可使骨折處得到良好的支撐,進而減緩患者的疼痛。但其硬度相較於周邊椎體高出非常多,臨床上會造成臨近上下節椎骨再骨折高達1/3的可能性。
再生醫學可以採取含鍶鹽與氫氧磷灰鈣的可吸收促進骨生長物質,再混以聚甲基丙烯酸甲酯,達到支撐骨損傷並促骨再生,同時減少骨水泥過硬的問題,並還可以增加操作時骨水泥黏稠度,減少了骨水泥滲出與進入血管的風險。
至於運動,絕對可以加強骨質的密度與蛋白質的強度,所以運動也是可以逆轉強化骨質疏鬆的,但要正確的運動才不會造成運動傷害,以免得到反效果。
迷思二/最好避免跑跳或上下樓梯,以免讓膝關節磨損受傷?
解說:是否要避免跑跳與上下樓梯來保護膝關節,這個觀念確實有點太過保守。人生跑跳是一個能力,也是一個養生之道,上下樓梯甚至也是一種訓練。但若有正確的運動觀念與相關知識,就可以在有計畫的情況下進行運動鍛鍊。若盲目亂練,當然可能會造成運動傷害!
運動健身的核心目的是提升體適能,增進強化骨關節肌肉神經系統健康,進而保護關節避免退化。而注意運動安全減少運動傷害則是基本要求,因此要依據個人興趣、健康需求及臨床問題,而有不同的運動建議。每個人都要給以專業醫學特定的運動評量方法與建議,這就是「運動處方」的精神。
運動治療能獲得一般的生理、心理和功能益處。股四頭肌強度的提高還可以減輕膝關節疼痛,有助於預防和減少關節疾病。運動也可以減輕壓力,降低心臟病風險,降低血壓,幫助控制體重,有助改善糖尿病。
因此要如何強化膝關節呢?可以先進行室內的股四頭肌訓練,可強化下肢肌肉又避免拉傷,再進行有氧運動強化心肺功能,接著,進行平面跑步避免中老年人的無謂關節損傷,如此循序漸進的正確訓練才是訓練的精神,否則不如不要訓練,正常起居即可。整體來說就是,強壯的肌肉保護韌帶,健康的韌帶保護關節軟骨表面,維持正確轉動姿勢與過程,避免關節不當角度磨損。
迷思三/關節磨損退化是隨運動或年紀不可避免的,磨損退化了就要少用或要置換關節?
解說:關節磨損退化雖然認為是隨著年紀不可避免的,但如果正確的運動與保養,其實依然是可以避免甚至可以逆轉的,而最重要的精神則是用骨科再生醫學來貫穿整個預防、治療與逆轉的過程。
那什麼是膝關節再生醫學呢?又將如何執行?簡單來說,膝關節輕度退化患者,除了正確的運動保養觀念外,可以直接使用血小板PRP合併玻尿酸注射以抗發炎恢復軟骨與組織健康。膝關節中度退化患者,可以使用微創膝關節鏡手術,將關節碎片與發炎組織清除,再輔以長期血小板關節治療,能減緩遏止膝關節的軟骨細胞壞死,預防人工關節置換的風險。
至於面對重度關節炎,已經是人工關節適應症患者,可以先減少有害的膝關節大量滑囊發炎組織與軟骨碎片,再加上脂肪幹細胞、軟骨細胞、SVF幹細胞等細胞輔助療法來再生軟骨等組織。2015 年澳洲Dr.Wayne Thomas 等人在國際期刊發表結合無酵素分離過程技術 SVF 細胞輔助、血小板PRP,再加上適度的運動,可以有效達成軟骨再生和修復,降低疼痛和炎症緩解,進而避免人工關節手術。
本文出自時報出版《骨科延壽密碼:老而彌堅不是夢,再生醫學掌握自體修復的關鍵!》一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