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退休族群莫名疼痛找不出病因怎麼辦?醫師提醒:當先是這疾病纏身,不治療恐嚴重影響生活

Heho 健康(台灣)
更新於 06月14日04:53 • 發布於 06月14日08:00 • 黃慧玫

徐先生 2 年前、年滿 65 歲退休後,曾因為睡不好到診所就醫服用安眠藥,之後又因肩膀關節疼痛就醫,吃了許多止痛藥、做了復健,還是沒有明顯改善,讓他感到不快,負面情緒增加。

徐先生表示,以前工作時,常與同事、家人外出活動,現在都提不起勁、老覺得無力、不想出門,擔心自己得了重大疾病。只好到家醫科檢查,做完檢查後,確定身體沒問題,被轉診到身心醫學科。

經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張芳瑜門診檢查後,最終確定患者罹患憂鬱症。在規律服藥下,徐先生對身體疼痛的敏感度降低,不再擔心身體疾病,生活品質得到明顯改善。

退休族群失去生活重心,成為憂鬱高風險

張芳瑜指出,現在人生活壓力大,罹患憂鬱症的比例增加,尤其是退休的老年人,是憂鬱症的高危險群之一。因為 65 歲以上老年人屆齡退休,失去生活重心,身體疾病增加,加上身邊親友陸續離世等多重原因,發生憂鬱症機率高。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根據國外統計,每 100 個長者會有 10 個有憂鬱症狀,其中,1 至 2 個會符合憂鬱症診斷。國外統計指出,65 歲以上的長者中,4 個有自殺企圖者中就有 1 個死亡,且一般高齡族群中約有 6% 長者有自殺想法,因此要多重視長者情緒。

憂鬱症之發生,除了遺傳原因外,也與中風、巴金森氏症、紅斑性狼瘡和部分藥物的副作用有關。張芳瑜強調,對自我要求高、情緒時常處於緊繃狀態、社會家庭支持度不足的人等也是好發族群。

多關注老人憂鬱症,規律治療預防失智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她說,老年人跟一般成年人憂鬱症狀不同,因為老人不會表達內心鬱悶情緒,所以會以身體症狀表現出來,最常見的是疼痛。因此,當相關檢查都正常或與他感覺痛苦的程度不成比例時,就會進一步評估是否為心理作用造成。

張芳瑜提到,老人憂鬱症是失智前兆,若遲遲未治療不僅病情會加重,更可能會影響病人的認知功能,演變成失智症;若病人本身就有失智情況而又未治療憂鬱症,就會加速退化程度。

她進一步解釋,由於失智症與憂鬱症有許多症狀重疊,因此,老年人憂鬱症評估必須更完整,要涵蓋抽血檢查排除內外科疾病、藥物、營養的影響,還要有醫師的會談評估。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憂鬱症可治療,務必盡快就醫

「治療則以血清素藥物為主,原則上,若是病人這輩子第一次發病,建議至少維持 1 年的治療,直到病情穩定;但若是反覆發病 3 次以上就會建議拉長時間,至少治療 3 年」她說到。

張芳瑜提醒,憂鬱症是可以治癒的疾病,延誤治療會嚴重影響生活品質、認知能力和身體狀況,若家中長者出現莫名不適且找不出病因,導致鬱鬱寡歡,對任何事都提不起勁,務必盡快就醫。

長者要預防憂鬱症,可以在退休前預先規劃好未來的生活,藉由規律的社團活動轉移生活重心,而維持均衡飲食、適當運動並戒除菸酒等良好的生活習慣也對憂鬱症有一定程度的預防。

諮詢專家:台北慈濟醫院身心醫學科主治醫師 張芳瑜

文 / 黃慧玫、圖 / 楊紹楚

>>點擊加入 Heho 健康好友 獲取更多健康新知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MBTI大解析》I人比較內向?跟你想的不一樣!
康健雜誌
熱爆!夏天高溫也會「心梗」中年男呼吸喘「以為過胖」竟急性心肌梗塞
中天新聞網
記住這「13時間點」一定要喝水!營養師曝功效:偏頭痛、想減肥都有用
中天新聞網
心臟好不好看面相能知道? 中醫點名觀察這4部位異狀
NOW健康(TW)
「國民天菜」高麗菜可抗6種癌!驚人功效曝:穩血糖、護心又防骨鬆
中天新聞網
驚!連肝膽科名醫也慘罹肝癌 醫嘆:「長期吃花生」放置室溫害的
中天新聞網
減肥要吃雞胸肉「減脂餐」!營養師公開3款「減脂餐」食譜,「加這個」好吃又甩體脂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酪梨」熱量高但有9大好處,3類人不適合吃!酪梨熱量、功效、如何挑選和保存方式一次看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想要「瘦肚子」,就讓19個科學方法幫助你兩週內成功「瘦肚子」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香港腳分4型有2型不會癢難發現! 濕熱體質是好發族群
NOW健康(TW)
不開火3步驟煮出超好喝「綠豆湯」!1關鍵步驟很多人都不知道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高麗菜料理3秘訣!把握1秘訣炒出清脆口感的「高麗菜」,高麗菜低GI助減肥還能防心血管疾病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水煮雞胸肉」鮮嫩到不可思議的3秘訣!日本主廚教妳做超商人氣的即食雞胸肉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低血壓症狀會讓你疲倦無力、注意力不集中!造成低血壓原因常見有5種,還分為3種類型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哈佛研究「一天一杯含糖飲料」就算運動也沒用!22歲男天天喝險洗腎
中天新聞網
新冠肺炎、流感肆虐!夜診一堆人 醫示警:這波疫情來勢洶洶
中天新聞網
「133低醣飲食」瘦身法,以菜配飯瘦身減脂、還能擺脫三高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炒出爽脆鮮甜的高麗菜原來這麼簡單!4個關鍵技巧你一定要知道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黑木耳6大功效,瘦身、抗憂鬱、低熱量的黑木耳這2種人不適合多吃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膳食纖維功效」可改善便秘、降低癌症機率?告訴你膳食纖維7好處與每日攝取量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海拔過2100m注意!醫:「高山症要小心」 常運動者也會發生
台灣健康醫療網
社會新鮮人別與「菸」結孽緣!快用4招熄滅念頭 戒菸效益20分鐘立見
台灣健康醫療網
減脂神器「杏鮑菇」助排便又能瘦身,6大功效一次看!加碼3道杏鮑菇減脂料理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吃納豆改善便秘!「芥菜高麗菜納豆炒飯」發酵食品加膳食纖維,給你滿滿清腸能量!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1人中全家中!感染科權威曝 : 這波疫情「全家都中招」普遍「幼兒重症頻傳」!
中天新聞網
吃豆腐就能改善脂肪肝?醫生掛保證:喝豆漿也可以
中天新聞網
腸病毒喉嚨痛吃不下不能喝飲料、吃甜食? 血糖高會增加重症風險?
台灣健康醫療網
很多人錯了!「6物品」寶寶不能擦 酒精也上榜
中天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