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郭美懿整理
圖片 : shutterstock(示意圖非當事人)
現代醫學進步,加上保養得宜,許多人即使有了年紀也能保持凍齡,但研究指出,人體到了某個年紀後,會突然出現「斷崖式衰老」,時間點分別為34歲、60歲與78歲。對此,胸腔暨重症醫學科醫師黃軒提醒,大家應該趁年輕時為斷崖式衰老做準備,在生活上做出6個改變,來延緩大腦與身體老化。
隨著年齡增長,身體功能逐漸變得遲鈍和衰退,但為何常聽人說,到了一個年紀會「老很快」?事實上國外研究指出,人體老化並非緩慢而穩定的過程,在特定年齡可能突然急遽變老,特別是腦部功能會「崩塌式的退化」、甚至影響壽命。
醫師黃軒表示,人體細胞不斷漸進式的累積分子損傷,到了70歲之後,大量毒素囤積到一個臨界點,仍然沒有得到解決,身體細胞就會大量死亡!特別是「54歲」開始腦部會出現粒線體碎裂、細胞內的鈣超載、能量代謝下降等現象,持續累積到「72歳」左右,就會導致大腦老化加速、認知功能減退和壽命縮短。
而另一項2019年發表在《Nature Medicine》雜誌的醫學研究則發現,人體到了「34歲」膠原蛋白流失,臉部肌肉開始塌陷、皮膚開始鬆弛,失去年輕時的飽滿、彈性和光澤,「顏值」會突然衰退。
到了「60歲」和「78歲」則出現另外兩波健康上的衰老波峰,由於阿茲海默症、心血管疾病等衰老疾病相關的蛋白明顯增加,阻止人體神經傳導物質,進而導致內臓器官快速衰老。這些蛋白波峰與疾病出現和衰老基因表達相關,最終導致人體出現3波斷崖式衰老。
黃軒提醒,要延緩衰老進程,就該從生活中6個改變做起:
1、控制三高並戒煙
多數致命疾病都與血管有關,如冠心症、心肌梗塞、動脈硬化、腦中風等。血管是人體的輸送系統,將營養和氧氣運送到組織器官,同時排出代謝廢物,要保護血管不老化,就必須控制三高(血糖、血脂、血壓);戒菸則可降低心血管疾病的風險,改善大腦的血液供應,提高認知功能。
黃軒解釋,糖尿病會損害神經元和血管,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和失智症。為了控制血糖,應少吃高糖、高油、高鹽的食物,多吃富含纖維和抗氧化劑的食物,如全穀物、豆類、蔬菜和水果等。
高血脂則是導致動脈粥狀硬化和心腦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險因子之一,它會增加腦部缺氧和出血的風險。為了控制血脂,應該減少飽和脂肪酸和反式脂肪酸的攝入,多吃富含不飽和脂肪酸和歐米伽-3脂肪酸的食物,如堅果、橄欖油、魚類等。
高血壓則會損害大腦的微循環和神經元功能,導致認知功能下降和中風。飲食上可多吃富含鉀、鈣、鎂等微量元素的食物,如香菇、海帶、芹菜、香蕉等,並且減少鈉鹽的攝入。
2、堅持運動
運動可促進血液循環,讓更多氧氣和血液運送到大腦中,活化腦細胞。同時可刺激大腦分泌內啡肽、血清素、多巴胺等對腦部有益的化學物質,提高我們的情緒、注意力和記憶力。
黃軒強調,運動能夠改善器官功能、降低心血管風險、提升記憶力,且日常活動無法替代運動的效果,應維持每周5到7天、每天30分鐘以上的中度有氧運動。
3、終身學習
學習是保持大腦活躍和靈活的最佳方式,任何新的學習活動都會在大腦中形成新的神經聯繫,有助於避免失智相關的大腦損傷。持續學習活動,有助於維持心智活躍,減緩智力退化。而長者經常打麻將、閱讀報紙、數字遊戲等,都能夠訓練記憶、注意力和決策能力。
黃軒建議,不妨每天學習一點新東西,不管是一門新語言、一種新樂器、看一本新書、學跳一場新舞蹈,甚至是下一盤新棋局,都有利於大腦功能的改善和刺激新的神經元形成。
4、參與社交
中年後不要孤立自己,與他人建立社交和情感聯繫,能夠降低老化引起的疾病風險。認識新朋友可以讓頭腦清晰,改變思考方式,獲得新靈感和想法,這些都是大腦的潤滑劑;所以與同事、家人、朋友保持良好的互動關係是必要的。
5、飲食健康
研究發現,限制熱量攝入能夠延長壽命。經常攝取高熱量的人,相比攝取較少的人,死亡風險增加2倍,患癌風險增加4倍。如果以植物性食物為基礎,多吃堅果、豆類,少量攝取魚類對健康有益。
6、定期進行體檢
進入中年後應定期健檢,發現潛在疾病,並了解疾病對器官的損害程度。對於有基礎疾病的人,體檢要有針對性,例如高血壓患者需要進行心電圖、心臟超音波、腎臟和血管超音波、生化抽血檢查和腦部MRI/CT等相關檢查,以便提早發現斷崖式衰老對器官的影響。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