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盛行政總裁蘇德巍(David Solomon)在思科AI峰會上表示,私營公司在決定上市前,應持"高度謹慎"的態度,因為私募市場資本的充裕程度,已經消除許多公司上市的必要性。
他說,現時公司可以在私募市場獲得大規模資金,也可以在私募市場獲得流動性,因此,只有當公司達到令人難以置信的規模時,才需要考慮上市,而這個時間點正在被推遲。
近年來,包括OpenAI、SpaceX、Stripe在內的大型初創公司,即使估值已達數十億甚至數百億美元,但仍選擇推遲上市。例如2023年高盛協助Stripe籌集65億美元,令公司能夠延長私營狀態。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分析師指出,這些公司通過風險投資巨頭如Thrive Capital,以及中東等地的主權財富基金,獲得深厚的資金支持,並為員工提供途徑,在二級市場套現股票。
維持私營的好處在於,這些新型的初創公司,既具有上市公司的規模和複雜性,但又毋須承擔公開市場所要求的審查和報告義務。蘇德巍直言,成為上市公司並不有趣,"誰會想成為一家上市公司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