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童心理丨有人認為最好的育兒方式是「放養」,有人認為最好的育兒方式是「嚴厲管教」!史丹福最新研究發現,錯誤的教育會影響孩子大腦發育,甚至會導致兒童大腦萎縮!撰文:Ray@Medical Inspire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 資料來源:《Developmental Psychology》
兒童心理丨「嚴厲管教」影響大腦發育!史丹福研究:經常謾罵會令兒童大腦萎縮
早前有研究發現,智力不僅僅由遺傳影響,後天培育同樣重要,同時亦將大腦發育分為3大階段,包括:0-3歲、5-7歲,以及8-10歲。研究提及,兒童視覺、聽覺、語言和認知的發展將於12歲後停止,第3階段的黃金期非常重要,即父母抓住適當的時機,孩子的智力或可以大大提升,建議父母要多花時間親近他們,建立良好而密切的親子關係。
嚴厲教育影響兒童大腦
心理學期刊《Developmental Psychology》早前發表一項相關研究,指在「嚴厲責罵」下長大的孩子,其「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和「杏仁核」(Amygdala)都會較小,影響孩子情緒調節功能。研究人員表示,經常使用嚴厲的養育方式會損害孩子的成長,容易產生焦慮和感到沮喪,進而影響創意、記憶力、學習能力。
研究:大腦部分區域會萎縮!
該研究使用2000年一項針對兒童2至9歲的家庭養育方式與焦慮程度追蹤數據,依據苛刻育兒的程度分組4組,直至他們12至16歲時,進行大腦核磁共振(MRI)和焦慮程度分析。結果發現,在童年時期多次遭受嚴厲養育,即使該兒童沒有經歷過更嚴重的虐待行為,大腦區域的前額葉皮質和「杏仁核」都會變小。
建議父母採取不謾罵的教養方式
研究人員解釋,「前額葉皮層」和「杏仁核」主要負責調節情緒,若出現萎縮,幼童會更易罹患抑鬱症及躁鬱症。而嚴厲教育方式除體罰外,反覆對孩子生氣、搖晃或大聲責罵,都會影響他們青春期的大腦結構。研究人員希望能藉由此結果,鼓勵父母與孩子互動時,盡量採取不謾罵的教養方式。
多關注和欣賞孩子
據衞生署家庭健康服務資料,孩子稍有輕微不當的行為出現時,便要及早處理,免得行為會愈變愈差。處理時應先從較溫和的策略着手,因為常用嚴厲的方法,會令孩子與你的關係變得緊張,並可能令雙方情緒升級,情況惡化。平日要多點關注和欣賞孩子的適當行為,擁有良好的親子關係,運用行為處理策略才會有效,孩子的行為問題亦自然會減少。
理想的教育行為
- 訂立基本規則:按孩子的能力,與他一起定下一些理想的目標行為或基本規則
- 用清晰、正面的指示:發出正面、有建設性的指示,例如叫他:「請把玩具放在箱內」,而不是說:「不要亂七八糟」。
- 欣賞並讚賞孩子:稱讚時盡量要明確地描述他的理想行為,如:「你真用心畫圖畫」或「謝謝你把玩具放好」
- 善用獎賞:要收到鼓勵的效果,選擇的獎賞須是孩子喜歡的活動或東西;最好是一些家庭活動
- 貼紙表:如果想增加孩子一些好行為出現的機會,可以用貼紙表作為激勵他的方法
- 貫徹執行:家中每個照顧者均須了解該計劃,採取一致的方法
- 後果配合:當孩子不守規則時,運用正面的方法比打罵更為有效– 合理後果:孩子不守規則時,可以剝奪他的權利,而所剝奪的權利須與當時的情況配合,通常都是拿走引起問題的玩具或令他不可以繼續參與活動。– 冷靜時段:把孩子帶到活動現場的外圍,如坐在旁邊若干分鐘,他仍可看着活動進行。期間,不給予任何注意,但是如果他不肯坐下來,便可以輕按着他。– 隔離時段:這後果應用在比較嚴重或帶滋擾性的問題行為。方法與冷靜時段差不多,把孩子帶到另一地方讓他冷靜,如另一房間或角落,令他不能見到其他人。地點要安全、光線充足及沒有吸引他的事物。千萬別把隔離時段說成「關黑房」,令他覺得是接受嚇人的懲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