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聞

早報:美軍將在菲律賓增加四個軍事基地,或針對南中國海和台灣局勢

端傳媒
更新於 2023年02月03日00:22 • 發布於 2023年02月03日00:06

美軍將在菲律賓增加四個軍事基地,或針對南中國海和台灣局勢

美國和菲律賓同意,根據2014年的《加強防務合作協議》(EDCA),美軍將在菲律賓再進駐四個軍事基地,基地總數達到九個。此舉被視為針對南中國海和台灣局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美國國防部長奧斯汀(Lloyd Austin)週四在馬尼拉會見了菲律賓總統小費迪南德·馬科斯(Ferdinand Marcos Jr.),隨後發表聲明,稱新增軍事基地將有助於「對菲律賓的人道主義和氣候相關災害提供更迅速的支持,並對其他共同的挑戰作出反應」,此言或隱晦暗示針對中國。

中國駐菲律賓使館發言人提出譴責,稱「美方出於一己私利,抱着零和思維,不斷在本地區加強軍事部署,是在加劇地區局勢緊張,危害地區和平穩定」。

美菲雙方會談期間,場外也有數十名菲律賓左派人士舉牌抗議,要求美國軍隊離開菲律賓,並現場燒了一面仿製的「美國國旗」。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BBC指,菲律賓是靠近南中國海和台灣這兩個潛在危機導火索的重要一環,美方此舉填補了北起南韓、日本,南至澳洲的這條盟友弧線上的缺口。

根據雙方協議,美軍可以在菲律賓的軍事基地聯合訓練,預先部署設備和建造設施,例如跑道、燃料庫、軍營等,但不得長期存在。所有美軍新設施都將在菲律賓現有基地內。美軍將以小隊形式輪流進駐。

美菲雙方沒有說明新基地的具體位置。外界猜測至少一個基地將位於呂宋島北部。該島是中國大陸以外,與台灣最接近的大面積陸地。另外還可能有基地面向南沙群島,以阻止中國在南海進一步擴張。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馮德萊恩訪問基輔會見澤連斯基

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週四率團訪問基輔,與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首次會晤。兩人週五還將與歐盟理事會主席夏爾·米歇爾舉行峰會。

馮德萊恩在基輔舉行的記者會上承諾,在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滿一年(2月24日)之前,歐盟將向烏克蘭提供更多軍事、財政和政治支持。

烏方則敦促歐盟對俄羅斯實施更多制裁。澤連斯基稱,他與馮德萊恩討論了第10個對俄制裁方案,並直言歐洲對俄制裁步伐略有放緩,而俄羅斯適應制裁的步伐正在加快。

普京稱時隔80年再受德國坦克威脅

俄羅斯總統普京週四(2月2日)參加斯大林格勒戰役勝利80週年紀念活動並講話,將對烏克蘭的入侵和與納粹德國作戰相聯繫。

他以德國同意向烏克蘭派遣豹式坦克為例,稱歷史正在重演,「我們又一次受到德國豹式坦克的威脅」。

普京在講話中還稱,那些希望俄羅斯戰敗的國家似乎不明白,與俄羅斯開展現代戰爭將會非常不同。「我們不會把我們的坦克送到他們的邊界,但我們有應對手段。它不會僅限於使用裝甲硬件。每個人都必須明白這一點。」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拒絕詳細解釋普京這番評論,但稱隨着西方國家集體對烏克蘭交付新武器,俄羅斯將動用更多「潛在」應對手段。

美國共和黨人將奧馬爾從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除名

掌控美國國會眾議院的共和黨人通過表決,將民主黨議員奧馬爾(Ilhan Omar)從眾議院外交委員會除名,理由是奧馬爾曾發表反猶太主義言論。

奧馬爾和民主黨人稱,共和黨人此舉是對2020年民主黨人佔據眾議院多數時曾將兩名共和黨議員趕出委員會的報復行為。

奧馬爾又稱,她之所以被除名,是因為她是以難民身份移民美國的穆斯林女性,「有人對我被認為不配談論美國外交政策感到驚訝嗎?」

不過奧馬爾確曾於2019年因關於以色列的言論引發爭議。她稱美國國會議員對以色列的支持是受到金錢影響,遭到包括來自民主黨同僚的批評。時任眾議長佩洛西(Nancy Pelosi)就稱,這是反猶太主義言論,暗合了猶太人利用金錢施加影響力的偏見。

奧馬爾當時曾發表聲明道歉,承認言論實屬反猶太主義。她同時感謝猶太人同僚的幫助,他們使她認識到反猶話術的痛苦歷史。

巴基斯坦清真寺遇襲案,襲擊者穿警服、騎摩托車通過警戒

巴基斯坦警方週四表示,警察大院內清真寺週一遭自殺式炸彈襲擊逾百人死亡事件,襲擊者當時身穿警服,騎摩托車進入高度警戒區。

監控錄像顯示,襲擊者戴着頭盔和面具,騎摩托車通過檢查站。他還將車停好,詢問清真寺的方向,然後步行前往清真寺發動襲擊。正門警衛以為他是警方人員,沒有對他檢查。

當時有數百人在清真寺內禮拜,遇害者中除了三人,其餘都是警察。警方稱襲擊者是一個激進網絡的成員,但未提供更多細節。

中國暫不受理日本公民赴華旅遊簽證

中國駐日本大使館昨日通過微信公號宣布,調整赴華簽證辦理要求,包括日本公民赴中國內地旅遊、就醫事由的簽證暫不受理;對日本公民短期入境單方面免簽政策仍暫停;2020年3月26日前審發的多年多次簽證仍暫停使用;外交、公務、人才類簽證請徑向中國駐日使領館諮詢遞交。

在此之前,中方1月29日曾宣布恢復審發日本公民赴華普通簽證。不過日方1月30日表示,現階段繼續實施對來自中國旅客的嚴格入境防疫措施。

中國去年底突然解除封控措施並放寬出入境限制後,日本等多個國家稱因中國疫情感染人數激增和統計數字不透明,收緊對來自中國旅客入境限制。日本1月8日啟動了對來自中國旅客更嚴格的入境措施。中方隨後1月10日宣布停發日本公民赴華簽證。

香港將發50萬張免費機票吸引遊客

香港特首李家超昨日宣布,將派發50萬張免費機票,吸引內地和海外旅客來港旅遊,推動香港經濟復甦。

3月1日起,國泰航空、香港快運和香港航空這三家本土航空公司將分階段在境外主要市場通過抽獎等方式派發免費機票,為期六個月。

機票將先在東南亞地區派發,隨後再在內地、東北亞等其他地區派發。機場管理局期望藉此吸引超過150萬名入境旅客,佔未來六個月客流量逾10%。

此外,香港旅遊發展局還在多處向旅客發放消費優惠券,包括尖沙咀天星碼頭、機場入境大堂、九龍站抵港大堂和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旅檢大樓。持優惠券可免費換領飲品,或用於餐飲、景點、交通等消費。優惠券一共發放一百萬份,每份價值至少100港幣。

Facebook Instagram 付費支持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新聞 相關文章

珍惜生命|藍田醫生失蹤一日倒臥飛鵝山亡 疑照顧兒子壓力爆煲
am730
費城墜機現場空拍畫面曝!餐廳顧客遭碎片擊中 路面炸開如末日
中天新聞網
立春一早降溫兼有雨 年初七更冷低見10°C 元宵節前仍濕凍
on.cc 東網
日男大生持鐵鎚「狂毆女友人一家」 釀3傷送醫
中天新聞網
二元乘車優惠|陳茂波稱社會共識「咩都唔改」不可行 可考慮營辦商減長者車費分擔
am730
魯比奧指港企聽從中國政府 長和營運巴拿馬運河兩港口「不可接受」
獨立媒體 inmediahk.net
東方日報A1:高齡的哥生死時速 3母女險一鑊熟
on.cc 東網
網民分享DeepSeek新功能 算命兼預測奶茶爆款
on.cc 東網
一伸手「鱷魚猛跳起」…深圳女童獨自看展被咬傷 業者槓上家長
中天新聞網
神秘廢車沉九龍水塘 疑涉2023年情困男浮屍案
on.cc 東網
網上熱話|兩女夾公仔疑出術不成拉跌夾公仔機 台主出片尋人:請自首
am730
黃大仙下邨可疑男鐵閘抹糞 網民:新年流流玩屎?
on.cc 東網
截至下午4時逾58.8萬人次出入境 入境人次達34.2萬
商台新聞
胸圍藏120張遊戲卡 女旅客經羅湖口岸過關斷正
on.cc 東網
殺人時程公開!高雄工頭賴3千「推人下樓、5刀斷頸絕命」
中天新聞網
IG頻曬奢華渡假照…毒梟辣妻洩行蹤害老公被逮
中天新聞網
理大偕聖公會福利協會辦樂齡產品設計賽 小學生研「沖涼百寶箱」助長者「沖涼自主」
am730
悲!費城墜機為「醫療專機」 女童在美治療返墨遭死劫
中天新聞網
六合彩新春金多寶|旺角花園街馬會投注站停開 疑有電線短路冒煙
am730
網上熱話|乘港鐵驚現「鎅衫黨」 痛失幾千元大利是
am730
男子到女友回家過年 意外發現與母親撞樣
on.cc 東網
魯比奧:沒有聽到王毅使用“好自為之”一詞
商台新聞
華盛頓空難︱新片段清晰見相撞一刻 28名死者身分確認 包括11歲華裔新星
國際 on LINE
1.88億新春金多寶今晚攪珠 投注站下午現人龍 入嚟睇幸運冧把
on.cc 東網
特朗普簽署行政命令 加徵中國商品10%關稅 加拿大墨西哥25%
國際 on LINE
深圳文錦渡口岸附近貨櫃車爆炸 無人受傷
am730
農曆新年頭3日獲利逾53萬人民幣 分發超百名員工
on.cc 東網
飛鵝山醫生墮崖亡 疑照顧兒子壓力爆煲輕生
on.cc 東網
上萬針鈎出小粉爐 新手媽媽挑戰鈎100文物
on.cc 東網
網上熱話|新界的士現身九龍區等客再掀討論 網民:等到過埋年終於有綠的嚟
am730
值逾40萬人民幣名車燒毀 車主淡定拍照留念
on.cc 東網
美麗華旅行團上海遇車禍 旅監局主席馬豪輝:不猜測事件實況
商台新聞
傳陸施壓 南非再要求台代表處3月底撤離
on.cc 東網
孫楊及馬布里否認禁藥流言 追究法律責任
商台新聞
腸胃炎發燒求診者多 醫生單日看230名病人
on.cc 東網
美國周二起向中加墨額外徵關稅 中國10%加墨25%
商台新聞
社協指2蚊搭車對長者極為重要 促勿因一時逆境動搖政策
on.cc 東網
港珠澳大橋香港口岸大塞車 回港高峰車多 網民:無可避免
on.cc 東網
百厭童燒鞭炮掉化糞池引爆沼氣 保險料8車損28.5萬人民幣
on.cc 東網
龐大財赤 議員10問政府 會否削福利開支 取消所有編外首長位
on.cc 東網
留言 2
  • reLax♀♂DonTdo_it
    Evil chi na
    2023年02月03日02:06
  • @realRyotaNakanishi🗽
    前美國殖民地菲律賓🇵🇭逐步恢復馬科斯時代。
    2023年02月03日01:18
顯示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