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更多人能珍視美食、歡樂、歌謠,看淡金銀財寶的積攢,這個世界會更為歡樂。
托爾金(1892-1973)
托爾金父系祖先原居於德國西北部的下薩克森,18世紀後移居英格蘭。父親亞瑟(Arthur Reuel Tolkien)是銀行經理,因升職為南非布隆泉(Bloemfontein)分行的主管,他偕同妻子梅貝爾離開英格蘭。1892年1月3日,托爾金生於南非的布隆泉。
托爾金(John Ronald Reuel Tolkien)4歲時,父親病死異鄉,梅貝爾(Mabel Tolkien)帶著孩子搬到伯明罕(Birmingham)的娘家同住,後來又搬家到薩利洞(Sarehole)。托爾金喜愛探索薩利洞水磨坊與周遭地區的自然環境,他的小說裡哈比屯(Hobbiton)及哈比人村落「夏爾」(Shire) 的靈感就源自於此。
梅貝爾親自教育孩子,她將大量的植物學知識教導給好學的小托爾金,也教他拉丁文。托爾金喜歡繪畫,但最愛的課程與語言息息相關;他4歲前就會閱讀,不久後就會流利書寫。
1904年,梅貝爾因病過世,這一年托爾金只有12歲。梅貝爾死後,托爾金就讀伯明罕的愛德華國王學校(King Edward's School),後來進了聖菲利普學校(St Philip's School)。1903年,他獲得獎學金後,回到愛德華國王學校。
1911年10月,托爾金進入牛津大學埃克塞特學院(Exeter College),攻讀古典文學,但他在1913年轉而研究英語及英國文學,1915年以一等榮譽畢業。
1914年,英國加入第一次世界大戰。1915年,托爾金從牛津大學畢業後入伍,卻因為健康問題,數度被迫撤離戰場,也因此逃過戰死的命運。
一戰後,托爾金的第一份工作是編纂《牛津英語詞典》(Oxford English Dictionary)。1920年,他接下里茲大學(University of Leeds)英語相關的高級講師教職,教授古英語英雄詩體、英語歷史、古英語及中古英語文本、古英語及中古英語哲學、日耳曼哲學介紹、哥德語、古冰島語、中古威爾斯語,他也成為該大學最年輕的教授。
1925年,年僅33歲的他回到牛津大學任教,在彭布羅克學院(Pembroke College)教盎格魯撒克遜語;1945年,他轉到牛津大學的墨頓學院(Merton College),擔任英國語言與文學的教授;1959年,托爾金退休,搬至英格蘭西南部的伯恩茅斯(Bournemouth)。
托爾金在牛津大學任教時,開始創作《哈比人歷險記》(The Hobbit)給自己的孩子看,結果引起「Allen & Unwin」出版社員工達葛納(Susan Dagnall)的注意,最後出版社決定在1937年出版這本小說,並廣受成人與兒童喜愛。
出版社要求托爾金寫續集,他在1937年年開始創作史詩奇幻文學經典作品《魔戒》(Lord of The Rings), 並於1948-1949年完成,耗時逾10年,也成為他最為膾炙人口的作品。一般認為,《魔戒》對現代奇幻小說有深刻影響力。
由於《哈比人歷險記》和《魔戒》十分成功,造成該文學類型的流行與復興,因此托爾金被公認為「現代奇幻文學之父」,全球知名小說《哈利波特》作者J.K.羅琳(J. K. Rowling)也受其影響。
托爾金的文學創作深受英國冒險故事、歐洲神話、天主教(他是虔誠信徒)的影響,而極有語言天賦的他熱愛創造人造語言,16歲時就以西班牙語為藍本,自創納法林語(Naffarin),他在《魔戒》裡甚至創造了16種語言,其中發展最成熟的就是昆雅語(Quenya,精靈語,主要受芬蘭語影響)及辛達林語(Sindarin,精靈語,靈感來自威爾斯語),這2種人造語言的語源關係構成托爾金傳說故事的核心。
1972年,托爾金獲英國女王伊莉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頒授的大英帝國司令勳章(Order of the British Empire);同一年,牛津大學授予他榮譽文學博士學位。1973年9月2日,81歲的托爾金在伯恩茅斯與世長辭。
托爾金過世後,他的兒子克里斯多夫(Christopher Tolkien)整理父親的生前遺稿,出版了《精靈寶鑽》(The Silmarillion)等一系列作品,這些作品與《哈比人歷險記》和《魔戒》互有關聯。
《 更多優質新聞,請前往風傳媒新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