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面對的挑戰很多,除了經濟和財政,創科肯定也是一個大議題,尤其在人工智能百花齊放的年代,像數據中心這樣的創科基建,在地緣政治緊張的年代,不但外資對此城市充滿着猶疑,本地公司也未獲公平對待,最終大家在媒體上看到的新聞就是香港貨輪涉破壞台灣對開通訊電纜、Google放棄赴港設立收據中心、科技園執行監管態度欠公允,駭人聽聞。
聚焦香港,數據中心政策的問題需要通過系統性思維來深入剖析。從表面看,之前也提過有關科技園管理的爭議,但深入探討後會發現,問題實際上涉及政策執行、監管制度以及地緣政治三個深層面向。
從政策執行的角度來看,科技園的租賃政策存在根本性矛盾,被裁定縱容數據中心在違規的情況下以分租方式提供出租機櫃服務圖利,之後也欠積極作出交代。
這種不積極,可能只是官僚,但實際卻在損害企業的發展機會。在上訴庭裁決後逾一年半之後的2023年12月,新意網才收到科技園信函,指已對有關事宜進行調查,並發現有香港及國際數據中心營辦商,例如HKCOLO及NTT Com Asia Ltd,確實存在許多違規行為。
直至2024年6月,公眾終於看到一直在拖沓的科技園,向上述「存在許多違規行為」的營辦商之一HKCOLO發出傳訊令狀,要求HKCOLO支付6個月額外費用、遷出及交回租用之土地。
說說這間HKCOLO,其位於將軍澳工業邨(現稱創新園)的數據中心,由旗下HKCOLO.NET與日本大型電信商KDDI,以各佔一半的比例合資擁有。換句話說,即是這些聰明的日資,看準科技園的政策灰色地帶,以便宜的價格獲得地皮後,再以市價把數據中心分租牟利。
類似情況也出現在NTT等其他外資機構身上,但當我們將目光投向其他國際金融中心,會發現香港的問題具有其特殊性。新加坡實施嚴格的數據中心審批制度,東京採取本地企業優先的扶持政策,倫敦則致力於平衡外資引進與本地發展。相比之下,香港的政策顯得缺乏前瞻性和系統性。
這種做法本質上是用香港納稅人的資源變相補貼外國企業,似乎偏離科技園支持本地科技發展的初衷。
更令人憂慮的是監管制度方面的嚴重缺陷。違規分租問題持續十年之久,科技園管理層一直視而不見。即使在司法覆核失利之後,跟進過程緩慢,科技園董事局對這些問題採取迴避態度,主席至今仍未就事件作出任何公開解釋,董事局和管理層對違規分租的處理更顯得過於寬鬆,這種態度不禁令人質疑其問責性。
要解決這些問題,首先需要重構租賃政策框架,建立更公平的資源分配機制。同時,必須強化監管問責制度,提高執法效率。科技園董事局必須對其決策和管理方式負起責任,向公眾作出清晰交代。針對本地企業的扶持計劃也應該得到重視,並建立完善的數據安全評估機制。
香港數據中心政策的改革必須立足於長遠發展。在維護國際競爭力的同時,也要確保公共資源得到合理利用。唯有通過系統性的政策調整,才能在日益複雜的國際環境中,重建投資者信心,鞏固香港作為亞太區數據中心樞紐的地位。
至於政策制定者需要權衡各方利益,在促進產業發展和保護公共利益之間找到平衡點。只有這樣,才能確保香港在數字經濟時代保持競爭優勢,實現可持續發展。
中環十一少
註:專欄作家言論不代表本網立場
密切留意BossMind動向!立即CL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