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乃後世增添。野史記有靚女夏迎春,與鍾無艷恰成對比,將齊宣王改作貪圖美色,外貌協會的代言人。比之正史的嚴肅,更為貼近世情,流傳至今。
2001年上映,杜琪峯和韋家輝導演賀歲片《鍾無艷》,看似翻轉古典,實取其戲謔。許多無厘頭的橋段,皆可上溯古典文學,特色是不合邏輯歪打正著,追求圓滿姻緣結局,相當符合賀歲片的特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鄭秀文、梅艷芳和張栢芝,三女主演同場可謂經典。張栢芝演狐狸精,變幻無常忽男忽女;梅艷芳除齊宣王,還作齊宣公、北宮娘娘;鄭秀文的剛強無艷,專情中見溫柔。
三女從「有事鍾無艷,無事夏迎春」觀情愛,齊宣王好色專横,重視外表多於內涵;鍾無艷委屈求愛,打生打死反遭冷待,最終傷心欲絕,休夫離去,重拾自主。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三角實無分忠奸,反映愛情各種面貌。齊宣王耽溺色慾,迷失表相不知所愛。鍾無艷矢志不渝,終有磨蝕殆盡的一日。夏迎春只知霸佔,卻傷害了鍾情之人。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鍾無艷》戲中常被引用休夫的對白,林雪解釋鄭秀文,戀人分離的三種形態:怒衝衝,一時之氣,並非真的想要分離;恨綿綿,愛意盡消,遺下悔恨,復合渺茫;淡淡然,毫無感覺,心灰意冷,覆水難收。
夏迎春說:「愛就是為心上人無條件的付出,一心只想讓他得到幸福。」
鍾無艷反指:「錯!愛是霸佔、摧毀和破壞!為了要得到對方不擇手段,不惜令對方傷心,必要時一拍兩散、玉石俱焚。」
最後招夫則言:「今天我只想找一個,他愛我多過我愛他的人。」
夏迎春、鍾無艷,各自訴說對方的言行,而齊宣王求愛時戲首戲尾的煙霧,象徵情愛的茫然無知。結局月老長繩的捆綁,意味世人必須繼續摸索,愛情永無答案,正如鍾離春的無艷故事千百年不斷改編,至今未絕。
──────
想睇更多文藝嘢,歡迎Follow德尼思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