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肝癌治療新突破丨中大研新療法治晚期肝癌!配合標靶藥/電療可延長至少1年壽命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更新於 2024年04月05日08:56 • 發布於 2024年04月05日08:53 •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肝癌治療新突破丨肝癌治療一般相對困難,尤其是對免疫治療出現抗藥性的肝癌患者,平均存活率僅有半年。中大醫學院最新研究發現,服用口服標靶藥物或配合電療,有助醫治出現抗藥性的肝癌患者,提升存活率。撰文:Ray@Medical Inspire │ 圖片來源:shutterstock、《Journal of Hepatology》│ 資料來源:Journal of Hepatology《Journal of Hepatology》

肝癌治療新突破丨中大研新療法治晚期肝癌!配合標靶藥/電療可延長至少1年壽命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中大醫學院指出,原發性肝癌是全球第四大及香港第三大致命癌症。2021年,香港有超過1,400人死於肝癌。對於無法進行切除腫瘤手術的晚期肝癌病人,通常會使用免疫療法進行治療。雖然治療初期反應良好,但超過8成患者在治療約7個月後會出現抗藥性,如果沒有接受其他治療,平均半年後就會病逝。

肝癌免疫治療易現抗藥性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為此,中大研究團隊聯同兩所韓國兩家醫院進行相關研究,了解使用口服標靶藥Cabozantinib後的治療效果。研究人員表示,此研究乃全球首個針對肝癌免疫治療出現抗藥性後,進行標靶口服藥物治療的前瞻性臨床試驗,確定了口服標靶藥物及放射治療有望醫治對免疫治療出現抗藥性的肝癌患者,同時為臨床及肝癌治療指引提供了寶貴的參考數據。

「做這研究前是沒前瞻性數據,甚至沒有數據支持,甚麼情況該做甚麼療法,難聽啲講其實是『各施各法』。」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陳林教授

(左起)威爾斯親王醫院臨床腫瘤科副顧問醫生兼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名譽臨床助理教授楊庭恩醫生、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陳林教授、中大醫學院腫瘤學系助理教授陳瓏醫生。

證實口服標靶藥可控制肝癌患者病情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該研究邀請了47名有抗藥性的晚期肝癌病人,在19個月期間服用二線腎癌治療藥物Cabozantinib,尋找抗藥性替代治療方案。結果發現,曾接受免疫療法作為一線治療的患者,他們在接受口服標靶藥治療後,生存期中位數可達14.3個月;如果接受過「二線治療」,即在免疫治療後曾接受電療等療程,存活期中位數都有逾半年。

口服標靶藥治療後,生存期中位數可達14.3個月

研究人員表示效果令人振奮,近8成(76.6%)患者在接受標靶治療後病情後保持穩定,有6.4%的患者病情更出現縮小或腫瘤減少的情況,且大多數患者對藥物並無不良反應,一年存活率達45.3%。惟目前標靶藥Cabozantinib仍屬自費項目,研究團隊期望政府未來會將其納入資助名冊,作為治療中晚期肝癌病人的標準指引。

「以肝癌角度,是很振奮,因為這並不是很容易醫治的癌症。」陳林教授

中大:特定的情況使用電療更有效

此外,中大醫學院亦進行了有關電療的針對性回顧研究,發現若病人肝內腫瘤數目不太多,他們在免疫治療出現抗藥性時接受電療後的生存期中位數可達24.5個月,並且沒有出現任何顯著的副作用。同時研究團隊亦發現,肝內門靜脈血栓的患者對電療反應良好,認為電療與免疫治療之間可產生協同作用,正進行多項臨床試驗,以擴大電療在肝癌治療中的角色。

預防肝癌小貼士

  • 切勿吸煙
  • 節制飲酒
  • 作息定時,多吃蔬菜水果
  • 接受乙型肝炎免疫注射
  • 使用安全套、勿共用針筒
  • 妥善貯存食物,慎防進食發霉或變壞的食物
  • 乙型肝炎帶病毒者謹記定期跟進,有助及早察覺是否患病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16歲妹子手長小水泡以為汗疱疹 醫一驗驚「是二期梅毒」
中天新聞網
135歲新疆嬤歷經3世紀!一生只住院一次 長壽祕訣曝光
中天新聞網
靜電電到彈起 常觸電或是身體警號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常放臭屁小心身體發出的警訊!!醫:最嚴重恐是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愛吃又怕胖?中醫師教你四招聰明吃不發胖!
VOCO News
明明沒事卻全身痠痛,「公主病」是真的!9症狀自我檢測纖維肌痛症,教你按4大部位穴道緩解疼痛
良醫健康網
熟女「不正常出血」長達一年!就醫一查驚罹子宮內膜癌
中天新聞網
以為上班太累!總舖師暴瘦、易疲倦…竟是糖尿病上身
中天新聞網
「這2族群」性病案例快速增加! 醫告訴你為何性病找上你
台灣健康醫療網
益生菌大揭密!有助調整體質的益生菌有哪些?7 挑選技巧教你挑對舒敏益生菌
Heho 健康(台灣)
與青春痘無關!女子臉部泛紅、大爆痘 竟是玫瑰斑所害
NOW健康(TW)
熟齡女教師不正常出血長達一年 朋友催促就醫才驚見癌細胞找上門
台灣健康醫療網
北部低溫下探10度! 慢性病高危族群必做6點防寒措施
NOW健康(TW)
人比人氣死人!追求「自我提升」卻陷入倦怠?心理師授「3招」克服!
台灣健康醫療網
燙青菜不一定最健康!譚敦慈曝「冷鍋冷油炒菜」營養多更多
中天新聞網
噁!情侶吃冰棒驚見「一整隻完整蟑螂」 衛生局要查了
中天新聞網
沒生小孩,老後怎麼辦?拆解「陪病、長照、日常陪伴」誰幫忙…77歲失智症權威劉秀枝:做6件事獨立老
幸福熟齡(台灣)
雙膝距離大是「O型腿還是X型腿」? 醫告訴你兒童腿型矯正黃金期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