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 豌豆老公主 Amy
國外長者各個身懷好本領與獨立的性格,幾乎都保有自己的社交圈與喜歡的生活方式,子女只是擁有血緣關係的朋友,不必經常互相牽絆,但需要時卻永遠都在。
70歲對華人而言似乎是個不小的年紀,如果年過70還留在職場打拼,那應該都是屬於董事長級或CEO之類的人物了吧!
在台灣,70歲應該也是個該含飴弄孫、頤養天年的歲數了,連想跟團出國旅遊,旅行社都要求要有親友陪同報名才能參加,社會上對超過70歲人士的看法,似乎普遍為:雖然不到生活無法自理,但獨自居住恐怕卻也有危險。
然而,這些對年紀的迷思在國外則普遍不存在,我曾經在美國目睹80歲的老太太開車帶著90幾歲的朋友去髮廊修剪頭髮,雖然感覺有些驚險,但在美國德州那個地廣人稀的地方,無法開車就等於沒了腳,所以很多人到了7、80歲都還是堅持自己開車。
寶刀未老的寄宿家庭接待者
這次在英國入住的寄宿家庭經營者是個喪偶的獨居老太太,其實說她是老太太,可能有些不太公平,因為她每天要付出的體力絕對不比我們少,除了要把後院的花園整理得像公園,還要負責我們每日的晚餐,幫我們每週清洗1、2次的衣物,把家裡整理得一塵不染,不說應該看不出來她是70歲的老太太。
除了接待世界各地前來學習英語的學生之外,她也會替自己安排很多活動,例如:每週上健身房2次、每週與姊妹淘聚餐1次,偶爾才與兒子、媳婦和孫兒聚會,剩下的時間她大多安排買菜、上網和看電視,而且不說還真不知道,老太太年輕時曾是個賽車手,所以她每天晚上最喜歡看的電視節目就是賽車了,是不是很顛覆我們對一般老太太的想像呢?
在英國,上了年紀還經營接待家庭的老太太也不算少,除了可以增加額外收入,重點是有人可以陪伴,不用一個人守著空蕩蕩的房子,整天找不到對象說話,像目前台灣有些地方正在推廣的「老青共居」或「青銀共居」也是類似的概念。
我們寄宿家庭的女主人,Jenny,其實從年輕時就已經和老公共同投入經營寄宿家庭的全職工作,接待過的國際學生數都數不清,家裡的擺設有來自全世界學生的禮物,還有一本又一本的學生感想留言簿,留言簿裡還會附上學生的照片。
她也經常翻閱這些留言簿和我們聊起一些特別的回憶,感覺這些曾經短暫駐足過的學生豐富了她的生命,我們也在留言簿裡留下了我們的感動,希望在Jenny的記憶裡也有我們的一席之地。
以自己為中心造就出的生活圈
Jenny在幾年前失去了丈夫,雖然已經不需要靠經營接待家庭來貼補家用,但她卻選擇性的在旺季時幫忙語言學校接待學生,主要也是想保有這種與國際人士的互動,讓自己的生活有點忙碌,這或許也是證明自己寶刀未老的最佳方式。
雖然這在英國已經不是什麼新鮮事,不過對於我們這群50歲左右的熟齡學生來說,要讓70歲的長者幫忙伺候餐食與打掃似乎感到有些不太自在,只能說台灣的老人太幸福了,經常有子女隨侍在側可以幫忙處理大小事物,很多長者幾乎不太需要從事體力勞動的工作,只要早起去運動就行了。
而在很多已開發國家,由於勞力成本過高,生活中很多的瑣事還是得親力親為,例如修水龍頭、組裝家具或修改衣服等等,這也造就了國外長者各個身懷好本領與獨立的性格,就算他們有子女,也幾乎不與子女同住,更不需要經常見面。
乍看之下好像外國的老人很可憐,但仔細觀察後,發現這才是身心健全的生活方式!
外國長者們幾乎都保有自己的社交圈與喜歡的生活方式,子女只是擁有血緣關係的好朋友,不必經常互相牽絆,但需要時卻永遠都在。
點我加入幸福熟齡FB粉專,健康快樂每一天
(本文摘自《熟齡遊學:半百人生的海外體驗營》,四塊玉文創出版,豌豆老公主 Amy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