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打鼾、失眠、中止呼吸?中西醫合療如何助好睡

康健雜誌
更新於 02月10日10:06 • 發布於 02月10日10:06 • 出處/康健雜誌 文/ 黃玟綺 圖/Freepik
打鼾、失眠、中止呼吸?中西醫合療如何助好睡

嘗試過很多方法,卻還是睡不好?若是有打鼾、失眠,甚至是睡眠呼吸中止症、不寧腿症候群等困擾,長期下來可能導致白天情緒不穩、注意力不集中。面對棘手的睡眠問題,中西醫合療如何改善?

據國健署2019年報告顯示,台灣成年人失眠症狀的盛行率為23.5%,每5人就有1人為失眠所苦,其中高達80%是年紀在45~65歲之間的中年族群。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剛開始出現睡眠困擾,一般人通常會想到的是「自律神經失調」,要看神經內科;出現「打鼾」,所以看耳鼻喉科。其實造成失眠的原因很多,睡眠障礙更有80多種,而這些睡眠相關的疾病都是互相關聯。在國際上,「睡眠醫學」已是獨立的專科醫學,如果只看單一科別,可能會有某部分的睡眠障礙是被忽略掉或誤診。

睡不好要看中醫還是看西醫?現在有不傷腦筋的新選擇。林口長庚紀念醫院是全台灣少數結合中西醫合療的睡眠中心,患者不用到處去掛號,就可由中、西醫不同科別的醫生,全面性地去了解失眠問題,並共同解決各種睡眠困擾。

因此,《康健》特別邀請林口長庚胸腔內科系呼吸道疾病科教授級主治醫師陳濘宏,及長庚紀念醫院中醫針傷科助理教授級主治醫師劉耕豪,談談中西醫合療如何改善失眠。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中西醫合療治失眠,實際上怎麽做?

陳濘宏:失眠可能有上百種原因,不論是中醫或是西醫,都必須透過睡眠醫學的知識,先幫病人做診斷。一般失眠有4~5成是因為情緒困擾,或者是憂鬱症、焦慮症,必須要做鑑別診斷後,才能決定後續要做什麼檢查及治療。

在中西醫合療門診,同一時段,會由中醫師和西醫師分別在兩個診間看診。患者到睡眠中心,通常會先從西醫的角度診斷,然後在睡眠中心裡睡一晚、身上貼感應器做紀錄,找到睡眠障礙的原因,後續再由中醫協助治療。有些患者不想吃安眠藥,怕可能長期依賴藥物,就可以考慮針灸或吃中藥。如果患者正在洗腎,擔心藥物影響肝腎功能,又想睡得好一些,則可以選擇針灸;如果患者害怕針灸,則可以選擇吃中藥,這些都能幫助患者寧心安神。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另外,睡眠中心還有心理師協助做認知治療,心理師可以從西醫的角度協助患者做訓練,比如說訓練肌肉放鬆、調節呼吸等;也能從中醫的角度,利用中藥方輔助病患入睡,改善睡眠困擾。

中醫怎麼看失眠?

劉耕豪:以中醫來看睡眠,會分成兩個概念,第1個是「陰」跟「陽」,白天工作、晚上睡覺,其實和晝夜節律有關聯。古人說「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舉例來說,有很多年長者,因為白天少走動,常常坐在沙發上,晚上睡得比較不好,其實就是受到晝夜節律的影響。

第2個則是「營陰」和「衛氣」,人從睡到醒、醒到睡,氣會有分配上的改變,衛氣主導白天的功能,防衛身體不受外界影響而造成傷害;到了晚上氣會互換,營陰循血脈流注全身,五臟六腑都能得到營陰的滋養。

如果有失眠的問題,中醫會從營陰和衛氣來觀察患者,比如「胃不和,則臥不安」有時是患者吃太多,導致胃食道逆流而睡不好,也可能是身體有器官正在發炎,以至於睡眠受到影響。

失眠問題中醫會從營陰和衛氣來觀察,比如「胃不和,則臥不安」,或是身體有器官正在發炎而影響夜晚睡眠。圖片來源 /Freepik

中醫如何協助治療睡眠困擾?

劉耕豪:如果晚上常常思緒很多、壓力大、睡不著,可以從以下3個方式著手:

1. 調整呼吸:可以找一個有秒針的時鐘,看著秒針然後慢慢地呼吸,吸氣5秒、吐氣5秒,每呼吸1次大概就是10秒鐘。很多人會說,我吸不到那麼久,或是吐不到那麼久,我的建議是,只要慢慢練習,就可以把吸氣吐氣的時間慢慢拉長。透過呼吸的方式,可以讓自己的神經穩定下來,同時煩雜的思緒也會減少。

2. 甩手排濁氣:透過甩手動作,可以讓身體不再僵硬、釋放白天的壓力,且讓失眠得到改善,概念上和調整呼吸一樣,是透過一些動的方法尋求放鬆。做法是:兩腳與肩同寬,不著鞋襪打赤腳,放鬆後接著把注意力放在腹部,不要憋氣,然後兩手臂、包含十指和手掌打直,輕鬆地甩動。甩動時,足下(腳掌)也要出力抓地,達到氣血循環效果。

3. 穴位按摩:可以按摩耳神門穴、手神門穴、照海穴,每按壓10秒後,休息5秒,左右手各按壓5分鐘,每天早、中、晚各按摩1次。耳朵偏上面會有1個三角窩,是耳神門穴;手的神門穴在手的小指端,掌心朝自己握拳,手腕關節橫紋、骨頭之間的凹陷處。照海穴則是腳踝、足內側,內踝尖下方凹陷處。按壓這3個穴道可以鎮靜安神、緩和焦慮,進而改善失眠。

有失眠問題,可以按壓這3個穴道鎮靜安神、緩和焦慮來改善。圖片來源 / 鄭佳玲製圖

為什麼中醫常建議晚上11點前就要入睡?

劉耕豪:11點前要睡著對身體比較好,是單純以中醫觀點來看,其實關鍵還是必須符合晝夜節律。譬如中國地域廣大,雖然成都跟北京是統一時間,卻已經跨了好幾個時區;有些歐美地區,緯度比較高,也會有日光節約時間,因此什麼時間點睡著,以晝夜節律來說,意義不大,我認為不需要執著在幾點鐘睡著,最好在穩定、規律的上床時睡覺,睡眠品質才會比較好。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