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風濕性心臟病恐有中風、心衰竭危機 專家詳解治療方式

NOW健康(TW)
更新於 2023年10月28日01:57 • 發布於 2023年10月28日01:50 • 編輯部 整理報導
▲風濕性心臟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是種自體免疫疾病,因為在小時候感染A群鏈球菌咽喉炎造成風濕熱,導致身體產生了會攻擊自己組織的抗體。(圖/NOW健康製作;圖片來源/ingimage)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50多歲的王女士在買菜時突然感到右側手腳發麻無力,而被送到急診室。幸運的是,相關症狀在短時間內改善,算是小中風發作。

進一步檢查發現,患者的二尖瓣已明顯硬化,打不開也關不起來,所以會造成狹窄與逆流。林口長庚心臟外科教授陳紹緯醫師指出,因為伴隨心房顫動,所以容易形成血栓,使中風的風險大幅上升。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其實,患者的病因可以回溯到小時候。」陳紹緯醫師說,「若在小時候感染過風濕熱,成年後就可能出現風濕性心臟病,導致二尖瓣狹窄、三尖瓣逆流、心房顫動等問題。」

由於二尖瓣已不堪使用,在詳細討論過後,幫患者進行二尖瓣置換、三尖瓣修補手術。陳紹緯醫師說,為了改善心房顫動,降低中風的危險,術中同時進行心房顫動電燒手術。另外,為了避免左心耳中繼續形成血栓,所以在清除左心耳中的血栓後,利用左心耳閉合器關閉左心耳。

術後患者復原相當順利,心臟也恢復正常心律。陳紹緯醫師說,患者的心臟功能顯著改善,目前狀況穩定也持續在門診追蹤。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風濕性心臟病(Rheumatic Heart Disease)是種自體免疫疾病,因為在小時候感染A群鏈球菌咽喉炎造成風濕熱,導致身體產生了會攻擊自己組織的抗體。陳紹緯醫師說,心臟受到攻擊後會出現心臟發炎、瓣膜發炎。二尖瓣與主動脈瓣容易受到影響而產生病變,漸漸造成瓣膜狹窄或逆流。而在心臟受損後,常會產生心房顫動。

▲風濕性心臟病經常導致二尖瓣狹窄、心房顫動。(圖/照護線上提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風濕性心臟病患者通常是在五、六十歲才會到心臟科就診。陳紹緯醫師說,患者可能出現心臟衰竭的症狀,例如頭暈、疲憊、下肢水腫、容易喘等。因為常伴隨心房顫動,而讓患者感到心悸、心跳不規則。

若沒有及時處理心房顫動,可能形成血栓。當血栓隨著血液流出心臟,便會阻斷血流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腸中風、腎中風、肢體中風等嚴重併發症,可能導致失能,甚至死亡。

風濕性心臟病常造成二尖瓣狹窄、主動脈瓣狹窄,使血流受到影響。陳紹緯醫師說,血液回堵鬱積之後,會讓右心漸漸擴大,而出現三尖瓣逆流。

病變的心臟容易出現心房顫動,根據統計約有8成的風濕性心臟病患者有心房顫動。陳紹緯醫師說,二尖瓣狹窄、三尖瓣逆流、心房顫動這三個問題是風濕性心臟病常見的組合。

如果僅有二尖瓣狹窄,醫師會先評估是否適合使用導管氣球擴張,把瓣膜撐開。陳紹緯醫師說,用氣球撐開二尖瓣,症狀得到緩解後,患者仍需持續追蹤。因為撐開的二尖瓣可能會再度漸漸狹窄,而需要手術治療。

如果有嚴重二尖瓣逆流或合併心房顫動,便會建議及早手術治療。陳紹緯醫師說,手術治療的目標是一次處理二尖瓣狹窄、三尖瓣逆流、心房顫動。

▲當二尖瓣已嚴重受損,修補後常需再次手術,會建議置換人工瓣膜。(圖/照護線上提供)

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的二尖瓣往往都嚴重發炎、鈣化,若採用二尖瓣修補術,未來需要再次開刀的機會較高。陳紹緯醫師說,目前大多會建議進行二尖瓣置換手術,移除病變的二尖瓣,換上人工瓣膜。65歲以上患者,一般建議用生物瓣膜,65歲以下患者,如果願意終身使用抗凝血劑,可考慮使用機械瓣膜降低二次開刀風險。

風濕性心臟病患者的三尖瓣逆流主要是因為受二尖瓣狹窄影響,血液回堵鬱積,導致心臟擴大而造成,屬於次發性三尖瓣逆流,大多數患者可以進行三尖瓣修補。

由於心房顫動可能導致腦中風、心肌梗塞、心臟衰竭等嚴重併發症,建議於手術當中一併處理。陳紹緯醫師說,心房顫動的治療包括兩個部分,心房顫動電燒術與左心耳閉合術。

心房顫動電燒術是利用射頻燒灼及冷凍消融二種不同能源在心房內進行電燒,形成疤痕組織阻隔異常的電訊號。陳紹緯醫師說,在手術當中進行心房顫動燒灼術的成功率約7至8成,能夠幫助回復正常心率,降低心房顫動復發的機會。

▲手術治療心房顫動,以降低中風的風險。(圖/照護線上提供)

左心耳閉合術的目的是關閉左心耳,陳紹緯醫師解釋,左心耳是心臟胚胎發育的遺跡,在心律正常時,不會造成問題,但在心房顫動發作時,左心耳裡容易血液滯留形成血栓,許多導致心房顫動患者腦中風的血栓都是來自左心耳。

傳統手術是將左心耳剪掉,然後把開口縫起來。陳紹緯醫師說,但是因為左心耳非常脆弱,縫完之後容易出血,利用傳統手縫方式會增加手術中心臟停止時間。目前可使用左心耳閉合器,夾住後便能有效關閉左心耳,幫助縮短手術時間,並減少出血的機會。關閉左心耳可避免血液滯留形成血栓,大幅降低未來腦中風之風險。

+貼心小提醒 +

風濕性心臟病是因為小時候感染A群鏈球菌咽喉炎造成風濕熱,導致身體產生會攻擊自己組織的抗體,使心臟瓣膜發炎病變。陳紹緯醫師說,患者通常有二尖瓣狹窄、三尖瓣逆流、心房顫動等狀況,可能導致心臟衰竭、腦中風、心肌梗塞等致命併發症。

手術治療包括二尖瓣置換、三尖瓣修補、心房顫動燒灼術、左心耳閉合術。陳紹緯醫師說,經驗豐富的團隊能夠幫助患者在一次手術中解決多種問題,達成整修心臟的任務!

【本文由「照護線上」授權轉載,原文出處:風濕性心臟病恐致中風、心衰竭!救心連續技,二尖瓣置換、三尖瓣修補、心房顫動電燒、左心耳閉合術,心臟外科醫師圖文解析】(點看下方了解更多)

核稿編輯:陳珍妮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狗狗中暑急救3步驟!幫助狗狗降溫避免中暑健康危害
寵物健康醫療網
太恐怖!小學生「看電影竟染菜花」 醫曝座位不要挑後排:容易幹壞事
中天新聞網
自律神經失調症狀從頭到腳都可能發生!一文了解自律神經失調原因&如何改善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夏季高溫危險!「這個溫度」人體會受不了 熱危害風險簡單算、防中暑
康健雜誌
如何「吃」出天然美肌?營養師教你與痘痘肌說再見!
台灣健康醫療網
女性更年期在45歲後報到!研究:高脂魚類、豆類有助延緩卵巢老化
幸福熟齡(台灣)
她喜懷雙胞胎,「因1問題」醫警告恐致不良影響! 暖心醫成功迎雙寶
台灣健康醫療網
營養師推薦「夏日必吃」的5種水果!熱量、功效和營養價值一次看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COVID-19 疫情進入流行期!確診暴增 817 例,上升 3 成
Heho 健康(台灣)
【長者健康】80歲不懵懂毋須靈丹妙藥 4大因素保持頭腦精靈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他頭痛服藥未解,再次就醫竟是「帶狀疱疹」! 醫題關鍵症狀
台灣健康醫療網
快訊/流感疫情升溫!疾管署「即日起至7/31」擴大公費流感抗病毒用藥
中天新聞網
是有喜了嗎?懷孕8大跡象1次看 快準備驗孕迎接好消息
NOW健康(TW)
寵物守宮放醬料碟!疾管署揭:爬蟲類恐帶沙門氏菌「可接觸傳人」
中天新聞網
未夠30歲就甩頭髮?學識頭皮護養正確觀念,免成脫髮「新力軍」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COVID-19確診數激增!台大重啟「控床」措施
Heho 健康(台灣)
有益健康的「慢早晨」成為歐美流行新趨勢,專家證實可有效緩解焦慮、緊張、不安情緒,慢節奏早晨可這樣開啟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60歲後的急躁,是大腦太優越!把「今天別做明天能做的事」作為座右銘吧,維持體力才能快樂老後
幸福熟齡(台灣)
7月起加碼6次兒童發展篩檢! 何時篩檢?要準備什麼?3大QA一次看
台灣健康醫療網
獨家/新冠大流行!「嗅覺異常、肺炎」都是症狀 黃立民:台大門診爆增2成
中天新聞網
一堆人咳嗽!恐不是呼吸道感染 醫示警「7大症狀」別再拖了快就醫
中天新聞網
男子車禍後眼睛瘀青、視覺有疊影 照CT竟眼窩骨碎裂
NOW健康(TW)
口臭原因常見有10個!不是只有牙周病才會有口臭,告訴你口臭怎麼解決、應該看哪科?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