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高齡化社會失智症照護刻不容緩 認知障礙不等於失智症

NOW健康(TW)
更新於 01月28日23:28 • 發布於 01月27日10:00 • 編輯部 整理報導

【NOW健康 編輯部/整理報導】藝人林葉亭85歲失智父親於16日下午家人大掃除時,外出後失去音訊,各界發起協尋,警消和民間搜救隊也展開地毯式搜索。令人遺憾的是,26日上午尋獲時,已天人永隔。有關失智症老人的照護,也因此事件再度引起社會關注。然而,一般人的刻板印象裡,常將「認知障礙」與「失智症」畫上等號,實際上真的是如此嗎?

失智症是認知障礙的其中一類 通常發生在較高齡的群體中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臺北市立聯合醫院和平婦幼院區神經內科主任劉建良指出,現今社會,隨著人口老齡化,與認知功能相關的健康議題成為人們關注焦點。人們常常將「認知障礙」與「失智症」畫上等號,但實際上,認知障礙症(Cognitive Impairment)的範疇遠遠不止於失智症。認知障礙是一系列影響思維、記憶、學習及判斷的病症,這些症狀可以源於多種不同原因,並不局限於老年人。

劉建良說明,認知障礙並不等於失智症,失智症是認知障礙的其中一類,通常發生在較高齡的群體中,並逐漸加重患者的記憶力、語言能力、及日常生活能力。然而,認知障礙的表現形式多樣,許多非失智症患者可能也會面臨不同程度的認知挑戰。這些挑戰可能來自於憂鬱症、焦慮症、睡眠障礙、營養不良、藥物副作用、中風或頭部外傷等因素。

值得注意的是,在早期,許多導致認知障礙的病症是可治療的,因此及早診斷和妥善治療至關重要。患者如果能在初期發現認知功能減退的跡象,通過適當的醫療和生活方式調整,將可以有效控制病情,甚至逆轉某些症狀的進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認知障礙早期要做3件事 專家告訴你哪些是可逆性認知障礙症

1.治療與管理:及早診斷認知障礙,尤其是在疾病初期,能夠讓患者有更多的時間接受適當的治療。某些可逆性認知障礙症,如甲狀腺功能低下、維生素B12缺乏、憂鬱症、水腦症、藥物副作用等,通過適當的介入治療能夠顯著改善。

2.改善生活質量:即使透過完整評估工具,在早期就確診退化型的阿茲海默症,早期診斷也能幫助患者和家屬更好地應對生活變化,及早規劃財務與醫療照護選項,強化支持系統,維持生活功能,延緩症狀惡化。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3.心理健康支持:確定病因後,可提供妥善診斷後支持,讓失智症家庭能夠逐漸理解疾病,減少焦慮與不確定感。家屬也能在早期建立應對機制,減輕日後的照護壓力。

關注認知障礙的早期徵兆 打破「認知障礙即失智症」的刻板印象

提高認知障礙的認知是社會責任,除了醫療機構的支持外,社會大眾對認知障礙的認識和接納也至關重要。家庭、工作場所及社區應共同合作,創造一個失智友善環境,幫助認知障礙患者在日常生活中保持尊嚴與獨立,早期支持和介入更顯得至關重要。

劉建良呼籲社會各界關注認知障礙的早期徵兆,打破對於「認知障礙即失智症」的刻板印象,重視及早診斷的重要性,並為每一位可能面臨認知挑戰的人提供支持與幫助。

文字編輯:陳如頤

# 首圖來源/Freepik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女性進入更年期後,平均每2人就1人高血壓!多吃3類食物遠離三高、降大腸癌發生率
幸福熟齡(台灣)
【2025外科醫學會年會】引領台灣醫療走向世界!整形外科創新技術 開創健康台灣新紀元
台灣健康醫療網
總是睡不飽、想賴床?中醫解析濕氣影響 2穴位+精油助改善
台灣健康醫療網
雨水時節養生指南!中醫師提醒:保暖還是很重要
中天新聞網
研究:日行「這步數」或可降憂鬱症風險 醫推每天多走100步護身心健康
台灣健康醫療網
冷氣團連發,回暖是假象!濕冷到什麼時候?氣象專家解答
康健雜誌
北部未滿6歲女童染流感「燒到40度併發心肌炎」身亡
中天新聞網
小心誤觸頸部死穴!醫示警:「種草莓」恐誘發腦中風
中天新聞網
未滿 10 歲女童染流感併發腦炎!高燒、意識不清 住院 4 天不治
Heho 健康(台灣)
168斷食正夯!那你聽過1410、52斷食法嗎?減肥必知間歇性斷食一次看
良醫健康網
毛孩臨終前6大徵兆飼主必知! 陪伴寵物走完最後1哩路
NOW健康(TW)
王大陸遭爆偽裝心臟問題逃兵!醫:要騙得過難度很高
Heho 健康(台灣)
【節氣|雨水】雨水增多提防倒春寒 舊疾過敏症多發 調理脾胃增免疫力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洗腎」人生就完了?透析、換腎、安寧醫療…怎麼選?醫解析末期腎病4選擇:為自己做最好決定
幸福熟齡(台灣)
78歲黃越綏拖延病情慘了!親曝「狀況惡化」:右耳已失聰
中天新聞網
長者臥床一週掉 10% 肌力!跌倒 4 原因 防跌 3 步驟一次看
Heho 健康(台灣)
空污:看不見的公衛危機 糖尿病、骨鬆、失智都和它有關
康健雜誌
他「流感剛痊癒」突胸悶暈倒 竟是併發心肌炎
台灣健康醫療網
做決定不再糾結!從生活細節學習 如何避免決策失誤
台灣健康醫療網
助孕新方向!補助試管嬰兒人數增,大齡求孕「3力」再行動
康健雜誌
我到底是「健忘」還是「失智」?原來有6個D,代表認知功能減退!
幸福熟齡(台灣)
陳文茜增生近10顆腫瘤!親吐「滿口苦味」:吃罐頭去苦
中天新聞網
開瓶蓋、扭毛巾手好痛! 拇指腕掌關節恐已鬆脫
Heho 健康(台灣)
總是覺得累?醫揭「3大」關鍵原因 別忽視身體警訊!
Heho 健康(台灣)
補眠還是累?你可能正在「慢性發炎」!洛桑加參教5方法打敗疲憊:10種消炎好食快吃起來
良醫健康網
春節後腹瀉人數飆升!四週內390起群聚通報「近5年同期最高」
中天新聞網
日本上皇后美智子「失去平衡」一摔就骨折…醫揭骨鬆真相:停經婦女近1/2都中鏢,只有散步還不夠
幸福熟齡(台灣)
6年前發現肝腫瘤,95歲阿公靠1療法抗癌成功「來一顆燒一顆」…醫籲定期追蹤B肝:到百歲也免驚
幸福熟齡(台灣)
連假9天僅排便1次!婦人便祕又變胖 檢查竟是腸漏症
NOW健康(T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