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保護環境減少石化燃料空氣污染,特區政府早前預留3.5億公帑推行「電動渡輪先導試驗計劃」,全額資助4間渡輪營辦商建造4艘「零排放」的電動渡輪及相關充電設施。其中由「新渡輪公司」營運的全港第一艘電動渡輪,將於本周內由內地南沙船廠啟程來香港,經改裝後,最快明年初可投入服務,行走往來北角及紅磡的航線。
這艘電船可載多達400人,由於採用先進的碳纖及鋁物料,較舊式渡輪重量輕7成,加上採用高效大容量電池,故晚上充電8小時即可足夠航行運作一整天。此外,電船除安裝了太陽能板以節省艙內照明耗電外,更設有行李架及單車架,同時方便市民及旅客,料有機會成為香港未來「打卡」的新景點。
要把電船普及化,最大難處與推廣電動車相似,都是必須有足夠的充電設施,以及要解決電池維修保養的問題。特區政府為此已「提早」在北角、紅磡及觀塘碼頭安裝好電動渡輪的充電設施。環保署助理署長區詩敏接受傳媒訪問時透露,在電力公司協助下,北角碼頭已安裝「快叉」充電樁,電動渡輪只要晚上休航充電8小時後,電池電力已足夠翌日全日12小時運作及航空所需。區詩敏補充,將由南沙來港的「新渡輪」第一艘電動渡輪的電池不單容量大,而且設計上具有彈性,因為它是由多個小方體(電池)組成。故日後若出現問題要維修,可以輕易拆出來更換。電動渡輪另一好處是無需每星期花數小時到船塢入油,令船公司對航班調動更有彈性。
舊式電動渡輪另一難題是電池較重,影響續航力。幸快抵港的香港歷來第一艘電動渡輪「新明珠39」採用先進碳纖及鋁物料,較舊式人人十中大用鋼材製造的燃油渡輪重量輕了7成,故有額外負重能力,可以使用容量更大、效能更佳的新式磷酸鐵鋰電池,有助增加續航力。
電動渡輪「新明珠39」由新渡輪負責營運,今年9月已於在廣州南沙舉行下水儀式,料大約本周三會離開船廠前往香港,今年底在香港水域測試,明年第一季投入服務。該船外型及設計似「海豚」,可載400名乘客,船內設有洗手間、行李架和單車架等,便利市民出行。區詩敏透露新船的試驗分三階段進行,首階段約3個月,讓船長及船員在不載客情況下,熟習船的運作及紀錄航行的穩定性;第二階段約3個月,以額外航班形式(或非繁忙時段的正常航班)進行載客測試;如情況理想便會進入第三階段(約18個月),即是把電動渡輪用於正常航班包括繁忙時段,以進行終極測試。電動渡輪配備的高效能磷酸鐵鋰電池,每晚充電八小時,便可在日間連續運營12小時。甲板上太陽能板則可提供額外電源,足夠供應船內照明。據了解,太陽能板在轉化太陽光為照明電力的同時,亦有助消除部分陽光的熱力,料可令船艙較涼快。
新渡輪公司指電動渡輪可應用於短途的水上交通、水上觀光遊覽等。但若想推出更多電動渡輪,那麼泊位、充電設施等配套便必須跟上。由於目前電動渡輪在航速及充電方面仍有限制,可能影響航行時間及航班密度。但相信隨着技術不斷突破,加上政府支持,料環保電動渡輪在香港的應用前景光明。
資助總額達3.5億元「電動渡輪先導試驗計劃」,共涉及4間公司4艘電動渡輪。除了將率先於明年初投入服務的新渡輪公司「新明珠39」將參與的北角與紅磡航線之外,其他3條參與試驗的包括「珊瑚海船務」來往西灣河至觀塘的航線;天星小輪來往「中環至尖沙咀」的航線;以及富裕小輪行駛於啟德、紅磡、尖沙咀、中環及西九龍的水上的士。其中「富裕小輪」及「珊瑚海」已完成電動渡輪的採購並正在造船,天星則已展開建船的公開招標程序。
Text by BusinessFocus Editorial
免責聲明:本網頁一切言論並不構成要約、招攬或邀請、誘使、任何不論種類或形式之申述或訂立任何建議及推薦,讀者務請運用個人獨立思考能力自行作出投資決定,如因相關言論招致損失,概與本公司無涉。投資涉及風險,證券價格可升可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