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認識李斯特菌,避免潛在風險!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1月11日10:00 •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
為預防李斯特菌感染,食藥署強調,民眾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澈底清洗蔬果、充分加熱肉類產品、處理生熟食物時避免交叉污染,並注意食材的新鮮與衛生。

【健康醫療網/編輯部整理】隨著食安問題愈發受到重視,李斯特菌成為一個不可忽視的潛在風險。食藥署提醒,該菌對環境適應性強,特別是冷藏溫度(4~10℃)下仍能繁殖,廣泛存在自然界中,常見於土壤、腐生植物及約5%的哺乳動物糞便中。健康成人的糞便中也可分離出此菌。由於李斯特菌中毒的潛伏期較長(約3至70天,通常為21天),因此,追溯其感染源十分困難。

李斯特菌的主要感染途徑為食用被污染的食物或水。根據國外的調查報告,易受李斯特菌污染的高風險食品包括:生菜沙拉、哈密瓜、未經殺菌的乳製品、未充分加熱的熱狗和火腿等即食肉品。2011年,美國發生了一起大規模的跨州李斯特菌食品中毒事件,導致逾百人受到感染,就是源自於哈密瓜。2018年,南非的一家即食肉品工廠也遭李斯特菌污染,由於民眾在食用前未充分加熱,造成千餘名民眾感染。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根據美國疾病控制與預防中心近年針對9起跨州李斯特菌食品中毒事件報告,涉及的食品多為生鮮蔬果、即食肉品、乾酪及冰淇淋等,顯示其對民眾健康及社會經濟的重大影響。

澈底清潔與加熱,避免生、熟食交叉污染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在國內,曾在生魚片、即食生鮮蔬果和即食肉品中檢出李斯特菌。而李斯特菌感染對一般免疫功能正常者,可能出現腹瀉、嘔吐、腹痛等急性腸胃炎症狀,但對於免疫力較弱者,如老人或嬰兒,細菌可隨血液擴散全身,造成「菌血症」,甚至可能導致死亡。孕婦儘管通常沒有明顯症狀,但仍可能將細菌傳給胎兒,導致流產、早產或新生兒患上敗血症、腦膜炎。因此,此菌對高風險族群的潛在威脅不可小覷,了解其來源和傳播途徑有助於保護自己和家人的健康。

為預防李斯特菌感染,食藥署強調,民眾應養成良好的衛生習慣,如勤洗手、澈底清洗蔬果、充分加熱肉類產品、處理生熟食物時避免交叉污染,並注意食材的新鮮與衛生。如需了解李斯特菌的檢驗方法,可至食藥署網站業務專區(https://www.fda.gov.tw/TC/siteList.aspx?sid=103) 首頁〉業務專區〉研究檢驗〉公告檢驗方法)查詢。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本文出處:《藥物食品安全週報》第1107期。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諾羅病毒太猖狂!醫無奈:有噁心嘔吐…診所「直接發碗」
中天新聞網
16歲妹子手長小水泡以為汗疱疹 醫一驗驚「是二期梅毒」
中天新聞網
常放臭屁小心身體發出的警訊!!醫:最嚴重恐是大腸癌
中天新聞網
40歲女玩大胃王遊戲「肚子都是胃」 慘住院5天才消化完
中天新聞網
「這8種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得到慢性腎臟病! 醫教護腎守則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冷易誘發「偏頭痛」!醫:疼痛頻率增 伴隨「3類症狀」要當心
台灣健康醫療網
愛吃又怕胖?中醫師教你四招聰明吃不發胖!
VOCO News
心房顫動治療新突破!「1技術」30分鐘改善心悸困擾
台灣健康醫療網
益生菌大揭密!有助調整體質的益生菌有哪些?7 挑選技巧教你挑對舒敏益生菌
Heho 健康(台灣)
北部低溫下探10度! 慢性病高危族群必做6點防寒措施
NOW健康(TW)
深度睡眠時大腦正在「大掃除」!研究:安眠藥可能干擾排毒過程
台灣健康醫療網
染諾羅一吃就吐?專家籲「先禁食」牛奶、生吐司先別碰
中天新聞網
「你的心靈不需要課程」? 心理諮商前你該知道這些事
NOW健康(TW)
冬天來碗蘿蔔湯!料理要選對部位 湯品才能甘甜不苦澀
NOW健康(TW)
別小看肺癌家族史!他不抽菸仍罹肺癌…雙肺都有腫瘤
中天新聞網
不一定是青春痘!妙齡女「臉部泛紅、大爆痘」竟是玫瑰斑
中天新聞網
糖尿病會好嗎?血糖多久恢復正常?一篇告訴你控制糖尿病前期方法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