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日本樓市面對建築成本飆升及土地價格上漲,為了令樓價看似「可負擔」,住宅面積縮小成為一種新常態。根據日本政府2023年的最新統計,當地住宅平均面積已縮減至約92平方米(約990平方呎),較2003年的高峰期縮小約3平方米,回到30年前的水平。「變相加價」成為市場常態,年輕人及中低收入人士的居住環境進一步受壓。
住宅面積縮小 兩人單位不足「富裕標準」
根據日本總務省每5年進行一次的「住宅與土地統計調查」顯示,自1960年代以來,當地住宅面積不斷擴大,於2000年代達到頂峰。然而,最近5年住宅面積明顯縮小,當中包括一戶建(獨立屋)及公寓(分層單位)。現時兩夫婦的平均居住面積約50平方米(約538平方呎),低於日本政府定義的「富裕居住生活」標準的55平方米(約592平方呎)。
東京一名50多歲的女性租戶透露,她與丈夫目前居住在一個30平方米(約323平方呎)的小單位,坦言生活空間「令人窒息」,但由於工作地點附近的物業價格過高,無法負擔更大的單位,只能放棄搬遷的念頭。
置業取捨現分歧 價格與地段難兼得
橫濱市一名30多歲的女性受訪者透露,她與丈夫現居於一個50平方米(約538平方呎)的2房單位,兩人都希望搬到更寬敞的住所,但新建單位價格過高,連部分地段的二手樓都難以負擔。她指出,丈夫在物業選擇上更看重地段及品牌價值,而她則偏好價格較低的郊區物業,造成置業需求上的分歧。
隨着疫情後工作模式回歸正常,雙職工家庭對交通便利性的需求顯著增加。然而,越是交通方便的地段,住宅面積越難有保證,令不少家庭在置業時面臨更多妥協。
一人家庭激增 「納米樓」需求持續上升
日本國土交通省預測,2024年後住宅面積將進一步縮小。不動產經濟研究所指出,住宅面積縮減的主要原因是建築成本上升,而一人家庭的增加亦催化了「納米樓」的需求。根據日本人口普查,2020年一人家庭的佔比已增至38%,較5年前上升3.5個百分點,小戶型住宅成為市場的主流。
建築成本飆升 「變相加價」成新常態
建築成本上升是住宅縮小的主要原因之一。據日本國土交通省的建築工程費平減指數(住宅綜合)最近顯示,現時建築費用比2015年度上升了約30%,而住宅用地價格亦持續上升。為了避免因直接轉嫁成本而令樓價過高,業界普遍採用縮小面積的方式來控制樓價,這種手法被形容為「變相加價」,類似食品市場中減少容量但保持平穩價格的策略。此外,一些樓盤更以低價建材用於公共空間,以進一步壓低成本。
一戶建需求下降 富裕階層偏愛市區公寓
在一戶建(獨立屋)方面,較大面積且價格較高的訂製住宅需求亦明顯減少。截至2024年9月,訂製住宅的新建開工數量連續3年下降。業界認為,能夠負擔訂製住宅的買家數量並無增加,而富裕階層則更傾向購買市中心的公寓,取代位於郊區的大型一戶建。
想緊貼樓市最新動態,記得追蹤28Hse以下平台!
28Hse 網頁:https://www.28hse.com
YouTube:易發睇樓團 (https://www.youtube.com/@28hse_com)
Facebook:28hse.com (https://www.facebook.com/28Hs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