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妙齡女愛美穿耳洞竟長小肉球 醫揭穿耳洞前後注意事項

NOW健康(TW)
更新於 07月20日00:28 • 發布於 07月19日08:42 • 陳如頤 報導

【NOW健康 陳如頤/台北報導】現代人追求美麗,有的人會在身上的不同部位打洞後穿戴各種飾品,耳朵、鼻子、肚臍、唇部、舌頭、眉毛等都有人打洞,有些人甚至不只打一個洞,穿戴的飾品樣式、材質也五花八門。不過即使打的孔洞很小,也是要了解可能的風險,才不會追求美麗反而造成傷害。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穿耳洞前、後應注意事項說明。(圖/書田診所提供)

書田診所整形美容科主任醫師黃季怡表示,門診就有遇到1位28歲林小姐,主訴左耳廓上有一突出腫塊,想要切除。詳細詢問病史得知,患者於一年前穿了耳洞,之後反覆有紅腫、化膿現象,持續2個月,之後將耳環移除,傷口逐漸復原,但隨後於原傷口處發現突起,且逐漸長大。檢查發現腫塊呈2公分球狀,突出表皮,底部與耳骨相連,診斷為蟹足腫,經注射治療後狀況改善。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穿洞流程說明。(圖/書田診所提供)

穿戴飾品的洞是如何形成的?黃季怡解釋,在選定的部位製造一個穿刺傷口,接著置入異物固定,等待傷口自然癒合後形成瘻管,便於之後配戴飾品。在穿洞前首先要排除疤痕體質,接著選定適合穿洞的部位,留意皮膚消毒,固定物的材質與消毒;穿洞後要注意傷口護理,並耐心等待,待傷口癒合良好才可換戴其它飾品。

一旦穿耳洞出現感染時,可以從哪些跡象觀察注意?黃季怡說明,一般說來局部的紅腫痛是最顯著的異常,其他像是傷口分泌物的增加、局部皮膚組織腫脹、脫屑情況增加,都是發炎或是皮膚受刺激的反應。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照護不良或特殊體質者,穿耳洞可能發生的風險。(圖/書田診所提供)

黃季怡指出,穿耳洞後倘若照護不當或本身有疤痕體質、易過敏等特殊體質者,發生發炎感染、異物嵌入、疤痕增生、組織變形等狀況的機會較高。因此特殊體質者,在身上穿洞時,要特別謹慎,避免感染。在傷口癒合後,須注意配戴飾物材質,避免過敏、發炎等反應,以降低疤痕增生發生的機會。

至於哪些材質比較不會引起發炎或者感染的反應?黃季怡回答,基本上活性越低的金屬,相對造成皮膚組織刺激的機會越低。因此,純金飾品對皮膚組織的刺激比較低,但市面上許多金飾並非純金,可能含有其他金屬,因此選購時要注意其成分。另外,電鍍飾品也比較容易造成皮膚敏感的問題。

▲疤痕增生的治療方式。(圖/書田診所提供)

黃季怡強調,一旦出現疤痕增生,應儘早治療!萬一產生疤痕增生,目前最常見的治療方式是類固醇注射,注射次數依個人狀況有所不同。除了注射類固醇外,冷凍治療、貼矽膠片、染料雷射、手術等,都是治療的選擇之一。在疤痕體積小時進行治療,可避免疤痕擴大,縮短治療時間。

最後,黃季怡再次提醒,打洞後穿戴飾品,雖然洞很小,但是仍有感染、形成疤痕等的風險,事先了解個人狀況及後續的照護方式,小心照顧,才能降低疤痕發生的機會。發現有疤痕時,儘早就醫治療,以免疤痕範圍擴大。

# 首圖攝影/陳如頤

查看原始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