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腸道是第二大腦?醫生講解腸道重要性+便秘改善方法

8杯水 Meditorial.co
更新於 2023年01月11日04:22 • 發布於 2023年01月11日02:15

有說腸道是第二個大腦,「好腸道比好大腦更重要」,究竟腸道有多重要?都市人普遍腸道欠佳,應如何注意改善腸道及便秘問題?我們邀請了腸胃肝臟科張世華醫生,為我們解答以上疑問。

好腸道比好大腦更重要?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除了普遍認知的消化功能,其實腸道還有更多意想不到的功能。腸道本身有很多免疫的細胞,阻擋細菌侵入,還有生產功能,如維他命K的吸收和製造也是靠腸道細菌。近來不少研究提出腸道中微生物的平衡,即所謂益生菌叢的平衡,也跟身體不少疾病有關。不少人可能也聽說過血清素會影響大腦,甚至情緒,其實腸道亦有負責血清素、甚至不同荷爾蒙的分泌,間接影響身體不同部位的運作。

為何都市人普遍腸道欠佳?

腸胃病是其中一類常見的都市病,當中有很多原因。都市人飲食容易不定時,我們稱作「skip meal」,吃一餐、不吃一餐,有時候一餐吃兩餐份量,導致過飽;煙酒、過分肥膩或生冷的飲食,也會增加腸道感染的風險。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生活上如何善待腸胃?

飲食方面,盡量維持新鮮、健康的飲食,減少進食加工食物,包括罐頭、臘味、腸仔,多吃新鮮肉類、水果和蔬菜,主食要吸收足夠纖維;另外避免太餓或太飽,即所謂少食多餐,讓腸道有適時休息。過量的煙酒、濃茶咖啡等對腸道健康亦不太好,盡力避免這些生活習慣。

改善便秘方法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便秘問題本身有很多原因,但以大腸來說,有的是結構異常問題,或是其他原因,例如腸道發炎 導致狹窄,也會使排便困難;甚至身體其他疾病,例如嚴重甲狀腺病或糖尿病等,都有可能影響排便。假設是一般腸道功能不適,或腸易激症等導致便秘問題,可留意吸收食物方面是否有足夠纖維。一般來說,建議每天最少有20至35毫克纖維吸收;另外吸收足夠水份,配上適量運動;一些幫助排便的生果,如奇異果和火龍果,也可幫助病人排便,情況困難的話應諮詢醫生意見,適量使用有助排便的藥物,改善排便。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天氣凍手腳跟著凍 中醫食療改善四肢冰冷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雞蛋過期還能吃嗎?出現這些狀況應丟棄 避免食物中毒
NOW健康(TW)
水果變黑、軟爛,切掉還能吃或榨汁?專家解答安心吃2原則
康健雜誌
天冷居家清潔小心椎間盤突出! 醫示警這些動作要避開
NOW健康(TW)
消委會抽濕機|3成半樣本抽濕量較聲稱低,1樣本能源效益「2級扮1級」!空氣淨化表現懸殊,除甲醛速度最多差6倍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小心電子煙成隱形炸彈!美國少年遭炸傷手指截肢 「這些」部位最常受傷
台灣健康醫療網
日本上皇后美智子「失去平衡」一摔就骨折…醫揭骨鬆真相:停經婦女近1/2都中鏢,只有散步還不夠
幸福熟齡(台灣)
每週星座運勢|2025年2月17日(一)~2月23日(日)
VOCO News
消委會體檢服務|漠視專業操守!體驗服務誇大病情,恐慌行銷誤導顧客
Medical Inspire 醫.思維
春天常見 2 類疾病!過敏 vs 感冒怎麼分? 醫:留意1情況
Heho 健康(台灣)
等我老了,把我送養老院吧!父對兒告白:就想著你有事業、結婚,我和你媽安心養老
幸福熟齡(台灣)
【潮濕】大回南天 太潮濕會引起哮喘發作?教你幾招有效對抗潮濕!
高燒 Gofever
「甜味劑」究竟是好是壞?有致癌風險?醫解答:「這類」少吃
台灣健康醫療網
枇杷膏有2種!食品、藥品功效大不同 藥師教你1秒辨別
NOW健康(TW)
柯爸病逝!醫曝「定期健檢」超重要 LDCT是最有效篩檢
中天新聞網
中醫治感冒:依體質分段治療,3天就可緩解
康健雜誌
蛤?14歲男孩聽不見悄悄話,常戴耳機讓聽力損傷不可逆,「微聽損」如何預防?
康健雜誌
補眠還是累?你可能正在「慢性發炎」!洛桑加參教5方法打敗疲憊:10種消炎好食快吃起來
良醫健康網
168斷食正夯!那你聽過1410、52斷食法嗎?減肥必知間歇性斷食一次看
良醫健康網
覺察叛逆的真正意義!解讀「青春期孩子」的內在需求與成長密碼
台灣健康醫療網
【節氣|雨水】雨水增多提防倒春寒 舊疾過敏症多發 調理脾胃增免疫力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老公75歲患輕度失智,無法照顧送護理之家,當看到手腳被綁的伴侶那憤恨眼神時:她心碎了
幸福熟齡(台灣)
【EQ訓練】兒童情緒管理差愛鬧脾氣愛打人? 5步驟培養出高情商兒童!
MamiDaily
「洗腎」人生就完了?透析、換腎、安寧醫療…怎麼選?醫解析末期腎病4選擇:為自己做最好決定
幸福熟齡(台灣)
幫助晚期肝癌降期、改善預後?專科醫師圖文解說釔-90微球放射治療
幸福熟齡(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