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羅東博愛醫院推「在宅急症照護力」 這3種情況在家住院變可能

台灣健康醫療網
發布於 02月15日06:00 •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
羅東博愛醫院與台灣在宅醫療學會合辦「在宅急症照護實務技術工作坊」,培訓64位專業人員。

【健康醫療網/記者張慈恩報導】隨高齡化社會報到,年長者的急性感染症狀趨於頻繁,但用藥、換藥動輒跑醫院常讓病人疲於奔命,候診、交通往返勞心勞力,甚至恐延誤病況。羅東博愛醫院今年起專注提升「在宅急症照護力」,讓輕症感染的居家醫療病人也能在家接受住院治療,降低住院成本、促進在地老化。

這3類輕症感染病人 可原居住地照顧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羅東博愛醫院居家醫療團隊去年起參與衛福部醫事司「在宅住院創新模式計畫」,今年更配合健保署「在宅急症照護試辦計畫」,推動急症在宅舒適照護,完成台灣居家在宅連續性醫療照護的最後一哩路。凡肺炎、泌尿道感染、軟組織感染等3類輕症感染病人,若只須使用抗生素、無須進病房治療,就可在原居住地照顧。

在7至9天不等的急性照顧期間,醫院將提供通訊診療外,醫師定時巡診,而護理師也將每天至家中提供治療,並備有遠距設備監測生命徵象,提供病人家屬安心服務。

在宅急症照護 培訓獲得即戰力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社團法人台灣在宅醫療學會理事長余尚儒表示,了解在宅急症照護政策與模式發展、學習在宅急症照護流程及實務運作,對本土推動在宅急症照護的第一線人員極為重要,學會肩負培訓之責。

參與培訓的第一線羅東博愛醫院居家護理所護理長陳麗芬表示,培訓技術包含超音波演練、定點照護檢驗、遠程患者監護(RPM)與學習各項居家呼吸儀器使用,齊全與實際的臨床技能,讓護理師能獲得居家照護「即戰力」。

居家妥善且專業的醫療 實現在家照護心願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羅許基金會副執行長盧進德指出,隨高齡化社會與居住形式的改變,現今醫療不只涉及個人與家屬,更關乎社區;在家照護已經是現今醫療發展的浪尖,這次的工作坊能建構醫院、診所、居家及機構的區域合作模式,凝聚區域內的醫養動能,並連結社區照護網絡,進一步確保病人轉介與後送就醫之需求。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口臭從根本解決!網推10大改善方式 快速擺脫口腔異味
NOW健康(TW)
楊丞琳開騷前突發性失聰「左耳的聽力只剩一半」拆解突發性失聰4大原因 醫生:約一半患者可自行恢復部分聽力或痊癒
生活易ESDlife
女友要求「別插到底」他不解背後原因! 婦產科醫:「黃體破裂」嚴重恐致死
中天新聞網
以為香港腳!OL腳板、腳踝、腳底「癢到睡不著」 竟是不寧腿症候群
中天新聞網
反覆長針眼,可能是睫毛發生蟲蟲危機 4個族群要小心
康健雜誌
類風濕性關節炎吃保健品有效?專科醫師給解答
Heho 健康(台灣)
明天是夏至!養生4要點:大推「洛神仙楂烏梅湯」 生津止渴助消化
中天新聞網
確診激增,新冠又來了?新病毒株再加1,去過「這兩地」要小心
康健雜誌
【皮膚健康】坊間流傳愈洗愈白滑?台專家拆解洗米水洗臉
活好的 So Fit So Good
太陽火辣辣!防曬補水FUN暑假「預防3招、急救5步驟」 遠離熱傷害
中天新聞網
台灣高齡化挑戰迎轉機!產官學跨域推動數位療法
台灣健康醫療網
天熱心煩燥!上班族15 分鐘減壓法 「冥想」找回平靜
Heho 健康(台灣)
長新冠患者有救了!最新研究:可治療持續性呼吸困難及疲倦
中天新聞網
中榮「CAR-T細胞治療」大突破!「困難型淋巴癌」癌末患者腫瘤完全消失
中天新聞網
不是甲溝炎也不是灰指甲!指甲異常可能是潛在惡性腫瘤
台灣健康醫療網
30歲男「反覆血便」找不出原因!昏倒送醫開刀才知「小腸長了一顆肉瘤」
中天新聞網
營養師解析「蛋白質攝取量」!教你算一天該吃多少蛋白質?過量會出現哪些症狀? | Women's Health
Women’s Health
心電圖正常不代表沒有心臟病!醫點名「5高危族群」嚴重恐猝死
中天新聞網
醫美有年齡限制?專家提醒5關鍵
台灣健康醫療網
3月大嬰突發燒「家中沒人生病」竟染新冠!醫:爸媽臉上三條線
中天新聞網
換季收拾衣物!搬重物姿勢要注意 避「2動作」免傷腰
NOW健康(TW)
血癌不用怕!慢性骨髓性白血病10年存活率達92%,只使用口服標靶藥物有機會治癒
幸福熟齡(台灣)
明年健保費不需調漲!邱泰源:有信心一年內讓大家滿意
中天新聞網
送醫電擊22次救命!12歲女童「睡夢中大叫、痙攣」竟是超罕見心臟病
中天新聞網
冷氣除濕效率快3倍 但耗電多2倍
康健雜誌
歐美乳癌死亡率已降 但台灣仍攀升!專家籲透過「這些」方式改善
台灣健康醫療網
【幾歲來月經】哈佛研究:女孩初經年齡或降至9歲 肥胖或為禍首 月經不規律贈患癌風險
MamiDaily
指甲警訊不可忽視!7旬翁食指疼痛數個月 就醫才知罹「甲床鱗狀細胞癌」
中天新聞網
青少年罹患憂鬱症想自殺! 醫建議家長從13個病徵觀察
NOW健康(TW)
姊余苑綺癌逝…余祥銓照大腸鏡揪「3顆腺瘤」!腸癌患者1成有家族史,「長出息肉很快就癌變」
幸福熟齡(台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