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按:《風火山林》乃由一羣年輕山友創立的雜誌及網絡平台。風聞他們行得又寫得,故誠邀共同協作本期內容及部分攝影,並請總編輯華嘉昌(人稱華生)親撰從城市走進山間,跨過山嶺再奮筆疾書的感受。
幾年前,香港開始出現行山熱潮,行山霎時變成時興潮流玩意,不少年輕人愛上山影相打卡,令行山不再是「老餅」活動。而過去三年的疫情,更將熱潮推到高峰。不能外出旅遊的香港人,留在香港行山露營,在口罩圍城之時上山唞唞氣。此時,香港人終願意走入山野,暫時放下「行街、睇戲、食飯」的娛樂,認識不一樣的香港。
風火山林行山隊,卻於更早的2013年成立,起初只是我與幾位行山朋友一起行山郊遊的興趣小組,相約定期舉辦行山活動。由於有成員對於出版事業感興趣,也有人任職傳媒;亦有見傳統媒體對於香港山野並不熟悉,報道經常錯漏百出,是故我們希望以諳熟山野及動植物知識的山友,以及傳媒人的雙重身分,自己報道自己做;於是行山隊成立翌年,就開始自資出版《風火山林》實體雜誌,每季出版一次。
成立之初,我們用文字和相片,將香港的山林記錄下來,發行實體紙本的行山雜誌,只希望在行山熱退潮,網上資訊被沖刷零落後,紙本書刊依然可以留下一個紀錄。無心插柳,一辦就十年。這些年,我們見證了行山風氣的熱潮與退潮,也見證了本地行山文化的變遷。
力求採寫山林深度報道
回想最初《風火山林》只提供一般行山郊遊資訊、路線景點介紹,但後來當行山熱潮出現,網上行山資料氾濫,若《風火山林》再參與其中,實在沒有意思。於是數年前我們轉向深度報道,包括人物訪問、專題報道及專欄等,內容涵蓋不同主題,包括郊野歷史、生態及環保等範疇。愈做愈發現,有關香港山野的報道,實在多得寫不完,令我們愈感樂在其中。雖說要付出自資出版的時間與代價,但若能令大家行山的同時,深化行山體驗,藉着行山更了解香港這片土地,更愛惜自然環境,多辛苦也值得。
《風火山林》更做過一些偵查報道,揭示山野環境污染的問題。記得一次偶爾行山,我與成員於城門水塘發現大量長約4厘米的白色圓柱形膠粒,調查三年,終在2019年初發表《城門膠粒之謎終極破解》專題報道,揭破污染城門水塘的大量膠粒,是來自大帽山香港槍會的射擊廢物。事件及後得到主流傳媒廣泛報道,並由環保團體繼續跟進,逼使槍會進行改善措施,防止廢物再次進入水塘;及後槍會更被水務署檢控,案件於2020年初開審,惟最終被裁定罪名不成立。但這次經歷令我們深深體會到,即使只是自資媒體的記者,只要留心山野的微小改變,抓住疑點,總能為社會帶來丁點改變。這也是成為我們日後灰心氣餒時,繼續自資出版的動力。
一日行山一日也堅持出版
一直以來,我們都依賴一眾義務工作人員支持,出版及行山活動才得以延續。在此謹花一點篇幅,介紹我們的成員。首先,是最初帶我行山的何Sir,何Sir熟悉香港山野,行山經驗豐富,如沒有何Sir的帶領,就不會有風火山林行山隊,也不會有及後的雜誌。再者,是負責人物訪問及編輯工作的任盈,每一篇文章都需要經過她的法眼才可刊出。而雜誌的全書排版設計,基本上都由Kane一人負責拍攝及設計排版工作。還有後來加入的記者Iris,撰寫過不少受讀者歡迎的文章。當然更有賴工作人員及義務襄助的朋友,幫忙攝影、校對、會計、出版、物流及讀者聯絡等等工作。編務工作甚是繁瑣,一本雜誌的面世,皆是一眾工作人員的集體努力的成果。
一本小小的自資出版雜誌,原本難登大雅之堂,最初我們並沒有什麼銷售渠道,只接受網上訂購,再郵寄給讀者。幸好近年獨立書店發展迅速,他們上架的門檻較低,也對自資獨立出版相當支持,才令我們的成品有幸於獨立書店,包括序言書室、艺鵠書店、一拳書館、獵人書店及夕拾x閒社等等出售,更容易接觸一般讀者。 筆耕十年,從2014年至今,香港的傳媒生態與社會面貌都已有重大改變,我們希望「自己報道自己做」的初衷,可能已不適用。惟繼續行山、繼續做報道的價值,可能就在於身體力行見證歷史;就算文字未能改變社會,但亦可在山間與人間留下烙印。
文/華生@風火山林
攝/kane@風火山林
註:「見山是山」為Breakazine與風火山林合作項目,文章內容原刊於第75期《Breakazine》。
▼ Follow 風火山林
Website:https://hikingwindfire.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