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

較新型心臟起搏器如藥丸大小 術後風險大大降低?

8杯水 Meditorial.co
更新於 2022年09月15日07:00 • 發布於 2022年09月15日07:10

訪問:心臟科專科醫生鄧勁勳

相信大家都對「心臟起搏器」略有耳聞,當病人出現心跳過慢的情況,起搏器就會發出電脈衝,令心跳回復正常。而隨著科技進步,植入式心臟起搏器的手術風險已大大降低,更有可分為傳統的經靜脈心臟起搏器 (下稱傳統起搏器)和較新型的無導線心臟起搏器(下稱無導線起搏器)。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傳統起搏器歷史悠久 唯術後仍需注意傷口感染

傳統起搏器歷史較悠久。植入時需局部麻醉,手術需時約1至2小時,術後需觀察約兩星期。植入過程如下:

  • 於病人左胸口開約5cm的切口

  • 找出血管靜脈,放入導線,將其送至心臟

  • 連接導線和脈衝產生器,並設定裝置

  • 將脈衝產生器放入體內,通常是肩膀位置

  • 測試起搏器運作正常後,縫合切口

傳統起搏器的歷史較悠久,一般而言,電量亦可維持十幾年。唯術後唯注意電線移位、傷口感染等風險。據統計,約1%的病人有機會出現傷口感染的情況。在較嚴重情況,病人需再進行手術移除已植入的起搏器,甚至植皮。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無導線起搏器大小如藥丸 術後翌日即可拆線

無導線起搏器是醫學的突破,植入時同樣需局部麻醉,手術需時約半小時。植入過程卻傳統有點不同:

  • 在病人大腿位置的血管,放入導管

  • 導管會把無導線起搏器送到心室,並固定在心室壁上

  • 測試起搏器運作正常後,就可移除導管

無導線起搏器已經發展至第二代,可針對房室傳導阻滯的病人。而對比傳統起搏器,它也有不少優勝之處。它的手術時間較短,切口較小。體積上亦比傳統起搏器細九成,尤如一顆藥丸,卻已包含了脈衝產生器、電極和電池。

廣告(請繼續閱讀本文)

相比傳統起搏器,無導線起搏器沒有電線、傷口較小的特質,能大大減低傷口及電線感染的風險。病人在手術翌日便可以拆線,傷口數天就癒合,而傳統的則需兩星期左右。

雖然無導線起搏器的好處不少,唯仍有注意事項。術後病人應小心護理大腿傷口,避免濕水,防止感染。它的起搏模式較少,並非適用於所有病人。病人需與醫生商討自己的情況,再決定應該植入哪種起搏器。

心臟起搏器迷思 術後可過機場安檢?

安裝心臟起搏器後會有生活上的限制嗎?過了手術的監察期後,日常活動、運動方面也沒有太大限制,可以安心進行。

至於是否可以接受MRI掃描,醫生指,傳統的心臟起搏器需視乎型號,但植入較新型的心臟起搏器的患者一般也可接受MRI掃描。

不少人也疑問過機場安檢會否有限制,醫生表示,安裝起搏器後,可以經過機場的金屬探測器。但病人應避免觸碰檢測儀器的金屬面,以及不要停留在安檢拱門。如有需要,病人可事先向職員出示「起搏器植入卡」,以安排其他檢查方法。

2015年首個無導線起搏器 5年後出第二代

無導線起搏器這項突破,其實已有約七年歷史。早在於2015年,第一個無導線起搏器已被成功植入。新一代無導線起搏器亦於2020年植入第一個病人體內,大大改善生活。

醫生分享,他曾經有一名70多歲的男病人,植入傳統心臟起搏器後出現感染,持續發燒,需再進行手術,移除起搏器和電線。康復後,醫生建議他改為植入無導線起搏器。由於術後感染較低,病人手術十分順利,沒有感染,術後亦大大改善其生活質素。

鄧醫生介紹心臟起搏器種類,現時新型起搏器小如藥丸。

鄧醫生解答有關心臟起搏器迷思,術後生活限制少。

鄧醫生分享過往經驗,指新型起搏器大大改善病人的生活素質。

立即預約心臟科專科醫生

密切留意8杯水 Meditorial 動向!立即CLS

Facebook Instagram Youtube

查看原始文章

更多 健康 相關文章

恐怖片有療效?助減肥?專家:4種人不適合看,但對一般人有這些益處
康健雜誌
「癌王」胰臟癌真難防!出現5大症狀要盡快就醫
幸福熟齡(台灣)
化療後手腳麻怎麼辦?70%癌友出現症狀,中醫提供「1」解方
Heho 健康(台灣)
感冒初期補充「鋅」緩解症狀、更快好 專家揭最佳攝取量
康健雜誌
預防蛀牙恐影響智力? 研究:氟化物讓孩童智商走下坡
NOW健康(TW)
同時染新冠+流感!30多歲女併發重症 住院10天仍在ICU搶救
中天新聞網
你也是「50歲以後睡眠變淺,一點聲音就醒」嗎?日本睡眠教練教你超簡單3方法,打造最「適」睡環境
良醫健康網
獨家/得過麻疹就終生免疫?醫示警:中年族群很危險
中天新聞網
麻疹更勝新冠肺炎!醫師示警:能1傳20 空氣中也瀰漫病毒
中天新聞網
1981年後出生者注意!赴「麻疹流行國家」可補打疫苗
中天新聞網
日本進口草莓、青森蘋果邊境檢出農藥違規!全數銷毀退運
中天新聞網
做過心導管安心過年秘技 低密度膽固醇維持治療要達標
NOW健康(TW)
麻疹風暴來了!醫院下令:急診室醫護「要戴N95口罩」
中天新聞網
奇美醫院無創手術救治囊腫 患者腰痛消失重拾正常生活
NOW健康(TW)
眼睛猛眨?4大症狀觀察你是不是也有「眼輪匝肌亢進症」
康健雜誌
什麼是微創手術?任何手術都可以用微創? 醫解析常見疑問
台灣健康醫療網
麻疹疫情增溫!咳嗽、流鼻水要留意 醫:有問題先衝急診
中天新聞網
夫妻都罹肺癌 蘇一峰曝原因:先生重度吸菸、常常在家中抽
中天新聞網
別誤解愛滋病!民眾不知「U=U」 汙名化成防治挑戰
NOW健康(TW)
嚴重跛行畏懼手術後遺症不敢開刀 醫揭「術前這1事」很重要
台灣健康醫療網
肝真的會「爆」嗎?過勞爆肝有沒有道理?
康健雜誌
冬令進補事半功倍 中醫師教你「依體質怎麼選」才能養生保健
台灣健康醫療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