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ways of seeing:香港書籍設計 摸得到時代

明報

更新於 2019年10月19日18:05 • 發布於 2019年10月19日20:30
銀、黑配搭是《香港北魏真書》這本書的一大設計特色(左圖),麥綮桁善用銀色營造簡單美感,亦為內容分清層次,書內以銀頁(右圖)用作展示作者字體設計範例。(受訪者提供、曾曉玲攝)
銀、黑配搭是《香港北魏真書》這本書的一大設計特色(左圖),麥綮桁善用銀色營造簡單美感,亦為內容分清層次,書內以銀頁(右圖)用作展示作者字體設計範例。(受訪者提供、曾曉玲攝)
《十年‧內外》以黑白頁分開兩部分的內容(上圖),白頁是與五套電影創作相關(下圖);黑頁是就電影延伸創作的文字。(受訪者提供)
《十年‧內外》以黑白頁分開兩部分的內容(上圖),白頁是與五套電影創作相關(下圖);黑頁是就電影延伸創作的文字。(受訪者提供)
陳嘉杰說書中一個隱藏設計,是為讀者製造的驚喜:書封掀開是大幅海報,印上《十年》電影製作的時間線。(受訪者提供)
陳嘉杰說書中一個隱藏設計,是為讀者製造的驚喜:書封掀開是大幅海報,印上《十年》電影製作的時間線。(受訪者提供)
陳嘉杰(曾曉玲攝)
陳嘉杰(曾曉玲攝)
《年代小說‧記住香港》的封面驟看就如七本書並排。(受訪者提供)
《年代小說‧記住香港》的封面驟看就如七本書並排。(受訪者提供)
胡卓斌花了不少心思研究香港印刷業的發展,上中下三圖分別代表1950年代、1970年代及2010年代的排版特色,可見文字愈來愈貼邊。(受訪者提供)
胡卓斌花了不少心思研究香港印刷業的發展,上中下三圖分別代表1950年代、1970年代及2010年代的排版特色,可見文字愈來愈貼邊。(受訪者提供)
連選紙都有考究,代表各年代書本的用紙都有差異。(受訪者提供)
連選紙都有考究,代表各年代書本的用紙都有差異。(受訪者提供)
胡卓斌(曾曉玲攝)
胡卓斌(曾曉玲攝)
(曾曉玲攝)
(曾曉玲攝)

【明報專訊】數月以來,我們忽然對「時代」二字有了更真切更複雜的體會。由電影衍生的書《十年.內外》,設計師陳嘉杰說為了讓讀者體驗時間變化,特意問印刷方,有哪種紙會隨時間變黃?得到答案:「所有紙都會,只差快慢。」他在書籍設計展覽「貳頁——看好設計」上分享這些點滴,眾人無不失笑。設計《年代小說.記住香港》的胡卓斌就說,他做書的態度,既是擁抱時代,也是對抗時代。專訪三名香港書籍設計師,他們如何以細節配合內容,讓人把書捧在手上時,對時代有更深感觸?

《香港北魏真書》

麥綮桁:百年後的人還在看,就是我想做的書

《香港北魏真書》是文字設計師陳濬人的一個6年研究及創作計劃,他考察香港招牌常見的北魏書法,訪問貨車北魏體設計者楊佳、追尋書法家區建公的作品等,再以研究為基礎設計出一套可供電腦使用的字體,與徐巧詩將計劃合著成書。麥綮桁說書本設計上希望讀者「可以安穩地讀,不想喧賓奪主,因為那是設計師6年心血」,「盡量用無聲無息的姿態去做這個設計,不讓人注意」,於是他選擇了結實的硬版封面,對內文字體多番調整,「排版不會很花巧,講求讀得爽快」,最後發現10.5pt是適當的大小,「原來正是活字年代的內文字體大小」。另外他以黑頁及銀頁「為資料分層」,如黑底部分是研究案例,銀底則是陳濬人的自家設計案例。銀色是這本書最突出的巧思,在封面書名、內文圖例都有用上,「因為北魏書法除了普通招牌可見,也會用在霓虹燈之上,閃亮的感覺,只印黑白表現不到,用銀色就令閱讀再有趣些」。

「忽略內容的書,我不喜歡做」

「100年後人們還在聽的音樂,就是我想做的音樂,這是坂本龍一說的。我時常把這句話放在心裏,100年後人們還會看的書,就是我想做的書。」這本書出色之處,卻是讀者最視為理所當然的地方,但到書店翻翻書就知道,其實沒有多少本書真正看得舒服,「我會將閱讀性放第一,書好型好靚但忽略內容的書,我不喜歡做」。他曾提議作者在文字分析以外,多提供設計圖例解釋。把書拿上手,質素明顯比不少書高,會否因三聯出版而擁有強勁資源做設計?他不盡同意,認為在他的經驗中,即使一些售價百元以下的書設計也不太差,這兩三年間出版社之間的競爭也大了,對手會出版新穎題材,出現良性競爭。不過在出版社工作要跟從出版計劃,他一年要設計約26本書,題材亦不一定適合自己發揮,作為員工就視乎自己會否捉緊好題材努力,為了《香港北魏真書》,他數月來「不斷通頂,晚晚睡在公司,砌到凌晨三、四時」。現時他已離開出版社設立自己的工作室,專注做有興趣的題材。

《十年.內外》

陳嘉杰:隨時日流逝發現驚喜

陳嘉杰最初的想法是將鐵片貼在封面,「最cheap那種,不去搞它都會生鏽,令時間的感覺更強」。不過實際上不可行,也要擔心書離開書店會刺激防盜裝置「嗶嗶」作響。問過印刷方意見後,他選擇了「沒什麼塗層,易氧化的紙」,邊角更易發黃,擺個十年,歲月痕迹更明顯。另外這本書內容分兩部分,「十年.內」是關於電影五個單元的創作理念,「十年.外」是邀請5名作者就電影延伸以文學及插畫創作,「電影是彩色的,所以十年.內的部分用彩色去做;而延伸創作部分,出版時我們未知未來如何,就以黑紙印刷,黑白代表夢境,有說夢境是沒有顏色的」。兩部分中間相遇的一頁,「寫上『為時未晚』及『為時已晚』,讓看的人選擇。當然做書的時候覺得為時未晚,不知現在是否已晚?」書還藏着一個小心思,陳嘉杰說很多讀者未發現,書衣拆出來攤開,是張大海報,印上電影發展的時間軸,「一個對頁放不下,便做成可以貼起的海報。很多人跟着《十年》經歷不同的事,電影由籌備到發表橫跨了雨傘運動,所以入面很多時間點,大眾可能有共鳴」。

留下謎題的設計

留下謎題是他的設計風格。除了書籍,陳嘉杰也設計唱片封面、文化雜誌,他說跟唱片相似,現在讀者買書不只看內容,也會考慮紀念價值,「做書主要是擔心印刷成本,現在很緊絀,大部分出到書已經好好,如果還要選紙和釘裝方法,很多作者會卻步。當我們接到一個做書的project時,就會考慮難得出到一本書,印500或1000本已經很多,為何不做好些?」提到大出版社手握龐大出版、發行資源,他認為因為網購盛行,即將會有改變,「這會令作者有更多渠道發布新書。在書店發布可能會有審查,又或要付錢才可放在當眼位置,以我所知的,會有作者自己買下頭一批200/300本,為衝上書店的銷量榜,放在門口。我相信online或其他實體店以外的渠道可幫作者發布,矛盾是不能先揭書再買,但時代就是這樣發展,多些人能接觸到書都是好事」。

《年代小說.記住香港》

胡卓斌:擁抱時代,也對抗時代

《年代小說》驟看無甚特別,但胡卓斌低調地放進很多細節。這本小說集是7名作家以「一人一年代」的形式,書寫1950至2010年代的香港。「書的封面是七個書脊,顏色慢慢變深,我想像封面如一塊泥磚,會隨時間漸變。」選紙上用了七種不同的紙,紙的底色亦由淺入深,「文章內容或很多人的看法,都覺得香港已走過它的黃金時間,很多人說黃金年代是1980年代,然後逐漸走下坡,我沒有同不同意,但以設計來反映」。書名一些筆劃是金色的,在某個角度會「消失」,「金色反光,有時會看不見。我們總覺得所有失去的都黃金些,不過其實失去的猶在,只是這個角度看不見」。

他的想法很實際,「好的設計不會讓書可以多賣一萬本」。亦因小說賣得不貴,「我用了一些方法,不必花錢又滿足到我的想像」,他花了兩個多月時間做資料蒐集,「印刷業興起,才會有書的出現,而印刷每十年就會有大變化。我們研究不同年代的字體和印刷特性」,例如到檔案館參考不同年代的政府印刷品,「1950年代字很大很粗,美學上喜歡文章在中間,書頁邊緣空間很多,亦因當時印刷水平較差,字太貼邊會被切走」。書揭下去,會發現最後一篇小說的行文排到最邊緣。這些排版及研究的工夫,靠設計師付出時間,卻不會大幅提高成本。他指出這本書的出版社Kubrick願意投資在書籍設計上的成本比一般出版社高,「平時一本書比例是十幾%,Kubrick可以去到30多%,即100元有35元用在印刷及設計。書的界別當務之急不是設計師,是投資者,有沒有人願意投資,但回報未必是錢?」

應花時間去想如何讓人看書

「我覺得設計師冇咁重要,好的設計師會這樣花工夫,但相對內容是不值一提的。我不希望放大設計的功能,亦不是貶低,係咁就係咁,設計不是拯救世界,是做回本分。」他同時經營書籍出版及獨立書店,「設計師可否介入書的不同層面,促使我們得到想要的結果?我決定再踩深些,那是一個產業,賣不到書不止是設計師的責任,可能書店、社會規劃、經濟、媒體也有份。要讓人發現書的價值,就不止是日夜在想封面的設計,而是應花點時間去想如何讓人看書」。問他有沒有想過,若不在香港做書,就不必又搞書店又搞出版?「我們都活在時代精神裏。兩個方法應對,一是擁抱,我也用新iPhone,因為我是生於這個時代,會追求這個時代的價值;另一個方法就是對抗,因為時代精神在說免費、無限;簡單、淺白,不用思考太多,但做書就是希望有思考。就是因為時代如此,我們才有價值。」

「貳頁——看好設計」

展覽展出十多名本地書籍設計師的作品,亦有內地、日本書籍,以及印度等不同國家逾五百本文化雜誌。

時間:即日至十一月十七日(周一至周四 早上十時至晚上七時,周五至周日 早上十時至晚上八時)

地點:灣仔茂蘿街七號

文 // 曾曉玲

圖 // 受訪者提供、曾曉玲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