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香港鬥魚 比武招親嘔泡護孩

明報

更新於 2019年09月23日05:43 • 發布於 2019年09月16日20:30
叉尾鬥魚艷美——本港另一種可見的鬥魚,顏色鮮艷,兩側有褐紅和閃藍色直條紋,鰓蓋骨緣有明顯的藍綠圓點。(漁護署提供)
叉尾鬥魚艷美——本港另一種可見的鬥魚,顏色鮮艷,兩側有褐紅和閃藍色直條紋,鰓蓋骨緣有明顯的藍綠圓點。(漁護署提供)
魚類專家——莊棣華:香港魚類學會會長,研究魚類分類、進化及分佈等。(歐慧兒攝)
魚類專家——莊棣華:香港魚類學會會長,研究魚類分類、進化及分佈等。(歐慧兒攝)
獨居魚兒——香港鬥魚平日愛獨居在水生植物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FHS提供)
獨居魚兒——香港鬥魚平日愛獨居在水生植物中,人不犯我,我不犯人。(FHS提供)
棲息環境——植物根部、水生植物為香港鬥魚提供了隱蔽的棲息環境。(FHS提供)
棲息環境——植物根部、水生植物為香港鬥魚提供了隱蔽的棲息環境。(FHS提供)
協助產卵——雄魚摺疊身軀,輕碰雌魚腹部,幫助排卵。(莊棣華提供,影片截圖)
協助產卵——雄魚摺疊身軀,輕碰雌魚腹部,幫助排卵。(莊棣華提供,影片截圖)
吐泡營巢——鬥魚獨有吐泡營巢的習性,把氣泡包覆保護受精卵。(漁護署提供)
吐泡營巢——鬥魚獨有吐泡營巢的習性,把氣泡包覆保護受精卵。(漁護署提供)
成魚可長7cm——香港鬥魚成魚體長約5.5厘米,最長可達7厘米。(FHS提供)
成魚可長7cm——香港鬥魚成魚體長約5.5厘米,最長可達7厘米。(FHS提供)
幼魚透明——香港鬥魚幼魚,身體呈透明。(漁護署提供)
幼魚透明——香港鬥魚幼魚,身體呈透明。(漁護署提供)
BB破卵而出——幼魚破卵而出後,會受父母保護,發育成熟才游離領域。(漁護署提供)
BB破卵而出——幼魚破卵而出後,會受父母保護,發育成熟才游離領域。(漁護署提供)
魚類專家——曾憲發: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博士候選人,研究入侵物種與淡水生態。(受訪者提供)
魚類專家——曾憲發: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博士候選人,研究入侵物種與淡水生態。(受訪者提供)

【明報專訊】鬥魚,單看名字已知非善男信女,唯一以「香港」命名的淡水魚「香港鬥魚」亦不例外。「小毒毒」平日深居簡出,為守護家園,經常擺出一副「戰鬥格」;連「相親」也要先跟對方大戰十八回合,打到情投意合才拉埋天窗,相反即各走各路。不過,勇武派亦有柔情一面,特別是雄性鬥魚榮升父親後,為保下一代健康成長,不但努力築巢,也甘願做牛做馬,是不折不扣的絕世好爸。

全球有9種鬥魚,2002年被命名的香港鬥魚(Macropodus hongkongensis)是香港特有物種,亦是唯一以「香港」命名的淡水魚。香港魚類學會會長莊棣華表示,香港鬥魚屬攀鱸目(Anabantiformes)的絲足鱸科,冀大家由「攀」字認識鬥魚,「拉丁語anabas-意指『向上』,因攀鱸目的代表種Anabas testudineus由水邊攀爬上陸地而得名」。

定時上水吸氣 「戰鬥格」獨居魚

經多年演變,鬥魚雖不能在地面攀爬,但仍能熬過低氧環境如濕地、沼澤,甚至接近乾涸的河牀,鬥志過人。莊棣華解釋,一般魚類只能透過鰓部呼吸水中氧氣,鬥魚卻是在淡水中或水面上皆能呼吸,既擁有鰓部,亦擁有迷宮形輔助呼吸器官(labyrinth organ),能直接呼吸水面以上的空氣,由於該器官位於鰓部上方,故亦稱為鰓上器。「牠們定時便會上水吸一吸氣,再返回水中。如果只能呼吸水中氧氣,反而會死亡,因為上水呼吸是牠們的習性」,莊棣華說。

香港鬥魚身體兩側扁平,背鰭和臀鰭修長,偏好水流緩慢、涼快和水生植物豐富的生境,多棲息於河流較低溫的中上游、濕地、沼澤等地。牠們對棲息地十分揀擇,一旦找到合適領域,便少有改變,例如水流較慢的河邊、多水生植物的遮蔽處。鬥魚具領域意識,每尾都需佔據一定的「私魚空間」,莫說其他魚種入侵自家領域,即使是同種,不論性別,都會擺出「戰鬥格」,張開全身魚鰭嚇唬,甚至攻擊對方,讓入侵者知難而退。基於牠們對空間的執著,水中植物往往充當屏障,將鬥魚隔開,因此鬥魚之間基本上不相往來。唯一例外,是每年4、5月,天氣開始和暖的繁殖季節。

打出愛火花 合意才交配

別以為到了求偶階段,鬥魚便會降低領域意識。對於挑選另一半,必須通過互相認可的配對過程,對方才能登堂入室。怎配對呢?原來不打不相識。莊棣華表示,每到交配季節,雄性香港鬥魚身上的顏色便會加深,花紋突出,以吸引異性;雌魚的卵子亦會成熟,腹部鼓脹。求偶過程分數階段,「雄魚堅守地盤,等待游過的雌魚;雌魚選擇雄魚,若不合意會游開,若感興趣,雙方先打鬥,角力一番,打鬥後若仍合意,雄魚才會讓對方進入領域,交配產卵」。

鐵漢屈身推腹 助妻產子

鬥魚產卵方式非常特別,是目前唯一會吐泡營巢的魚種。吐泡營巢,即是雄魚在水面吸氣,把氣體含在口腔中攪拌,打碎成細泡,「就像我們早上漱口,漱口後吐出的水呈泡沫狀一樣」。這些細泡與一般漂浮在水面的氣泡不同,它們表面被鬥魚分泌的黏液包裹,猶如天然屏障保護氣泡,間接保護着氣泡內的受精卵。

一般魚類大多只會在河牀、植物上產卵,讓受精卵隨水漂流,自生自滅,下一代存活率因而較低。鬥魚卻相反,對下一代照顧有加,持家的擔子亦落在雄魚身上。雄魚對外防衛心重,對下一代卻愛護有加。牠們會挑選水生植物豐富的水面,讓植物葉面發揮支撐及保護作用,預先製造氣泡巢,為繁殖下一代預備。雌魚產卵後,雙方會吸吮並含着受精卵,逐顆逐顆把它們推進氣泡中。產卵後的守巢工作,大多由雄魚負責,例如驅趕入侵者。氣泡中的受精卵,亦有可能受外力干擾,跌回河牀,魚爸爸便會重新把它們送回氣泡巢,以免有滄海遺珠。幼魚破卵而出,發育成熟後便會離開領域,在外自闖出新天地,雄魚的守巢任務亦告結束。莊棣華補充,雄魚亦會幫助另一半產卵,「有時雌魚腹部太脹,沒力氣排卵,雄魚會摺疊身軀,輕碰雌魚魚腹,幫助排卵,這過程會進行數次,直至排出大部分卵子」。

香港鬥魚只在保衛家園時才展現勇悍一面,相比活躍的魚種,平日都較為靜態。香港大學生物科學學院博士候選人曾憲發,常到本港河流實地考察,他分享經驗,「考察時我會爬澗浮潛,其他河魚都會很好奇,活躍地在我身邊游來游去,但香港鬥魚則常躲藏在植物中,只會定睛看着你」。

香港鬥魚屬於受保育關注的物種,數量稀少。早在1996年被生態學家發現,可是一度被誤認為黑歧尾鬥魚,直至2002年才確認為本地新品種。根據漁農自然護理署資料,香港鬥魚主要分佈在受保護地區,新界北區、大埔和西貢均有紀錄。署方曾為香港鬥魚遷地保育,在大埔滘自然護理區的池塘養殖香港鬥魚,惟試驗結果顯示牠們未能於該池塘成功繁殖。曾憲發補充,根據最近的學術文獻,汕尾、廣東地區皆有香港鬥魚的紀錄,而他考察時,在本港西邊的大嶼山亦有發現。

文:歐慧兒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