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醫管局員工陣線主席余慧明 從前線護士到後勤到工會主席 「我企出來,最多咪炒咗我」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更新於 2020年02月03日13:09 • 發布於 2020年02月03日12:57

余慧明說,自己是一個愛哭的主席。

罷工行動第一天,參與罷工的醫管局員工需要在早上到七間龍頭醫院的街站簽到,多個街站現人龍。早上 11 時,余慧明獨自一人匆匆趕到瑪麗醫院,帶領義工高呼「政府無能、罷工救港」,結果不足兩小時已有逾 1000 人到罷工街站簽到,各人自發組隊到不同醫院派白絲帶和文宣,余慧明哭了,「其實我真係好多謝、衷心多謝所有參與罷工的同事,亦好衷心多謝之前冒住寒風,都要排 8 個鐘來加入的同事⋯⋯」

醫管局員工陣線 2 月 1 日召開的特別會員大會上,3164 名親身到場投票的會員,3123 人贊成罷工,反對的只有 10 人,大比數通過《對抗武漢肺炎罷工計劃》議案時,余慧明也是邊哭邊感謝身邊的理事會成員。

「真係唔好意思,我呢個愛哭主席,我都唔想。」

就連接受訪問,每次講到同事的支持,醫護的困境,她的眼淚就忍不住一顆顆掉落;因為她眼見一個個醫護同工要抽生死籤、隔離、甚至寫遺書,做好失去性命的準備,她是如此心焦,因為她也曾是一名有七年資歷的前線護士,因此感同身受。

也因為她要作為工會主席,跟工作了 10 年的醫管局「作對」。

進入體制 投身工運

余慧明曾經是一名深切治療部護士,2 年多前轉職醫管局總部的醫療信息部門,現時是醫管局的非緊急後勤員工,負責處理醫療數據協助決策,「我喺 ICU 入面見到好多唔好嘅嘢,向高層反應過都無用,既然上面咁講,我就嘗試進入體制,想知道所謂的 corporate 問題是甚麼。」

但正是這段由前線走到後勤的經歷,令她更感沮喪,在她眼中,醫管局的管理層向來不做實事,但令她意外的,是面對如此嚴重的疫情,政府和局方態度仍然頑固不化,「我哋都唔理解」。

「每次內部開會只會帶人遊花園,對外開記者會也經常講大話,以為公眾唔知,你寫乜就係乜,但係我哋呢啲喺入面返緊工嘅人,又點會唔知疫情有幾嚴重,裝備有幾唔夠?」

自言在去年 6 月前還是「港豬」,更關心吃喝玩樂,一場運動亦余慧明開始關心政治,關心自己身處的體制,亦正因為這種無奈和無力,令她從決意投身工運,在去年 12 月,成立醫管局員工陣線。

成立不過兩個月的工會,十多名理事會成員招募了二萬名會員,佔了醫管局員工總八萬人約四分一,簽署罷工宣言、將參與整個罷工行動的都有 9000 人。日常工作以外,還籌備罷工,拋頭露面,還要面對「藍絲」起底、高層針對,被指責是「黑護」,但這些對余慧明而言都是小事,「我企出來,最多咪炒咗我。」

反而令她真正想過放棄的,是開始時部分同事、同工不理解,「一開始,好多人唔理解我哋嘅理念,亦都唔願意參加工會,真係會好辛苦好失望,有諗我哋為咩要走出來呢?做得咁辛苦為乜?」

余慧明指即使是陣線會員,也不是所有人都認同罷工,「我知道有部分會員其實仲未好接受到,但本住理解和支持我哋理念嘅心情加入,知道大家內心都是向住同一個目標,就是政府要落實封關。」同時,她也收到不少同事的私下訊息,告訴她因各種原因而未能參與罷工,「我好開心佢哋咁講,亦都理解。」

「好想大家明白,工會唔係大台,每個人都可以有自己的位置,即使唔參與罷工,都可以喺自己嘅崗位,就住能力發聲,才能改變現狀。」

*罷工之路匆匆起行 *

確實,余慧明和員工陣線,已經帶來了天翻地覆的改變,今日醫護首階段罷工,在香港史上幾近史無前例,但事實上到上月 23 日,香港才確診第一宗武漢肺炎確診個案,由出現確診個案到罷工,不過 10 日,要發動罷工迫使政府封關,每一天都在跟時間競賽,「疫情來得太快太急,我哋根本無時間預備自己、預備同事,全體理事由對工運毫不了解,邊學邊做。」她憶述理事會成員利用工餘時間開通宵會議,沒有時間休息是常事,「只希望同事可以支持我哋,人多夠力量,團結一致,就可以對抗到管理層,唔好再畀佢打壓。」

確診數字每一天都在增加,也有工會成員反映,罷工步伐太慢,余慧明表示早在上月 15 日,確診個案出現前一星期,他們已經開始構思罷工議案,當時工會已留意到疫情爆發風險,預視香港有需要封關,「但係搞工業行動唔係咁簡單,工會要保護大家,盡量減低風險,又要趕喺社區爆發之前行動,要考慮的事太多。」

她亦明白,罷工行動無可避免會影響到病人,她亦曾公開向病人致歉,「我希望,廣大市民真係能夠明白今次行動的理念,正正是為了病人嘅權益和福祉。」她形容醫護罷工是被政府逼上絕路,過去前線醫護人員經常以溫和方式表達意見,例如靜坐、聯署和集會等,結果卻是不斷被醫管局高層打壓,「理由係醫院唔係集會嘅地方,唔應該談及政治,但係今次的訴求唔係政治問題,前線面對緊嘅係社區爆發,唔封關,根治唔到問題,影響嘅係前線醫護的生命安全。」

余慧明留意到近日已有確診病人需要轉入深切治療部,也有病人無法追蹤病源,可見將來香港可能要面對大規模社區疫情爆發,「再不封關,我們只會重溫沙士一疫,醫護一個一個倒下,我哋真係唔想見到呢個情況…希望政府可以臨崖勒馬、當機立斷,封關拯救全香港的市民。」

 

守護言論與新聞自由。立場新聞,寸步不退。
每月贊助支持立場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