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街知巷聞:巴黎聖母院閃光十字架,想起香港道風山

明報

更新於 2019年04月21日05:13 • 發布於 2019年04月20日20:30
道風山上的信義宗神學院貫徹了基督教叢林獨特風格,中式環形建築群裏,右方卻見《聖經》〈以賽亞書〉經文「看哪我要作壹件新事」。(黃宇軒提供)
道風山上的信義宗神學院貫徹了基督教叢林獨特風格,中式環形建築群裏,右方卻見《聖經》〈以賽亞書〉經文「看哪我要作壹件新事」。(黃宇軒提供)
神學院日常「閒人免進」,公眾可進入基督教叢林1930年代的建築,多不知沒對外開放的神學院校舍亦繼承了叢林東西文化交融的特色。(黃宇軒提供)
神學院日常「閒人免進」,公眾可進入基督教叢林1930年代的建築,多不知沒對外開放的神學院校舍亦繼承了叢林東西文化交融的特色。(黃宇軒提供)
基督教叢林停車場旁有道風山全圖壁畫,以瓷磚砌成。(黃宇軒提供)
基督教叢林停車場旁有道風山全圖壁畫,以瓷磚砌成。(黃宇軒提供)
不少人以為道風山是佛道聖地,山上有寺廟,其實是一所基督教聖殿,內部十字架旁有對聯,對比歐洲教堂絕對是「奇觀」。(黃宇軒提供)
不少人以為道風山是佛道聖地,山上有寺廟,其實是一所基督教聖殿,內部十字架旁有對聯,對比歐洲教堂絕對是「奇觀」。(黃宇軒提供)
基督教聖殿(黃宇軒提供)
基督教聖殿(黃宇軒提供)
佛教徒帶哥在除草。(黃宇軒提供)
佛教徒帶哥在除草。(黃宇軒提供)
蓮花洞靜室位置隱秘,十字架上是「放下重擔」四字,宗教信息不強,倒很打動人。(黃宇軒提供)
蓮花洞靜室位置隱秘,十字架上是「放下重擔」四字,宗教信息不強,倒很打動人。(黃宇軒提供)
遙對沙田市中心的十架高12米,是道風山地標,今天仍似強調着將宗教本地化的信念。(黃宇軒提供)
遙對沙田市中心的十架高12米,是道風山地標,今天仍似強調着將宗教本地化的信念。(黃宇軒提供)
神學院亦有壁畫顯示建築分佈及地形,沿襲道風山叢林的雅趣。(黃宇軒提供)
神學院亦有壁畫顯示建築分佈及地形,沿襲道風山叢林的雅趣。(黃宇軒提供)
藝術軒展示耶穌升天畫作。(黃宇軒提供)
藝術軒展示耶穌升天畫作。(黃宇軒提供)
明節堂將西方教堂尖頂結合中式瓦頂,卻不違和。(黃宇軒提供)
明節堂將西方教堂尖頂結合中式瓦頂,卻不違和。(黃宇軒提供)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是「神聖空間」,但沒信教的人在此也能感受空間的美與靈氣。(黃宇軒提供)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是「神聖空間」,但沒信教的人在此也能感受空間的美與靈氣。(黃宇軒提供)

【明報專訊】巴黎聖母院大火,尖塔付諸一炬,當全球為這座八百五十多年歷史的宗教建築損毁情况憂心之際,內部照片曝光,焦黑裏只剩十字架閃着金光,尤為動人——在香港,也有個令人一見難忘的十架,在道風山。道風山之奇,在於將西方傳來的信仰融合於中式建築當中,外觀是佛寺模樣,卻是基督教聖殿,那是近百年前傳教士的妙計。想不到因復活節機緣,我們可以一進旁邊神學院建築群,原來道風山的宗教精神在一九九○年代還演化出另一片樂土。

十架坐蓮 靈修之地

「聽說這邊空氣好,我們不用上班便相約上來走走。」從沙田火車站旁的排頭村出發,沿石級與山道上一段不到三十分鐘的路,經過「昇天屋」的小牌再往前走,就可循右邊一道石梯進入「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先入眼簾是由白石環繞排列而成、供靈修之用的「明陣」。由此再上幾級可直入停車場,旁邊有路到達聖殿。深灰與白的格調,驟眼錯覺自己處身江南水鄉,白牆黑瓦其實是徽派建築。我們在聖殿外遇上兩個登山客,甚至對此沒多留意,只是來這幽靜之處歇歇,更遑論多想這裏背後的有趣歷史:一九三○年挪威傳教士艾香德為向佛教徒傳道,創辦道風山基督教叢林,這裏隨處可見的標誌,是佛教的象徵圖案蓮花盛開,十架立在其中。至今天,這個地方仍抱着促進跨宗教、跨文化交流的使命。

佛教徒 唱聖詩

修道清靜地,聖殿前方下午響着機器嘈吵聲,是帶哥在除草。他在此工作三年,正正是個佛教徒。這裏奇怪嗎?不,佛教、基督教、道教對他而言,道理都互通,「排斥、互相攻擊是不好的態度」。每天早上八時半,員工都會聚在聖殿唱聖詩,「我也唱埋一份,哈哈哈」,不是規定的,他都自願唱,「唱基督教聖詩提及聖域,道教都有個聖域,都是上天一個寧靜的修行地方,我們普通人讀普通書當然不是很明白」。他說自己仍未達到讀通三教經典的境界。

「放下重擔」 無神者聖地

對巴黎聖母院的惋惜,不止來自信徒,與花都共存數百年,它承載了國家及城市的記憶,又是世界各地的人心裏的夢幻。以非信徒的身分來到道風山,也會生出一種觸碰到宗教意涵,卻又未必需要緊抱信仰來感受這片空間的微妙感覺。繞到聖殿下方,探進蓮花洞小石室,一刻與外面隔離,迎面竟是「放下重擔」四個大字,像忽然有人送上一個善意擁抱,讓你脫離纏繞心內的各種紛亂不安。然後才看到小小一塊彩繪玻璃下,奉着十架與耶穌畫像,轉身是「背起十架」,這份體貼是道風山獨特的氣氛。一個心內無神的人,既體會到傳道者包容耐心,同時又能放心視洞穴為難得一遇可供靜思的空間。

兩個十架 白牆黑瓦

聖殿門前告示牌提示訪客,這天在平時不對外開放的信義宗神學院,有一場崇拜暨濯足禮(Maundy Thursday)。於是我們離開「基督教叢林」,往後方墳場方向去。拾級而上,說是神學院,更像園林,入口設月洞圓門「懷德門」,貫徹沒半點西方味道的命名法則。道風山不容錯過的景點是高十二米、以沙田市中心為背景的十架,曾在電影《點五步》出現過,但鮮為人知的是神學院亦立了個九米高的十架,下面立碑說明這個新校舍是一九九二年十一月揭幕。逾半個世紀後,神學院非但沒有捨棄當初道風山披中式外衣傳西方宗教那「掩眼法」的風格,看不盡的層層框景、更清雅的用色,將中式建築特色運用得更徹底。

建築群組成半圓,圍住小池塘,出口原本連接直路通往另一頭小教堂「明節堂」,中間卻精心以瓷磚壁畫隔開,宛如一道屏風。壁畫上所繪是神學院地形風景,呼應着道風山叢林的歷史與藝術特色——停車場服務處旁正有一幅一九六二年作的「道風山全圖」瓷畫,叢林亦曾設彩瓷工藝部,「藝術軒」現在也設廣東彩瓷展至六月十五日。

明節堂 得平靜

我們走進明節堂旁觀濯足禮。信徒先為世界禱告,再為教會祈禱,旁邊女士以清澈聲音唱着她熟悉的詩歌,我緊盯歌詞本,始終未願開口。末了眾人站起,互相微笑握手,祝福着「平安」、「peace」,這段日子新聞大事很多,我心想也對,心內該當常存一點平靜,便又學着說peace。推門而出,日落美不勝收,抬頭見猴子居然選在建築最頂一角坐得安然穩當,是佛是神,牠大概沒帶任何概念?

文 // 曾曉玲

……………………………………………………

鬧市中思考神聖空間

本文刊出之時正是復活節,應節的話,好應該推薦讀者去城市裏跟宗教相關的地方散步,有了這念頭後,竟發生巴黎聖母院火災,火災過後,更讓人進一步深思「神聖空間」(sacred space)在當代城市的位置。筆者不是教徒,沒宗教信仰、更是無神論者,思考城市時多從世俗(secular)角度,但也嚮往崇高(sublime)、出塵和幽靜脫俗的宗教環境,就如不少非信徒也會為教徒的各種善與大同的信念動容。

清靜地 包容開放

從世俗角度思考宗教空間,每每有三種說法。第一,不少人會提到它們是「清靜地」,是難得供人反省和思考的場所,這是它避難的(sanctuary)功能,是喘息空間。第二是一種老生常談的講法,即宗教空間是前現代最重要的公共場所,有其社群功能。第三則是宗教空間多特別包容開放,誰也可內進、甚至受到保護。這種庇護甚至是延伸至政治領域,如不久前就有新聞指荷蘭海牙一所教會不間斷舉行禮拜千多小時,保護一個難民家庭免被遣返,也讓我想起二○一一年倫敦佔領運動響應華爾街時,抗爭者最終就在聖保羅大教堂紮營。

這些宗教空間的特質,當然有世俗的替代品,也是現代公共空間想要營造的特質,但也讓人思考,它們無可取代的「宗教性」,除了儀式、符號和神職人員的「在場」外,設計上如何接近「神聖」的本質?宗教的莊嚴,似乎可與不同年代的建築風格接合,沒有特定本質,是故教堂與修道院也可以是現代主義的masterpiece,像日本金澤紀念日本最重要的佛教思想家的鈴木大拙館,充滿禪意,同是建築時尚簡約。宗教場所的設計,也許要讓人一眼認出屬於什麼宗教,跟民族建築的討論近似,但跟民族建築不同,不同宗教間除有差異,也強調共同。

丹麥結合中國的寺院

本周我們特意邀讀者去道風山,體味信仰(faith)與跨文化的交流,如何體現在建築群的「大愛」中——道風山基督教叢林,形態看起來似是佛教寺院,跟西方傳教士來華時,向佛教徒傳基督教的特殊歷史緊扣,也跟一名丹麥建築師一個世紀前的人生軌迹相關。立志當建築師的Johannes Prip-Møller,在丹麥與美國都未能發揮所長,輾轉間卻因其妻是傳教士而前往中國,並迷上了中國寺院的開放環境,成了佛教寺院研究的專家。Prip-Møller與致力建立「讓佛教僧侶使用的基督教寺院」的挪威傳教士艾香德合作,終有機會在香港實現他心目中最完美的「丹麥結合中國的寺院」。今天到沙田道風山散步,讓路思考的就是一種難得的世界主義,和可在宗教空間感受到、超越單一宗教的信念。

【Ways of Urbanist Seeing(34)】

文 // 黃宇軒

圖 // 黃宇軒

編輯 // 蔡曉彤

fb﹕http://www.facebook.com/SundayMingpao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