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研究:開刀可延長壽命2.9年 對付早期前列腺癌 轉守為攻

明報

更新於 2019年11月10日18:36 • 發布於 2019年11月10日20:30
升幅最高——2017年有2240宗前列腺癌發病個案,升幅為眾癌病之冠,屬香港男性常見癌症第3位。(明報製圖)
升幅最高——2017年有2240宗前列腺癌發病個案,升幅為眾癌病之冠,屬香港男性常見癌症第3位。(明報製圖)
磁力共振——市民體檢意識提高,不少中年男士在體檢時發現早期前列腺癌。圖為磁力共振掃描檢查。(資料圖片)
磁力共振——市民體檢意識提高,不少中年男士在體檢時發現早期前列腺癌。圖為磁力共振掃描檢查。(資料圖片)

【明報專訊】前列腺癌是「老人病」,只會發生在80歲以上長者身上?前列腺癌進程較慢,就算不治療,餘生也不會惡化?

醫管局公布香港最新癌症統計數據,新增個案再創新高,當中前列腺癌增17%,達2240宗,為升幅之冠。

隨着市民體檢意識提高,令很多中年人發現早期前列腺癌;加上人均壽命愈來愈長,監察治療未必是最佳方案。去年《新英倫醫學雜誌》發表研究,發現用腹腔鏡手術切除前列腺癌的患者,比只作病情監察組別,擁有額外中位數2.9年的壽命。

新增個案升幅最高癌症

「我都幾十歲啦,仲醫咩吖?同埋佢生得咁慢,咪由佢囉!」雖然社會進步,但面對這種「男人最痛」,不少前列腺癌病人仍然抱有這種消極想法,甚至覺得既然腫瘤生長緩慢,過度檢查和重視反而會引發不必要的治療和相關副作用,倒不如置之不理,聽天由命。然而,隨着醫療科技進步,及早發現前列腺癌,根治的機會率很高。

香港癌症資料統計中心的數據顯示,2017年有2240宗前列腺癌發病個案,屬香港男性常見癌症第3位,僅次於肺癌和大腸癌,且有上升趨勢。此症雖然普遍,很多人卻存有誤解,例如以為前列腺癌只會發生在老齡人士身上,而且進程較慢,即使不治療,病情在餘生也未必會惡化。

沒錯,以往市民體檢意識不高,加上針對前列腺癌的治療選擇不多,大多數病人發現患癌時已超過80歲,而且大多有擴散迹象,因此會採用保守治療,當病人感到不適時才予以紓緩性治療來減輕徵狀;但隨着市民體檢意識提高,很多早期前列腺癌症在50至60歲便發現,加上人均壽命愈來愈長,治療方案亦愈來愈多,治癒率有所提高。

去年一份標誌性研究在《新英倫醫學雜誌》發表。由瑞典、芬蘭、挪威、英國等專家組成的研究團隊,隨機選了695名前列腺患者,年齡中位數為65歲,從1989至1999年間追蹤他們的情况,並於2017年收集他們的覆診數據。結果發現,用腹腔鏡手術切除前列腺癌的患者,比只作病情監察組別的患者,擁有額外中位數2.9年的壽命,可見手術比保守治療更見成效。

早期無明顯病徵 生長慢多年未發現

陳先生便是一個中年確診前列腺癌的例子。55歲的他,於一次體檢驗血時發現癌細胞指數異常,接受磁力共振掃描及抽組織化驗後,確診患有早期前列腺癌,他坦言不解,「平日行得走得,身體沒有不適,怎麼會有癌症?」首先,我們要了解什麼是前列腺癌。

前列腺是男性生殖系統的腺體,位於膀胱頸與尿道之間,負責分泌白色液體,養分及輸送精子。年紀大、荷爾蒙影響、遺傳因子、飲食習慣、良性前列腺增生等,都有可能引致前列腺癌的出現。早期前列腺癌可以沒有任何明顯病徵,當腫瘤逐漸增大或開始轉移時,病人或會出現小便頻密、小便困難、小便或射精時感赤痛等病徵。不過,由於前列腺癌是一種生長緩慢的癌症,腫瘤可能已存在多年也不被發現,因此定期接受篩查是及早發現癌症的唯一方法。

40歲以上應定期驗血檢查

根據國際指引,40歲或以上的男士應定期接受前列腺特異抗原(Prostate Specific Antigen, PSA)驗血檢查。如發現指數偏高,醫生會建議病人抽組織化驗,以確定病情。若化驗結果為正常,PSA驗血指數卻仍然異常,醫生會考慮為病人安排磁力共振掃描檢查,找出懷疑腫瘤位置,再針對該位置抽組織化驗,以確定是否患有前列腺癌。

文:林建文(泌尿外科專科醫生)

編輯:林曉慧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