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皇都戲院面臨強拍 創辦人後人訪港 重遊故居玫瑰村 現任主人張敬軒接待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更新於 2019年01月19日05:06 • 發布於 2019年01月19日03:37

盛載許多香港人集體回憶的歷史建築皇都戲院,於 2015 年被新世界發展陸續購入業權。許多本地文化界人士均爭取盡量保育該址。文化旅遊機構活現香港 (Walk in Hong Kong) 上周二(十六日)邀請到皇都戲院創辦人的後人 Molly Odell 來港訪問,為保育計劃作口述歷史紀錄。Molly Odell 亦在此機會回到她昔日在港生活時居住的別墅「玫瑰村 (Old Alberose)」,與現任主人見面。這現任主人,其實就是香港男歌手張敬軒。

皇都戲院:50年代民間大會堂

皇都戲院前身為璇宮戲院 (Empire Theatre),1952 年落成,由歐德禮 (Harry Odell) 創辦,可謂 50 年代的民間大會堂,填補 1962 年大會堂落成前,本港視覺藝術表演場地的空白,亦見證香港戰後娛樂事業的百花齊放,盛載著無數代香港人的集體回憶。地產商新世界在 2015 年起陸續購入皇都戲院的業權,令這座歷史建築面臨清拆危機。

文化界有聲音期望能盡力保育皇都,「活現香港」便是其中之一。其成員 Dora 接受《立場新聞》訪問時指,團隊一直有很多關於歐德禮的事情想要問 Molly,因她已是世上僅存幾位曾親身接觸歐德禮的人。幾個月前,團隊終於連絡上 Molly,並成功邀請她和家人來港。

Molly 與丈夫及一對兒女都曾居住於玫瑰村。雖然團隊不是第一回接觸歐德禮後人(兩年前,團隊曾遠赴新加坡與歐德禮孫兒 Kudin Odell 見面),但 Dora 強調這次 Molly 來港機會難得 ,「尤其係 family」。

見玫瑰村原屋主後人 張敬軒:既熟悉又陌生

重遊玫瑰村當天,張敬軒親自接待 Molly 一家,共享下午茶,帶他們參觀這座建於 1920 年代的房子。Dora 表示,Molly 非常感恩自己時隔幾十年還能夠再次回到這地方。此外,Molly 還稱讚經由張敬軒修復過的玫瑰村很美麗,而張敬軒也熱情地跟 Molly 解釋玫瑰村的裝修,指自己當初修復時「盡量保持房子是 Art Deco(裝飾藝術)」。

張敬軒本人其實亦非常關注保育議題。他搬進玫瑰村前後,曾研究很多關於這棟歷史建築的資料,對 Molly 的家族歷史有一定認識。因此 Dora 指張敬軒見到 Molly 一行人的感覺是「既陌生又熟悉」、「起曬雞皮」。

玫瑰村現況:

玫瑰村曾是香港保衛戰秘密會面地點

1926 年建成的玫瑰村 (Old Alberose),由歐德禮的外父外母 Albert Weill 和 Rosie 家族擁有, 「Alberose」就是從他們兩個的名字結合而成。歐德禮與妻子 Sophie Odell 亦住在這棟大宅中。

玫瑰村更承載著 40 年代香港保衛戰的故事。1941 年,45 歲的歐德禮加入皇家海軍後備隊,參與香港保衛戰並在大潭中槍受傷,成為戰俘。至於妻子 Sophie Odell 則在戰時冒險以玫瑰村作為秘密會面地點,協助當時香港戰前醫務總監司徒永覺醫生、日本牧師渡邊潔,偷運藥物到戰俘營及拘留營,救回不少傷者。但後來司徒永覺醫生因此被日軍拘捕,Sophie Odell 則繼續協助救濟戰俘及其家人。

圖片來源:香港地方 網站
圖片來源:香港地方 網站

曾上演頂級音樂歌舞 辦鄧麗君首次香港演出

圖片來源:香港地方 網站

歐德禮是俄裔猶太人,1921 年遷居香港。後來有感於戰後香港欠缺藝術表演場地,於 1952 年在有「小上海」之稱、摩登繁華的北角,蓋建璇宮戲院(皇都戲院前身),多個國際頂級古典音樂和西方歌舞表演都曾在璇宮演出,包括英國作曲家兼鋼琴家 Benjamin Britten 與拍檔男高音歌唱家 Peter Pears 等。

1959 年璇宮易手改名皇都後,漸多轉向播放電影,見證了香港國語片與粵語片盛世,許多由李小龍、許氏兄弟和功夫片等經典作品,均在皇都戲院作首輪放映。然而,皇都不時仍有表演藝術演出,像是後來移居香港的歌后鄧麗君,她首次香港演出就是 1970 年代隨台灣藝團到皇都表演,可見皇都戲院與香港文化歷史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

新世界申強拍皇都 稱「積極考量」保存精髓

古蹟辦雖已將皇都從最初的三級歷史建築重估評級為「一級歷史建築物」,但由於「一級歷史建築物」亦非受到法律保護的法定古蹟,因此並非不可拆卸。(根據評級定義,「一級歷史建築物」即古諮會具特別重要價值,可能的話須盡一切努力予以保存。)

去年 10 月地產商新世界發展旗下公司則向土地審裁處申請,把「皇都戲院大廈」強制拍賣。新世界指,皇都戲院大廈由住宅、商用及前皇都戲院部份組成,集團擬保育大廈內前皇都戲院的相關部份,「積極考量如何把前皇都戲院的精髓予以保存」。它又表示,會與民間團體合作展開社區活動,邀請前香港歷史博物館總館長丁新豹、前古諮會成員何培斌、前香港話劇團藝術總監毛俊輝以及建築文物保護師吳韻怡等學者擔任社區活動顧問,活動包括有關北角及前皇都戲院講座、導賞團,以及徵集北角及前戲院口述歷史及其他活動。

北角皇都戲院的前身是璇宮戲院,建於1952年,建築風格體現了現代主義的簡潔設計,更有香港甚至亞洲僅有的外露式拋物線型混凝土桁架(見圖),是歷史很長的戰後戲院建築。(皇都戲院資料圖片)
北角皇都戲院的前身是璇宮戲院,建於1952年,建築風格體現了現代主義的簡潔設計,更有香港甚至亞洲僅有的外露式拋物線型混凝土桁架(見圖),是歷史很長的戰後戲院建築。(皇都戲院資料圖片)

北角皇都戲院的前身是璇宮戲院,建於1952年,建築風格體現了現代主義的簡潔設計,更有香港甚至亞洲僅有的外露式拋物線型混凝土桁架(見圖),是歷史很長的戰後戲院建築。(皇都戲院資料圖片)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