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發現老鼠皮下新痛感器官 人類或同樣擁有 助研發長期痛症療法

Stand News 立場新聞

更新於 2019年08月20日05:33 • 發布於 2019年08月20日05:33

當被針刺進皮膚一刻,我們會感到痛楚,學者都認為這與觸碰到神經線有關,但上周刊於《科學》的研究顯示,我們能感受到類似痛楚,可能是源自一個與神經組成、此前未知的皮下痛感器官。

瑞典卡羅林斯卡學院的研究團隊在老鼠身上意外地發現了這種痛感器官。他們發現參與神經元生長和再生的施旺細胞 (schwann cell) ,會各自連接形成網狀網絡並進入表皮之內,再與當中其他互相纏繞的痛感神經細胞組成稱為「傷害性膠質—神經複合體 (nociceptive glio-neural complex) 」感官器官,並使身體對機械性疼痛如壓力、灼熱感作出反應。領導研究的神經生物學家 Patrick Ernfors 指,我們一直都知皮下有不同感覺細胞,但過去學界只集中研究觸感一類細胞。

紅色為神經線,綠色為新發現的「傷害性膠質—神經複合體 (nociceptive glio-neural complex) 」
Credit: Abdo, H. & et al. (2019).
紅色為神經線,綠色為新發現的「傷害性膠質—神經複合體 (nociceptive glio-neural complex) 」 Credit: Abdo, H. & et al. (2019).

紅色為神經線,綠色為新發現的「傷害性膠質—神經複合體 (nociceptive glio-neural complex) 」
Credit: Abdo, H. & et al. (2019).

為了測試施旺細胞是否真正有助感受痛楚的能力,團隊使用經過基因改造的老鼠,在受光照射下特定痛楚施旺細胞會出現反應,最終發現受光刺激後,老鼠會表現出疼痛的跡象,包括多次舔受光照射的位置,以及爪會抖震,但其他痛覺神經與非改造施旺細胞從未因痛楚而刺激到。

當研究人員在這個此前未知的器官中以基因方法阻斷該些痛楚施旺細胞活動時,小鼠對機械性疼痛的敏感性降低,但灼熱造成的痛楚則為例外,這表明這些細胞能處理一些但非全部機械性痛感。另外,團隊又發現這些痛楚施旺細胞能對壓力都有反應,但當壓力持續其反應會較少,而它們與其他感覺神經元一樣能迅速對痛楚出現反應。

Ernfors 指,雖然這種感覺器官尚未在人類中證實存在,但基於已知人類同樣有老鼠身上其他感覺器官,相信這種感覺器官極有可能存在於人的皮膚中;而研究亦改變了我們對身體感覺細胞的理解,對疼痛的敏感性未必只發生在皮膚的神經纖維中。

假如屬實,發現可能為五分之一有持續痛症患者提供潛在的新療法,並進一步深入了解慢性痛楚的出現原因和機制。不過,現時仍有很多關於這個器官的謎團有待解決,例如施旺細胞如何與神經元細胞互動。

來源:
Science Alert, Scientists Just Discovered a Previously Unknown Pain-Detecting Organ in Mammals, 16 August 2019
Live Science, Scientists Just Found a Previously Unknown Organ Lurking Under Your Skin, and It Helps Detect Pain, 20 August 2019

報告:
Abdo, H., Calvo-Enrique, L., Lopez, J.M. & et al. (2019). Specialized cutaneous Schwann cells initiate pain sensation. Science 16 Aug 2019: Vol. 365, Issue 6454, pp. 695-699. DOI: 10.1126/science.aax6452

文/Alan Chiu 、審核/Edward Ho

守護言論與新聞自由。立場新聞,寸步不退。
每月贊助支持立場新聞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