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新聞

港動盪成內地反面教材

星島日報

更新於 2019年10月21日18:32 • 發布於 2019年10月21日19:00
有網民發起昨到元朗區聚集抗議警方在721事件處理手法不當。

(星島日報報道)反修例示威引發的社會騷亂持續四個月至今,其間曾來港視察的《環球時報》總編輯胡錫進,在微博發文,指出香港的持續動盪有一個意外效果,「它成為一部非常全面、清楚、有說服力的政治反面教材」,強化了中國社會的幾個重要認知,包括香港的制度「比內地人原本想像的要糟糕得多」,而且「那麼容易被撕裂和點燃,以前內地社會羨慕香港的那些東西幾乎變得蕩然無存。」他相信香港暴力型示威大大推動了中國內地社會凝聚力的增加,強化了內地社會保持政治穩定的集體意願,而不是對內地社會構成了緊逼的威脅。

胡錫進指出,香港持續動盪強化了中國社會的五個重要認知﹕第一,現時動亂有損全社會的利益,「根本無助於解決一些人希望解決的問題,而只會讓經濟及法治環境惡化,給社會造成嚴重內傷」。第二,內地人認知到,今次事件反映美國和西方對中國「沒安好心,信不得」,支持示威是「耍香港」,「要把香港搞成對付中國的棋子」,西方介入中國問題並非善意,只是從利益出發。

第三,是「香港的資本主義制度比內地人原本想像的要糟糕得多」,認為香港民生有缺憾,社會有不公問題,而且「那麼容易被撕裂和點燃」,「以前內地社會羨慕香港的那些東西幾乎變得蕩然無存」。第四,內地人明白到「遊行示威不是甚麼好事」,遊行雖是一種權利,潛含了很容易失控的破壞力。第五,則是「民生建設很重要,怎麼強調都不過分。」

胡錫進相信香港的暴力示威增加了中國內地社會的凝聚力,強化了內地社會保持政治穩定的集體意願,不會對內地社會構成了緊逼的威脅。他續表明,香港的示威只會令中國變得更加自信,中國社會在擴大開放的同時保持政治定力,不被西方玩弄,是有利的事,「不斷擴大治理主動性的契機,幫我們更有魄力,創造更多成就」,示威不會「促使內地社會把進一步加碼應對風險作為治理的主線。」

胡錫進最後表明社會進步應該圍繞民生,讓老百姓更有優越感,才是社會治理的總目標,強調「好的社會治理要確保一個社會在與其他社會的發展競爭中處於優勢。這是保持長期社會穩定的根。」

另外,最近西班牙加泰羅尼亞及英國都有示威者仿效香港的暴力示威行為,包括縱火、擁堵機場、砸毀商鋪等,甚至聲言要學習「香港經驗」,但西方政治人物及媒體卻對此表現低調,外交部發言人華春瑩對此表示,所謂民主、人權只不過是西方幹涉香港事務的一個道貌岸然的借口;又認為西方對暴力行為的姑息縱容,最後只會害人害己。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