請更新您的瀏覽器

您使用的瀏覽器版本較舊,已不再受支援。建議您更新瀏覽器版本,以獲得最佳使用體驗。

生活

海派羅宋湯 啖啖牛「脂」味

明報

更新於 2019年06月19日08:33 • 發布於 2019年06月17日20:30
海派羅宋湯﹕10種蔬菜味道層次豐富,牛味香濃。($58)(黃志東攝)
海派羅宋湯﹕10種蔬菜味道層次豐富,牛味香濃。($58)(黃志東攝)
葉葆仁(左)和葉志偉(右)見證海派俄國菜風光和式微,當中的海派羅宋湯,是他們一直堅持做好的菜式。(黃志東攝)
葉葆仁(左)和葉志偉(右)見證海派俄國菜風光和式微,當中的海派羅宋湯,是他們一直堅持做好的菜式。(黃志東攝)
廚房父子兵﹕葉葆仁 - 17歲起於皇后飯店工作,28歲升為大廚,其後自立門戶,有44年炮製海派俄國菜經驗。(受訪者提供)
廚房父子兵﹕葉葆仁 - 17歲起於皇后飯店工作,28歲升為大廚,其後自立門戶,有44年炮製海派俄國菜經驗。(受訪者提供)
葉志偉(Andrew) - 師承父親廚藝,2013年開設Wheatfield Kitchen,前年再創辦Wheatfield X羅宋湯專門店。(黃志東攝)
葉志偉(Andrew) - 師承父親廚藝,2013年開設Wheatfield Kitchen,前年再創辦Wheatfield X羅宋湯專門店。(黃志東攝)
手剁 基輔雞卷﹕傳統的俄國製法使用雞胸肉,上海廚子改用較滑嫩的雞腿肉。葉葆仁堅持手剁雞肉成免治狀,確保肉質具彈性。($180)(黃志東攝)
手剁 基輔雞卷﹕傳統的俄國製法使用雞胸肉,上海廚子改用較滑嫩的雞腿肉。葉葆仁堅持手剁雞肉成免治狀,確保肉質具彈性。($180)(黃志東攝)
滑醬牛柳絲飯﹕俄國牛柳絲飯關鍵在於醬汁,加入酸忌廉的醬汁滑溜、微酸帶甜,用來拌飯一流。($138)(黃志東攝)
滑醬牛柳絲飯﹕俄國牛柳絲飯關鍵在於醬汁,加入酸忌廉的醬汁滑溜、微酸帶甜,用來拌飯一流。($138)(黃志東攝)
入味串燒牛柳﹕牛柳肉先以香料、洋葱、牛油醃製一晚,再入爐燒,比講求新鮮即煎的西式牛柳更入味。($230)(黃志東攝)
入味串燒牛柳﹕牛柳肉先以香料、洋葱、牛油醃製一晚,再入爐燒,比講求新鮮即煎的西式牛柳更入味。($230)(黃志東攝)

【明報專訊】在香港,羅宋湯從來都是不起眼的配角,大部分港式西餐廳和茶記視之為恆常例湯。配角看似平庸,卻原來見證着橫跨東歐、上海、香港的飲食文化史。初登香港更是俄國高檔菜式,平民小輩只能遙望羡慕。及至香港經濟起飛,羅宋湯遍地開花。現時坊間羅宋湯一是味精太多,吃完滿嘴油膩,喉嚨乾涸;有些則只見全碗滿紅,味道欠奉。

葉葆仁在俄國菜馳名的皇后飯店當大廚20多年。退休後跟兒子開設屬於自己的俄國菜餐廳,堅持每天以30斤牛骨煲成羅宋湯,期望這碗海派羅宋湯能將俄國菜發揚光大。

在本地豉油西餐廳(港式西餐)用膳,侍應例必會問:「要紅湯還是白湯?」羅宋湯和忌廉湯的紅白之爭,各有擁躉,今天介紹的就是勝在酸辣開胃的羅宋湯。「羅宋」,其實是「Russia」在上海洋涇浜英語的叫法,這種夾雜上海話的英語,風行於20世紀的上海。1917年俄國十月革命後,不少俄羅斯人逃亡到上海,俄國菜亦因而傳到這個東西文化交流頻繁的港口城市。

見證東歐、上海、香港飲食文化

俄國菜來自窮困、嚴寒的國家,本就粗糙不堪,平平無奇。舉羅宋湯為例,東歐、俄羅斯一帶的人愛以紅菜頭熬製,加入酸忌廉,味道清淡、偏酸。當時上海乃繁華之地,食材調味都比東歐的精緻。上海廚子以椰菜取代紅菜頭,剔走酸忌廉,改用番茄醬調製湯色,加強辣味和甜味,亦用中式醃製方法醃肉,使肉類更入味。經廚子改良的「海派俄國菜」自成一派,此類餐館在三四十年代的上海更是開得如雨後春筍。

1940年代起,不少上海人、山東人帶同這種「海派俄國菜」逃難來港,在五六十年代發展得風華正茂,皇后、新雄雞、莎厘娜全是賣俄國菜。早期這些餐廳仍沿用上海食譜,不久便調至適合港人的味道。「上海版的羅宋湯太辣,很多客人喝不了,於是減低酸、甜、辣味,口味較平和。」葉葆仁1975年起於皇后飯店工作,當了27年大廚,見證羅宋湯的演變史。兒子Andrew(葉志偉)也是在飯店後巷喝着爸爸煮的羅宋湯長大。

只是,海派俄國菜在香港叱咤風雲的日子俱往矣,還能揚名立萬的,僅剩下被豉油西餐廳、坊間茶餐廳簡化為餐前紅湯的羅宋湯,當初足料、豐美的海派風味卻不知哪裏可尋。葉葆仁在2013年離開皇后,與Andrew於銅鑼灣開設Wheatfield Kitchen,開宗明義做當初風靡香港的海派俄國菜。餐廳的核心,正正在於一碗海派羅宋湯。

30斤牛腩熬湯底 花一天半製成

這碗羅宋湯,有茶餐廳、快餐店的紅湯所缺少的豐腴。葉葆仁解釋,他們要先備好上海傳統的「炒紅麵」,即把茄膏及麵粉同炒,以增加稠度,再準備牛腩湯底。30斤牛腩煲近5小時,隔血隔油後作為高湯,放入炒好的紅麵,配番茄、椰菜、西芹、甘筍等10種蔬菜分階段下鍋,整整製作一天半才可奉客。浮着薄薄牛脂紅油的羅宋湯,味香色濃,牛腩煙韌,每羹啖啖蔬菜,他們還加入清甜紅菜頭粒,把湯的味道光譜拉得更闊。

切菜煲菜看似輕鬆?其實魔鬼在細節。以主角番茄為例,他們除了不會貪方便用罐頭茄蓉,下鍋的都是大大的靚茄,葉葆仁亦堅持要自家完成洗切工夫才放心下鍋。Andrew說:「有些供應商會把番茄切好才給我們,但他不喜歡,他說菜切完都乾了,會流失水分及影響成品。」兩父子甚至曾因此爭吵,葉爸爸說:「我比較老套,要自己做才放心,他們後生聽不入耳。」最後,Andrew還是聽從爸爸吩咐:「我想當中還是有傳統智慧的。」

用心做,不馬虎,也許就是做好海派俄國菜的真理。又如基輔雞卷,是把裹着牛油、蘸滿麵包糠的手剁免治雞肉炸熟,Andrew說:「麻煩在於剁雞肉,爸爸拒用機器,堅持手剁才有彈性。」一切開雞卷,牛油香氣撲鼻,雞肉外脆內彈牙,與牛油薯蓉是絕配,邪惡而美味。

變奏配湯麵 俘虜年輕人

葉葆仁對海派俄國菜一直有份堅持,在皇后工作後期,他漸發現海派俄國風格不再,故有意提早退休,其實多年來他都希望自立門戶。2013年,Andrew決定和友人打本給爸爸開店,並半途出家跟爸爸學廚,將這種歷史風味延續。「當時很有抱負,好想傳承下去,但發覺原來不太行得通。」他慨嘆客戶年齡群增長,年輕一代亦不懂何謂上海西餐,加上懂得這菜系的廚師相繼轉行、退休,而不濟的新人,更讓他感到後繼無人。

變通是香港人強項。前年,他開設Wheatfield X羅宋湯專門店,轉賣以海派羅宋湯做湯底的湯麵,走快餐路線,反應不俗。羅宋湯依然是餐廳核心,用料與老店如出一轍,但因為要用來配湯麵,需減低稠度,故把本來一天半的熬製時間略為縮減。客人可選上海麵、拉麵、烏冬等麵食,再配上溏心蛋、雞絲、火腿等配菜,而俄國牛柳絲飯、薯仔沙律等老店菜式,亦得以保留下來。

在Wheatfield X第三家分店即將於青衣落成的這個夏天,Andrew宣布,Wheatfield Kitchen將於本月底光榮結業。既然時不與我,倒不如順應天命,光榮退場。他現在常回看這段飲食文化史相關資料,念茲在茲,對於煮慣數十年俄國菜的葉葆仁,只好暫時把俄國夢放在心中,「如果未來廚房夠用,也許可再多煮一些,我還要去保留這些有傳統特色的俄國菜」。

■Info

Wheatfield Kitchen

地址:銅鑼灣邊寧頓街13-15號2樓

查詢:3422 8803

Wheatfield X 羅宋湯專門店(中環店)

地址:中環租庇利街11號地下

查詢:2111 0749

波士頓餐廳

地址:灣仔盧押道3號地下

查詢:2527 7646

文:宋霖鈴

編輯/梁小玲

美術/謝偉豪

電郵/feature@mingpao.com

0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
reaction icon 0